暢相韋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心理生活質量及其超越
暢相韋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心理生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生活,新心性心理學把心理學研究對象確立為心理生活,開創(chuàng)了我國本土化研究的一個新局面。心理生活是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所理解、覺悟、闡釋、構筑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不但要提高物質生活水平,更要提高心理生活的質量,并不斷超越自我,達到心理生活的自我超越。
心理生活;心理質量;超越
我國心理學屬于西方科學心理學,其研究對象是心理現(xiàn)象,認為心理學就是考察和揭示人的心理現(xiàn)象的科學,這種研究對象的確立導致了客體與主體或客觀與主觀的分離,曾一度給心理學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六十年代西方世界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問題和心理學的蒼白無力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為解決這一矛盾,中國心理學家開始了自己的思考,中國的本土文化提供了對心理完全不同的理解,這就是本土的心性學說,也叫新心性心理學,新心性心理學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確立為心理生活[1]。實際上,歷史中,心理生活一直就是人們關注的中心。心理科學誕生后,為使它成為真正科學,許多心理學家努力使心理學向自然科學模式靠攏,從而導致心理學把心理現(xiàn)象確定為研究對象,放棄了心理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們過于崇拜西方心理學,對其照抄照搬。然而,當我們從中國本土文化角度出發(fā),將會了解到西方心理學完全不容的研究對象,也就是心理生活。因此,心理生活應該成為現(xiàn)代科學心理學發(fā)展的核心內(nèi)容。
自從有了人類,有了人類生活,也就有了人的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人所創(chuàng)造、體驗的,是人所擁有的[2]。因為心理生活在實際生活中處于核心地位,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它,所以心理生活就應該成為心理科學關注的中心,而心理生活的研究也應成為今后心理科學發(fā)展的主流方向。
心理生活是個體生活最為重要的性質和構成,是人所理解的生活,所覺悟的生活,所闡釋的生活,所構筑的生活[3]。它是由生活者自主體驗和把握的,或者說是由生活者自主創(chuàng)造和生成的,人不是自己心理的被動的承載者或呈現(xiàn)者,而是主動的創(chuàng)造者和生成者[4]。所以,心理生活是人類生活的核心,創(chuàng)造主宰著人類生活。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心理生活建造而成的,這是人與其它動物最重要的差別。可以說,一個人的心理生活質量怎么樣,這個人的現(xiàn)實生活就會有什么品質。所以說,生活即體驗,就是心理生活創(chuàng)造的生活。
了解和認識心理生活的本質,可以從以下八方面入手:一是人的本性與心理生活,要延續(xù)生命,人要保持和發(fā)展自己的心理生活,人既可以被動承受生活,又可以主動創(chuàng)造。首先是人的生存;其次是人的關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除了是個體,還匯聚為群體;再次是心理世界。二是自我與心理生活,個體心理是一個全面的整體,也是一個自主的整體。通常在心理學研究中,將這個心理整體稱之為自我。首先是人格與自我,其次是主我與客我,再次是小我與大我。三是認知與心理生活。人有感官,人通過感官獲取相關信息,通過頭腦理解、把握世界和自己,首先是認知的性質,其次是對象的認知,再次是生存的認知。四是意向與心理生活,意向是心理的一個重要品質,卻是主流心理學家不愿涉足的領域,因為科學心理學缺乏有效地方法進行研究,盡管如此,意向性仍是個體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心理生活的一體性,其次是心理生活的主導性,再次是缺少了信仰的生活。五是觀念與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對意義的追求,而意義最基本的心理單元就是觀念,人通過觀念來區(qū)分、組織意義,來體察、把握、傳遞意義。首先是觀念的源泉,其次是觀念的存在。六是體驗與心理生活,指的是感受、覺解、思想、體察等,首先關于心理的體驗,最后關于體驗的擴展,體驗具有即時或當下的特點。七是超越與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成長是無止境的,但是,人的價值追求并不是隨波逐流的。八是創(chuàng)造與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雙重的創(chuàng)造性功能:第一,對外部世界的改造和創(chuàng)造;第二,對自身心理行為的改造和創(chuàng)造,人并不是被動地適應外部世界,也不是被動地承受自己的心理行為。
關于心理生活新心性心理學有兩個基本假設:一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統(tǒng)一,二是生活者是通過心理本性的自覺來創(chuàng)造心理生活。心理生活的性質是覺解,方式為體悟,探索在體證,質量是基本。這說明心理生活就是自覺的活動,意識的覺知,自我的構筑。
生活質量有高低之分,這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心理生活?,F(xiàn)實生活中,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提高。普通人生活中,不僅要吃飽穿暖,而且要吃好,吃的健康,穿的有品位、有特點。心理生活的質量也同樣非常重要。現(xiàn)如今,高質量的心理生活已是時代的呼喚和要求。
心理生活質量的高低,不僅是指有無內(nèi)心的沖突、矛盾的認識和痛苦的體驗等,而且是指有無心理的擴展、心理的成長和境界的提升。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重要的問題不但是要提高物質生活的水平,而且是要著重提高心理生活的質量[5]。提到心理生活的質量,就會想到心理健康及其標準問題,何為心理健康,有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確實,就個體心理來講,的確很難確定一個永久不變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心理健康標準。但是,衡量個體是否心理健康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年齡標準。如果以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作為標準的話,兒童的心理就是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因此,不同的年齡群體,心理健康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二是文化標準。不同的文化,同樣的行為可能被賦予不同的解釋。一種文化中被認定為健康的行為,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就是不健康的。三是年代標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是在不斷改進。因此,一種心理行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1949年心理衛(wèi)生大會也指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nèi),將個人的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6]。關于心理健康世界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給出以下標準:1.身體、智能與情緒的協(xié)調;2.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3.有幸福感;4.在工作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過著有效率的生活[7]。心理生活是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是要講求質量的。在我國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人們已經(jīng)開始尋求物質生活的質量。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要不斷地提高心理生活的質量,或者說,物質生活的質量應該與心理生活的質量相匹配。
超越即是創(chuàng)造,是對現(xiàn)實的批判和否定。超越立足現(xiàn)實而又高于現(xiàn)實,是一種良性發(fā)展狀態(tài)。立足現(xiàn)實意味著不脫離客觀實在,在一定前提下進行創(chuàng)造。超越現(xiàn)實是指從現(xiàn)實性空間向可能性空間轉變,在這個可能性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現(xiàn)實的存在。新的現(xiàn)實與原有的現(xiàn)實存在著差別,這種差別就在于新的現(xiàn)實包含了原有的現(xiàn)實而又超出了原有的現(xiàn)實,是原有現(xiàn)實的揚棄,從而為超越的主體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8]。
心理的發(fā)展是無限的,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人是有價值追求的,同樣,心理是有價值取向的。然而,價值的追求既不能隨波逐流,也不能隨遇而安,而是指向終極目標。經(jīng)驗的追求是有形的,而形上的追求是無形的,形上的追求是對價值的追求,對意義的追求。這使人既有形下的生活,又有形上的精神。自我成長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人的自我是一種當下的體驗,但又不局限于此的體驗,是一個尋求自我超越的歷程[8]。這種自我的超越也是心靈充實和不斷擴展的歷程,是人生不斷前進,提升人生新的境界的過程。
〔1〕葛魯嘉.心理學視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構與拓展[J].社會科學戰(zhàn)線——心理學研究,2008,(01).
〔2〕〔3〕葛魯嘉.心理生活論綱——關于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另類考察[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02).
〔4〕葛魯嘉.對心理生活的經(jīng)典探索的考察[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01).
〔5〕葛魯嘉.當代社會人的心理生活的質量與提升[J].長白學刊,2007,(06).
〔6〕〔7〕馬健青.心理衛(wèi)生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
〔8〕秦培春,田鵬,蘇瑩.淺析大學生自我超越的心理機制[J].教育前沿——網(wǎng)絡財富,2008,(10).
Psychological Life Quality and it’s Transcendence
Chang Xiangwei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Nanyang,Henan,473000)
Everyone has to face psychological life,new mind psychology targets on psychology research object,which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in our localization studies.Psychological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life. It is the life that people understand,aware,interpret and pursue.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our society,it is important not only to raise the the level of material life,but also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ntal life,and constantly better ourselves and achieve the mental life of self-transcendence.
psychological life;mental quality;beyond
B84
A
1009-9522(2014)01-0082-02
2013-12-14
暢相韋(1984-),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