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興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的價值追求
——以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英語(天津卷)的探索為例
徐冠興
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注重工具性是高考英語試卷的基本價值追求,彰顯人文性是英語試卷的內(nèi)在價值追求,二者和諧統(tǒng)一,共同構成有效的測試框架。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英語卷如天津卷,從多個方面對如何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價值取向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然而,一些考卷對英語的工具性目標的考查比較充分,而在體現(xiàn)人文性方面仍顯不足。基于此,試卷設計者應積極探索對考生人文素養(yǎng)進行考查的方式,加強人文目標的考查力度;高中英語教師也要轉變觀念,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興趣,深入挖掘教學材料的人文內(nèi)涵,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高考英語試卷;工具性;人文性;統(tǒng)一
伴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2011年出臺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1];而高中階段推行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在其課程性質(zhì)的界定中也指出,高中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往創(chuàng)造條件[2]??梢?,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普通高中階段,英語課程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使命。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實現(xiàn)二者的和諧統(tǒng)一,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要達到的目標。
作為對教學具有重要影響和反撥作用的考試與評價方式,也應該在考查目標的設置以及考查實施過程中努力體現(xiàn)這一原則,這樣才能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作用。而高考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和學生最為關注的一項考試,高考英語試卷的設計是否較好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兼?zhèn)涞膶W科性質(zhì),會對中學的教與學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v觀近年來一些省份的高考英語試卷,對工具性目標的關注與考查力度遠遠超過了人文性目標,學科的工具性體現(xiàn)有余,而人文性卻并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彰顯。本文擬從這一現(xiàn)象入手,以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英語(天津卷)的探索為例,嘗試對高考試卷如何追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價值取向進行探討,以期為高考英語試卷的設計與命題實踐提供參考。
語言是交際工具,是表達思想、交流思想、傳遞知識和文化的工具。工具性是語言的重要屬性。這一點反映在語言教學觀上,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這一工具,而反映在語言評價觀上,就是考查與評價學生是否能夠靈活運用這一工具,完成交際任務。可以說,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工具性,是語言科目考試的基本價值追求,而作為對學生基礎教育階段外語學習進行終結性評價的英語高考,亦應如此。
為了進一步明確高考英語試卷在工具性層面的考查目標,筆者根據(j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課程目標及任務的描述,將其細化為:考查學生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合發(fā)展基礎上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對于這一工具性層面的考查目標,各省份間已基本形成共識,而為實現(xiàn)上述考查目標,大家也分別從題型的設計、試題的編寫以及試卷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天津卷在實現(xiàn)工具性目標的考查方面,圍繞“注重基礎,突出語境,強調(diào)交際”的原則,確定知識點的抽樣,細化聽力、閱讀、寫作等技能考核目標,編寫試題,組配試卷。
1.注重基礎
注重基礎即考核內(nèi)容的選擇與抽樣具有代表性,盡可能涵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中所規(guī)定的核心內(nèi)容,如常用的語言結構知識、詞匯意義與搭配、語塊、交際用語以及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寫作等技能所涵蓋的多項微技能與策略。這些內(nèi)容是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積累、培養(yǎng)和習得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也是他們運用英語獲取信息、交流思想、傳遞情感、完成交際任務的必要基礎。
2.突出語境
交際主義語言教學理論強調(diào)語境的作用,即將語言知識與技能的考查置于真實、合理、豐富的語境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準確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為此,天津卷在設計過程中,也突出了語境的作用,如近年來語言知識運用中的完形填空試題,20個小題里至少有17個小題需要逾越句子語境,通過篇章語境信息作出準確判斷;而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等技能考查試題中,約半數(shù)以上題目考查的是學生對于宏觀語篇信息的理解、概括和推斷的能力。
3.強調(diào)交際
強調(diào)交際即強調(diào)對學生交際語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的考查。交際語言能力的核心思想是在真實的語境中,準確應用語言知識和技能,得體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交際語言測試理論提倡在測試過程中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或盡可能模仿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情境,對學生完成交際任務的能力進行考量[3]。為考查學生的交際語言能力,天津卷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后,進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嘗試。
(1)采用真實語言材料、模仿真實語境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天津卷自2007年開始探索在閱讀材料中引入實用文本,考查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完成與真實生活相似的交際任務的能力。這一考查方式自2010年后逐漸形成傳統(tǒng)。近五年來,該部分所涵蓋的情境包括英國女王行宮溫莎堡的游覽指南、為英語學習者提供在倫敦家庭住宿服務的生活指南、美國某大學校園自行車安全騎行指南、斯德哥爾摩大學圖書館功能介紹及應用指南、加拿大某大學為來訪學生提供的校園生活服務指南等。這些材料取自目的語國家的真實交際情境,既貼近學生生活和認知水平,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跨文化內(nèi)涵。而考查過程要求學生運用相關的閱讀策略和技巧,從模仿真實情境的材料中獲取所需的基本信息,經(jīng)過分析處理后,完成不同的交際任務。這種考查學生用語言做事的基本能力,符合交際語言測試理論的思想,也是語言工具性的重要體現(xiàn)。
(2)采用綜合式方法測量學生的交際語言能力。交際語言測試的特點之一是考查過程的綜合性,因為完成真實交際任務往往需要多種知識與技能同時發(fā)揮作用[4]。天津卷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引入了閱讀表達題型。該題型力求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在理解材料內(nèi)容的基礎上,獲取、識別相關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對相關現(xiàn)象或話題進行簡單評價與闡釋的能力。近幾年的實測數(shù)據(jù)顯示,該題型確實達到了既測量學生理解,也測量其表達的能力,且對其表達等輸出能力的考查要求高于對輸入技能的考查[5]。
(3)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考查??缥幕浑H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能夠使用所學語言,與目的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得體交流,這也正是英語學習工具性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為此,天津卷在考查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書面表達部分,精心設計了跨文化交際情境和交際任務,要求學生既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相關文化知識、交際原則,又能恰當?shù)叵蚪浑H對象介紹本國的文化、傳統(tǒng),從而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例如,要求考生以校學生會主席的身份給即將來訪的美國學校訪問團寫信,溝通活動安排與交流內(nèi)容;給在華的美國朋友寫信邀請觀看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向美國學校交換生介紹本地、本校情況并向其征求兩國學生友好交流的意見,等等。
當然,天津卷上述三個設計原則并非相互獨立,無論是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還是突出語境在考查過程中的作用,都是為了更好地測量考生的交際語言能力,或者說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在“注重交際”部分中提到的三個做法,也只是考查考生交際語言能力眾多方式中的幾種。這些考查原則和方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體現(xiàn)語言學習工具性這一最基本的考查目標。如前文所述,除工具性目標外,英語學習還具有很強的人文性。這一點在高考英語試卷的設計中,也應有所考慮。
近年來,我國外語教育界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如李筱菊教授、楊忠教授[6]、金利民教授等,一直呼吁英語教育要回歸人文教育的道路。李筱菊先生曾指出,英語課不是一門單純的語言技能課,而是一門人文課[7]。金利民教授也曾說過,外語教育的本質(zhì)是人文教育,重視心智訓練和情感陶冶的價值,外語技能是基本功,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外語理解它所承載的文學、歷史、社會、政治、文化和精神[8]。因此,我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工具學科,它還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發(fā)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是英語教學人文性的重要體現(xiàn)。而當倡導高考英語試卷在考查過程中也要彰顯人文性的時候,我們所探討的是,試卷本身是否有利于引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比如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跨文化意識,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這張試卷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這些方面的素養(yǎng)。
縱觀近些年一些省份的英語試卷,對工具性目標的考查比較充分,而在體現(xiàn)人文性方面卻略顯不足,如在材料選擇上,體裁相對單一,以說明性文章居多;內(nèi)容上除個別篇章可以歸為開闊考生視野這一類外,談不上具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作用,人文情懷缺失,跨文化內(nèi)涵不豐富;考查過程中對人文素養(yǎng)的考查也略顯薄弱。作為一份人文學科的試卷,在考查工具性目標的同時,也應該在最大程度上彰顯英語學科的人文性。以下,筆者擬以天津卷在實施新課程后的探索為例,簡要探討高考英語試卷中如何體現(xiàn)人文性這一價值追求。當然,這些探索尚處于嘗試階段,仍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1.所選素材要內(nèi)涵豐富,充滿人文情懷
(1)內(nèi)容富含思想性、教育性
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材料,既可以豐富考生的情感體驗,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他們的情操,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近年來,天津卷所選材料的主題可用以下幾個關鍵詞概括:愛、奉獻、成長、責任、探索、堅持、樂觀、積極。如2009年試卷完形填空素材中那位在學校路口用熱情的微笑和友善的服務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的義務交通執(zhí)勤員;2010年試卷中那位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青少年學生釣魚,以聊天的方式,教育他們遠離毒品、暴力,走向健康生活軌道的美國警察;2012年試卷中那位號召和帶領志愿者義務清理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內(nèi)垃圾廢物的登山愛好者;2014年試卷中那位90歲高齡仍在義務轉譯盲文、為盲人服務的老人,他們心存大愛,奉獻著自己,影響、改變著身邊、社區(qū)以至于周圍社會的精神風貌。再如2010年、2011年、2013年試卷中那幾位平常而又偉大的母親、父親,他們既在自己的工作上孜孜不倦,不斷超越,又給予家人和子女無私的關愛與激勵;還有2012年試卷中那位嚴厲而又慈愛、把自己一生都獻給了學生和教育的女教師,他們同樣也是愛、奉獻與責任的化身。再如2011年試卷中那位用21年時間拿到大學文憑和學位的黑人女性;2012年試卷中那位戰(zhàn)勝疾病、多次打破個人和世界紀錄的馬拉松游泳運動員,她們則詮釋了堅持、樂觀與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還有2014年試卷中那位從與母親的離別中學會獨立的小女孩,那位在和父親一起旅行的過程中,明白了責任與擔當?shù)哪贻p人,則向我們述說了成長的故事。
上述主題涵蓋了高中生情感認知的多個側面,在閱讀、理解這些材料,完成測試任務的同時,我們希望能用這些材料激勵考生成為一個懂得愛、懂得奉獻與責任、勇于探索、敢于堅持、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青年人。而在展現(xiàn)這些主題的方式上,既不煽情,也不說教,力求用清新質(zhì)樸的語言,娓娓道來,于無形中達到引導、熏陶的教育目的。在上述材料中,幾乎每篇都可找到一些值得考生深思或銘記的語句。如:One personcanmakesuchadifferencetosomanypeople’s livesbydoingonesimplethinglikewavingandsmiling warmly;When you’re looking at a big challenge from the outside it looks huge,but when you’re in the midst of it,it just seems normal;Little steps add up to big dreams;The only way to change things is by doing ratherthancomplaining.Weneedtoteachbyexample;We human beings do not just hole up in one place,we are constantly wondering and trying to find out what’s over the hill and beyond the horizon;Happiness isn’t about what happens to us—it’s about how we see what happens to us.It’s the skillful way of finding a positive for every negative.It’s not wishing for what we don’t have,butenjoyingwhatwedopossess…
如果說工具性的考查目標讓高考英語試卷顯得冷峻而客觀,那么用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材料去實現(xiàn)工具性的考查目標,則會讓試卷多出一絲情感與溫馨,體現(xiàn)出深厚的人文情懷。這既符合課程標準對學科性質(zhì)的定位,也是外語學習的本質(zhì)要求。
(2)話題具有豐富的跨文化內(nèi)涵
所謂跨文化內(nèi)涵豐富,指的是材料中蘊含豐富而多樣的諸如目的語國家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及價值觀念等文化信息。近年來,天津卷所選材料中絕大多數(shù)篇章都蘊含豐富的英語國家的文化信息。有的涉及風土人情,如英國為鼓勵青年人走進劇院而免費發(fā)放戲票的報道,美國不同城市中發(fā)起的全城共讀一本書的文化現(xiàn)象以及關于美國學生春假安排的介紹等;有的涉及生活方式,如關于導盲馬與主人互相理解與幫助的報道,關于汽車依賴癥的論述等;有的涉及歷史、地理,如新加坡道路命名方式的介紹,超市購物車的發(fā)明經(jīng)過,英國女王行宮溫莎堡的介紹,以及對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描述等;還有的涉及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如美籍華裔女作家對母親洋涇浜式英語的認知轉變、火星探測器的命名經(jīng)過、以及關于90歲高齡的老人依然堅持志愿者工作的報道等。此外,每一年度所選的實用文本閱讀的材料也都展現(xiàn)了英語國家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如英國倫敦homestay的情況介紹、美國校園中自行車騎行規(guī)則與指南、歐洲大學圖書館的功能介紹及應用指南等,都與我國存在較大差別,具有豐富的跨文化內(nèi)涵。
在高考英語試卷中,選擇跨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素材,既可以考查考生對不同文化現(xiàn)象和思維方式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增進他們對目的語國家文化的了解,引導他們關注文化差異,形成跨文化溝通的意識,并進一步開闊視野,提升綜合人文素養(yǎng)。
(3)適當選取具有一定文學色彩的篇章,體現(xiàn)人文情懷
具有一定文學色彩的篇章,往往語言生動優(yōu)美,字里行間又蘊含深意、啟迪思想,充滿人文情懷。實施新課改后,天津卷嘗試在每一年度的試卷中遴選一兩篇具有文學色彩的篇章,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鑒賞評價能力。如2009年試卷中美籍華裔女作家對長輩的broken English的描述及認知轉變、2010年試卷中對家庭與事業(yè)兩不誤的數(shù)學家母親的描寫、2011年試卷中關于模仿與創(chuàng)新關系的論述、2012年試卷中對那位嚴厲而又慈愛的英語教師的描寫、2013年試卷中沿繞行路旅行的經(jīng)歷以及2014年試卷中父子旅行的感悟,等等。
這些具有文學色彩的材料,一方面語言優(yōu)美生動,不晦澀,另一方面都具有清晰的意象或相對豐滿的人物形象。選取這樣的材料,既有利于體現(xiàn)語言工具性的考查目標,又能鼓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外文經(jīng)典,學習語言、了解文化,豐富閱讀體驗,提高文學鑒賞力和人文修養(yǎng)。
以上筆者從三個方面對高考英語試卷的選材如何體現(xiàn)人文情懷進行了探討。為闡述方便,每個方面各有側重,但在最終試卷的呈現(xiàn)上,三個方面往往相互包含,互相滲透,共同支撐起試卷的人文情懷。
2.考核目標中要涵蓋對人文素養(yǎng)的考查
要體現(xiàn)高考英語試卷的人文性,除了材料本身的人文情懷外,還應該在考查過程中體現(xiàn)出對考生人文素養(yǎng)的考核。對人文素養(yǎng)的考查,不應僅包括考查考生對篇章材料中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與把握能力,還應該涵蓋其對材料中的人和事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對材料的語言及所表達的情感進行鑒賞批評的能力,以及在模擬真實的交際情境中,與目的語國家相關人士進行跨文化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等,這樣可使對人文素養(yǎng)的考查更加全面。
對于這一考核目標,天津卷目前也僅涵蓋了其中的兩個方面,即考查考生對相關人物或事件等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以及在模擬真實的交際情境中與他人溝通信息、交流思想的能力。分析評價的能力主要是通過閱讀表達題型中最后一小題來實現(xiàn),如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試卷要求考生對材料中人物的品質(zhì)、精神以及事件等進行評價;2010年、2013年試卷要求對較抽象的概念,如人與動物的關系、curiosity的意義等進行評價。與他人進行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則多通過書面表達部分加以實現(xiàn),如2011年、2012年、2014年試卷要求考生與國外相關人士互相介紹自己的文化,溝通信息,交流思想等。而對于要求考生對材料的語言或所表達的情感進行鑒賞批評的能力,天津卷涉及得還很少,這也是試卷設計者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改進的地方。
3.考查過程要以人為本,關注差異,體現(xiàn)人文關懷
人文性除了人文素養(yǎng)這一內(nèi)涵外,還包括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即要關注考生之間的差異,體現(xiàn)出對不同學習能力的考生的人文關懷。具體到高考英語試卷的設計上,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在材料的選取上,實現(xiàn)體裁與題材的多元化。因不同考生語言學習的動機與目的并不相同,閱讀興趣與習慣也存在差異,如果在材料的選擇上,過分偏重某一類體裁的文章,如說明文,則既會削弱考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影響測試的效度;其次,在考查過程中,要適當關注試卷及試題的難度。一份過難的英語試卷,即使?jié)M足了部分高校招生的需要,對一些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損害也不易彌補;而過易的試卷,則又不利于區(qū)分不同學習能力的考生。因此,高考英語試卷的設計者要充分考慮考生間的差異,合理安排試題間的難度梯度,盡可能讓不同學習能力的考生都有發(fā)揮的空間,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以上,筆者以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英語(天津卷)的嘗試為例,探討了在高考英語試卷中如何體現(xiàn)工具性及人文性的價值追求。需要指出的是,篇幅的長短并不代表孰輕孰重。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試卷的兩個價值追求,并非相互獨立的兩個元素,而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間也非主次或從屬的關系,而是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當工具性作為目的時,人文性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當人文性成為部分考查目的時,工具性又是實現(xiàn)人文性的必要基礎。因此,在試卷的設計中,我們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彰顯人文性,實現(xiàn)二者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體現(xiàn)高考英語試卷的價值所在。
筆者所在城市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會以問卷調(diào)查和專題研討會的形式聽取教師和考生的反饋意見。幾年來,英語學科的教師和考生都對試卷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目標相結合的考查方式予以了充分肯定。此外,在試卷的設計中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符合交際語言測試理論的要求。后者要求測試內(nèi)容及過程具有激勵性、真實性、綜合性及互動性[9],只有在注重工具性考查目標的同時,體現(xiàn)人文性,用內(nèi)涵豐富的材料引起考生的興趣,并為其提供最新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考生充分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儲備,積極完成試卷中的各項任務。鑒于此,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值得堅持的。
在高考英語試卷中,工具性的考查目標較容易實現(xiàn),而對于人文性目標,特別是對考生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考查,則因受傳統(tǒng)測試觀念、試卷結構及評分方式等多種原因的制約,略顯滯后。試卷設計者應該積極探索對考生人文素養(yǎng)進行考查的方式,如適當增加主觀題的權重,以回答問題等方式,考查考生對文本材料及文本價值的鑒賞、評價等能力,以短文寫作等形式,考查考生分析問題、闡述觀點、表達思想的能力,逐步推進人文目標的考查力度,彰顯高考英語試卷本身所應具有的人文價值。
對于中學英語教師來說,則要切實轉變觀念,知識與技能等工具性目標并非英語教學的全部,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材料的選擇和教學方法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教材及其他教輔材料的人文內(nèi)涵,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用英語對材料的跨文化信息及人文情感等進行提煉、探討與評價,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入、輸出技能,也能提升他們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Davis A.etal.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26.
[4][9]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21.
[5]徐冠興,鐘君.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表達題型的設計與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7):63~68.
[6]楊忠.培養(yǎng)技能 發(fā)展智能——外語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J].外語學刊,2007(6):133~137.
[7]何安平,李華.從交際教學理念到人文主義外語教育觀的升華——解讀李筱菊教授的外語教育思想發(fā)展[J].中國外語,2012(3):23~28.
[8]金利民.注重人文內(nèi)涵的英語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3):18~25,82.
責任編輯/王彩霞
G632.474
A
1674-1536(2014)11-0052-06
徐冠興/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命題一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語言測試。(天津 3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