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華
【關鍵詞】小學 思想品德 教學生成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A-
0122-01
追求教學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與傳統(tǒng)的預設性教學比較,生成性教學強調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建構性,能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生成性教學不僅是對預設性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更是對接收性教學的批判和跨越。那么,在小學思品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如何把握和尋找教學的生成點,演繹課堂“無法預約的美麗”呢?
一、在教學的重難點上尋找教學生成點
教學目標是課堂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結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往往會根據(jù)學科內容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預設課堂的教學重點、難點;在開展教學時,堅持采用“緊扣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來組織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按部就班,學生一旦偏移教學預設,教師會根據(jù)教案編排把學生強行引入“正途”。這樣的教學行為,帶來的往往是教學生成性的嚴重缺失。
基于生成性教學理念,教師應有一種全新的教學目標觀,即教學目標的預設是定向而不是定位。也就是說,教學目標不是定位在某一固定的終點,而只是明確教學過程中師生行為的性質和方向,課堂教學最終達成的具體目標是根據(jù)教學實際情境隨時調整形成的。當然,這種目標應該在教師宏觀把握的一般的概略性目標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迂回教學策略,教學活動并不是讓學生記住教學的重難點等知識結論的過程,而是關注與重難點有關的知識結論的形成的過程。關注過程,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情境規(guī)引,讓學生有所體悟和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和個性化意義建構。
那么,教師應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教學情境呢?筆者認為,有兩大類:一類是問題探究情境,另一類是互動合作情境。有效的教學生成既依賴于問題探究的啟發(fā),又依賴于互動合作的制動,更決定于兩者的高度融合。例如,筆者教學《人種有不同》時,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要求學生掌握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的特點。筆者創(chuàng)設了模擬“世界公民大會”的教學情境,通過學習了解、角色扮演、相互討論等方式,學生的體驗、討論的話題等成為了教學的生成點,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對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的特點進行歸納分析。
二、在能力的拓展點上尋找教學生成點
當前,生活化教學已成為小學思品課程實施的一條基本原則。筆者認為,在能力的拓展點上尋找教學生成點是對思品課生活化教學的新詮釋。讓學生獲得道德能力是思品課程目標之一,在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中引出道德要求和在生活情境中形成真實體驗,有利于學生將外在的道德要求內化為自身品德,形成適應社會生活、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因此,小學思品課堂生活化教學,其基本取向應該是學生道德能力的拓展。而能力拓展點往往就構成了課堂的生成點。
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價值判斷與選擇”“知識活化與運用”“實踐檢驗與反思”三個維度切入,尋找能力的拓展點,進而獲得教學的生成點。例如,筆者教學《塑料與我們的生活》時,在引導學生分析塑料的特點后,介紹了塑料用品的新用途(某些國家制造塑料鈔票等),然后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塑料來制作?組織“塑料創(chuàng)意大PK”活動,要求學生用“我們的創(chuàng)意——用來替代——推薦理由——”的格式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點子,如“塑料書”“塑料玻璃”等。這樣教學,突出了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提高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環(huán)保能力。
三、在情感的激發(fā)點上尋找教學生成點
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是思想品德課程的四大性質,這四大課程性質暗合了教學必須追求情感性的要求。教師可從情感的激發(fā)點上去尋找教學生成點。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從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中尋找生成點。在課堂上的學生,往往會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情緒狀態(tài),一個姿勢、一個表情、一聲驚嘆,也許正是他們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白,智慧的教師往往能透過這些情緒表象,從學生情感的激發(fā)點獲得教學的生成點,并據(jù)此調整教學內容,或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或改變教學方式,從而獲得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從教材內容所含的情感因素中尋找生成點。思品教材中蘊含諸多情感因素,通過挖掘這些情感因素,教師能夠尋找到教學生成點。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將教材內容還原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例如,筆者在教學《在“責任”中長大》時,班級中有一個學生家中突遭變故,這個學生非常消沉。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以這位同學的案例作為教學的生成點,在培養(yǎng)全班同學社會責任感的同時,讓同學們學會了如何關愛他人。
總之,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是這種生命活力的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把握好教學的生成點,提高小學思品課堂的教學質量。(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