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戰(zhàn)略的勝利:初中崛起的秘密》是一本對學校變革路徑做出解釋的書,希冀于改變學校現(xiàn)狀的校長能從中得到不少啟發(fā)。鄭杰選取了四所學校,詳細分析了它們是如何通過校長“戰(zhàn)略思維”的選擇,從薄弱走向振興的。鄭杰用干凈利落的言辭表達了他鮮明的觀點:在普遍被教育界喻為“軟肋”的初中學段,只有校長的決策能力,才能使資源和能力有限的初中學校振興和發(fā)展。
◎作者自序(摘錄)
初中遠比小學和高中薄弱得多,教育界甚至習慣把初中這個學段比作是“軟肋”,而且初中的薄弱似乎是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當前,活躍在教育界的知名校長和教師,多為小學和高中的,鮮有初中的,這也算是初中比較薄弱的一個證據吧。
有效的培訓,無外乎要“以能力為本位”“以問題為導向”和“以實際案例為教學內容”。所以,我想在三個方面下一番工夫。一是更為關注校長的能力提高,而不是知識的擴充,這就是所謂的“以能力為本位”。作為培訓師,我對自己的定位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二傳手),而是與培訓對象結成學習的伙伴,與他們共同學習,嘗試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工作能力。二是“以問題為導向”,即校長們的問題到哪里,我們的學習也到哪里。我對解決所有辦學中的問題不抱奢望,因為相當多的問題不是校長這個層面的人可以解決的,我的用意是希望培訓對象能用理性去分析問題,學會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使用案例來進行培訓和教學,因為辦學中的問題有著豐富的“情境性”,非得將抽象的問題還原到具體情境中,才能幫助培訓對象提高能力。
選擇什么樣的案例呢?初中校長培訓,案例就應該是初中的。
選什么樣的初中作為案例呢?我傾向于選擇那些從薄弱走向振興的學校,因為這些學校很有說服力,案例就應該有說服力,讓人能從中獲得啟發(fā),還有什么比從薄弱走向振興更有說服力的?
正如本書的書名所揭示的,我所選擇的案例都與“戰(zhàn)略”有關,在我對這些案例學校的長期考察之后,我完全有理由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正確的“戰(zhàn)略選擇”是初中崛起的重要因素,雖然那不是唯一的因素。
振興初中,就初中本身而言,要獲得崛起的機會,則是要靠校長的決策能力,即做出戰(zhàn)略的選擇,使得有限的資源得以更大程度的利用,以及現(xiàn)有能力的系統(tǒng)整合和充分發(fā)揮。
為此,校長和其他學校主要管理者應該具有戰(zhàn)略的思維,戰(zhàn)略思維的結果就是能夠拿出指導學校發(fā)展全局的計劃和策略。而能拿出這樣的計劃和策略,首先就要對學校環(huán)境、內部能力和資源條件做出準確分析和理性判斷,尤其是要對學校當前的問題做出系統(tǒng)分析。在此基礎上才會有符合學校實際而又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