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特別強調了“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由此可見,三年級習作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重在讓學生無話不說,有話可說。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呢?
〓〓一、大量閱讀,積累素材
〓〓習作除了寫作方法的指導,更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在寫作的時候,很多學生心中有話要說,但由于詞匯等表達素材的貧乏,他們不知怎樣才能準確描述心中所想。面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積累素材。
〓〓(1)師生同看一本書,交流看書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每周一節(jié)閱讀課,師生同看一本書。我和孩子們一起看《窗邊的小豆豆》、《愛麗絲鏡中漫游記》、《夏洛的網(wǎng)》、《會飛的教室》等等,邊看邊指導他們怎樣在書上作批注,引導他們體會那些優(yōu)美詞句。相機個別指導或讓個別學生在班上交流讀書感受,有時我也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好笑的、體會深刻的內容與同學們分享。就這樣,這一節(jié)讀書課,成了我和學生們互相學習的陣地。讀完一本書,我們便利用一節(jié)課開展男生女生擂臺賽,進行讀書競答,勝出的一方將獲得另一方送上的禮物。這是孩子們很喜愛的一種讀書方式。
〓〓(2)做好閱讀積累記錄。我們要求學生大量閱讀,目的是讓他們的詞匯豐富些,使寫出的文章生動具體。但如果學生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那么,很快就會遺忘看到的好詞佳句。因此,我們班每位學生都有一本“讀書記錄本”,每個周末讓孩子們把一周內看到好詞好句收集在這個本子上,利用早讀或課前三分鐘拿出來讀一讀、記一記。為了監(jiān)督學生做好這一項任務,我會定期抽查檢查,每周安排小組內交換檢查并競選優(yōu)秀記錄本,參加每月班級大競賽,看誰的書寫工整,誰收集的句子多,誰的詞語最豐富……最后由老師負責復印展覽作品。一系列檢查方式,一連串的競賽,使學生由老師強迫積累變成了自覺積累。學生的詞匯也慢慢豐富起來。每次作文,每篇作文,都有其閃亮點,或是一個詞,或是一句話,或是精彩的片段。
〓〓二、取材現(xiàn)實生活,指導觀察方法
〓〓從寫一段話過渡到寫一篇文,從看圖寫話為主過渡到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話,這個過程對于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異常艱難,很多時候學生不免產(chǎn)生畏難情緒。為此,老師要精心設計每次習作的寫法指導,備好課并制作能吸引學生興趣并有指導意義的課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或實地觀察指導,教給學生觀察與寫作的方法,讓他們有內容可寫。
〓〓在指導學生寫《我去過的地方》時,我將范圍縮小到《我的校園》。目的在于能夠帶領學生實地觀察,進行觀察及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們準備好筆記本和筆,排好隊,按照方位順序,先立足校門口。我先領著孩子們由中間至兩旁,由外至內觀察,將我看到的一邊指一邊口述給同學們聽。再沿著校道往里走,同學們按照我的觀察方法時而駐足細看,記下所見,時而與同學交流看法與感想。很多同學因為有了親身的觀察和體會,而且觀察有法,作文內容都詳實生動。
〓〓三、班級接力日記,見證成長之路
〓〓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百煉成鋼”,作文也是這樣,不常練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但是,日記作為每天必寫的作業(yè),學生會形成排斥心理,隨意為之,寫一些無趣的流水賬。老師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批閱,學生習作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為解決這問題,我采取了“班級接力日記”這一方式,即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一個日記本,每人輪流寫一篇日記,每位同學寫之前要認真讀前面的日記,并挑選兩篇批閱留言。老師每天只需要批改幾篇作文,不僅大大減少了工作量,也訓練了學生的批閱能力。因為是班級接力日記,除了自己和老師,這本日記本會流動到更多的同學手里,這就促使同學們認真對待日記,努力發(fā)揮最好的寫作水平,以得到大家的“點贊”。在開展這項活動時,老師要做好以下幾點:
〓〓(1)分組時均衡每組學生的寫作水平,即好中差都有。選好組長,組長負責保管好日記本,按照登記表名單每天收發(fā)日記本,并負
責督促組內同學按時書寫日記。
〓〓(2)教會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三年級修改作文,重在看標點符號有沒有用錯,有沒有錯字錯詞,哪個句子寫得不通順,哪個句子寫得好……我們要慢慢滲透這些修改作文的一般知識。學生學會了修改方法,也能自查自己的習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3)教師要注意鼓勵。英國學者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迫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辈煌膶W生寫作水平不同,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寫出五星作文來,我們只能從他們的作文中找出閃光點加以鼓勵,特別是那些后進生,一個優(yōu)美的詞語,一句有趣的話,都可以成為鼓勵的依據(jù)。只有經(jīng)常鼓勵,才能讓他們有興趣寫下去。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