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形結合是數(shù)學解題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它的實質是將抽象的數(shù)學語言與直觀的的圖像結合起來。在我們語文的教學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以圖促思,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一、用好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好的課文插圖是課本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加強對讀者的感染力,加深讀者的印象,使讀者認識得更清楚,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币匀昙壪聝浴堆嘧恿熊嚒愤@篇課文為例,課文進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不但感人,而且配了一副美麗的插圖。圖畫畫了小女孩貝蒂救護燕子的一幕。老師可以好好利用這幅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中貝蒂的動作,神態(tài),從而想象人物的內心,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真正讀懂人物,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這篇課文描寫貝蒂的部分只有三句話,課后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改寫課文,以貝蒂為文章的主人公,以課文插圖為基礎,展開豐富的想象,以貝蒂的活動為主線來改寫這個故事。學生要完成好這個作業(yè)必須充分理解課文,仔細觀察插圖,并且要求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思路來寫,這是非常鍛煉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的一個作業(yè)。
〓〓二、配上插圖(簡筆畫),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和想象力
〓〓形象思維是借助于具體形象來展開思維的過程,亦稱直感思維,是一切思維的基礎。想象是形象思維的翅膀,使思維在腦際空間自由翱翔。訓練想象能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開端。課文是由抽象的文字組成的,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把抽象文字轉化成圖畫,就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理清文章脈絡,再現(xiàn)情境,釋疑解難,還可以復述課文以及指導背誦,從而領悟作者的思想,調動學生的感情。
〓〓古詩《望天門山》這首詩以巨大的藝術力量,表現(xiàn)了李白對祖國山川無限熱愛的情感。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教學《望天門山》一詩時,教師運用簡筆畫再現(xiàn)課文情境,一邊讀詩句,一邊與學生合作運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畫簡筆畫,一句句優(yōu)美的詩句,轉化成美麗的圖畫。然后指導學生觀察簡筆畫,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感受這個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通過重點品讀動詞“斷、開、流、回、出、來”,讀出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感受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最后讓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說說詩歌的意思。筆者在運用上述方法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圖畫的幫助下很快就把詩歌的大意說了出來,背誦也比平常快了好多,這都是簡筆畫的功效。
〓〓三、畫好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以及梳理知識的能力
〓〓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一組寫景的文章,共有三篇寫景的佳作,分別是《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大興安嶺》《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三篇文章在寫法上既有共同點,又各具特色,基本上小學階段寫景文章所要掌握的表達方法,在這三篇文章上都有體現(xiàn)。這三篇寫景文章都用了總分的寫法,在表達上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語句優(yōu)美,描寫生動具體。不同的是他們的寫作順序,《富饒的西沙群島》按地點的不同來分別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美麗的大興安嶺》按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順序來寫,《香港,璀璨的明珠》按照香港幾個方面的特點來組織行文。在復習這一單元時筆者運用了思維導圖幫學生進行梳理,讓學生對寫景文章的不同寫法一目了然,了解寫景文章常用的三種寫作順序,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理清重難點。
〓〓第六單元的作文就是讓學生寫一寫“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作文內容與本單元主題非常吻合,本單元閱讀課上學到的寫法可以讓學生遷移模仿。筆者初步嘗試把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教學,通過對作文思維過程的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掌握作文規(guī)律,在寫作時發(fā)散思維、理清思路,有章有法,達到掌握寫作方法的目的。先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去過哪些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把它一一列出來。這個步驟是先讓學生從腦海里搜索相關材料。然后讓學生思考哪個地方你印象最深刻,最吸引你,為什么?這個步驟是讓學生從眾多材料中選擇最典型的那個來寫。最后回顧第六單元三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思考你打算選擇哪一種順序來寫,可以用上哪些表達方法。這個步驟是讓學生構思文章的結構,以及思考寫作將運用的表達方法。把這些思考的過程畫成了一張思維導圖,讓學生非常直觀地看到思維的過程。三年級是學生作文的一個起始階段,教師通過畫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了一篇作文如何選材,如何構思,這對三年級初步學習習作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學生按照方法去做,基本上都能寫出一篇結構完整的作文,文章條理清楚,大都能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文章寫具體。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一種思路,一種方法。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