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兵兵
《三國演義》中的夢境管窺
銀兵兵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三國演義》中的夢分喜夢和兇夢兩種,喜夢為帝王預兆和象征,兇夢預兆國家易主或小說中重要人物的死亡,兩種夢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均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三國演義;夢;預兆
現(xiàn)代觀點認為,夢是一種主體經(jīng)驗,是人在睡眠時產(chǎn)生想象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夢也是一種意象語言,“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1]。但“奇異之夢,多有故而少無為者矣”[2],很多時候夢可能會以一定的方式影響甚至指導人們的生活,尤其當身體、生活或工作將要出現(xiàn)重要變化或轉(zhuǎn)折時,夢會以一定方式顯示預兆,因此中醫(yī)理論認為夢能反映人的健康狀況,故而在論述病癥,尤其是臟腑癥候時,一般都會講到夢象;而要診斷病癥,也多要問到夢象,并會根據(jù)夢象而治病,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便認為:“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3]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中,更不乏諸如堯之攀天、乘龍之夢;舜之長眉、擊鼓之夢;禹之山書、洗河、乘舟過月之夢,皆以夢兆,預示生活或事業(yè)中的重大事件。
作為集中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略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在所描寫的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中,穿插了為數(shù)不少的各種夢境,這些夢境以不同方式預示了三國人物的命運結(jié)局和政治軍事斗爭的邏輯走向。
《三國演義》中的夢境大致可分為喜夢和兇夢兩種。喜夢為帝王預兆和象征,一般會有日月之類特殊物象現(xiàn)于夢境。當然,這種預兆不僅夢境差異頗大,做夢者身份與成夢時間也并不相同,在小說中的作用更是不同。
吳國幾代君主出生或即位之前多有此類夢象出現(xiàn),第三十八回吳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張昭交代遺言時追敘了孫策和孫權(quán)出生前日月入懷的夢境:“長子策生時,吾夢月入懷;后生次子權(quán),又夢日入懷?!贝藶閰侵鲗O權(quán)之母所做孕夢,做夢時間不詳,當在晚間。夢境預示吳太夫人所生長子孫策將為吳主,但早卒;次子孫權(quán)先為吳主,后為天子,這與六十一回曹操晝夢三日于天,孫權(quán)立于夢中江心紅日所落之處前后照應?!度龂尽菚O權(quán)傳》亦有童謠應驗孫權(quán)為天子的記載:“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勸權(quán)正尊號。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初,興平中,吳中童謠曰:‘黃金車,班蘭耳,開昌門,出天子?!保?]昭示孫權(quán)為吳主乃至稱帝皆是天意,非人力可為。在小說創(chuàng)作層面,此夢對于穩(wěn)定東吳政局有著重要作用。吳太夫人卒于建安十二年冬十月,距建安五年孫權(quán)接替遇刺身亡的哥哥孫策執(zhí)掌東吳已有七年之久,當時東吳在孫權(quán)治理下,正在走向強盛之路:“各處山賊,盡皆平復。大江之中,有戰(zhàn)船七千余只。孫權(quán)拜周瑜為大都督,總統(tǒng)江東水陸軍馬?!保?]483但此前孫權(quán)父兄皆短命而亡,孫堅年三十七戰(zhàn)死,孫策年二十六遇刺身亡。孫權(quán)時年已二十五歲,吳太夫人不會不擔心孫權(quán)的安危和可能的政局不穩(wěn)定。吳太夫人卒前以此種方式強調(diào)東吳孫氏政權(quán)父子、兄弟傳承的合法性和神圣性,此為神授君權(quán),不可侵犯,警示周瑜等一班東吳文武官員要盡心輔弼,勿生妄念。第一百一十三回孫休被立為帝,亦有夢境預兆。此夢成于夜間,做夢者為當事人瑯琊王孫休:“在虎林夜夢乘龍上天,回顧不見龍尾,失驚而覺?!鳖A示孫休即將由藩王而為天子,命運將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折。做夢次日,孫楷、董朝至,拜請孫休回都,遂立為帝。孫休此夢只講天命,于情節(jié)發(fā)展與人物形象塑造作用不大。
第六十一回所寫曹操晝夢,也是典型喜夢。此夢是《三國演義》中最為重要的預測之夢,又是整部小說的重要邏輯線索,其重要性在于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在曹操此夢中得以預示,并首先應驗在吳主孫權(quán)身上:“操伏幾而臥,忽聞潮聲洶涌,如萬馬爭奔之狀。操急視之,見大江中推出一輪紅日,光華射目;仰望天上,又有兩輪太陽對照。忽見江心那輪紅日,直飛起來,墜于寨前山中,其聲如雷。猛然驚覺,原來在帳中做了一夢。帳前軍報道午時。曹操教備馬,引五十余騎,徑奔出寨,至夢中所見落日山邊。正看之間,忽見一簇人馬,當先一人,金盔金甲。操視之,乃孫權(quán)也?!睆牡诹换貎?nèi)容本身看,此夢首先是促使曹操萌生退兵之意的主要原因:“操還營自思:‘孫權(quán)非等閑人物。紅日之應,久后必為帝王?!谑切闹杏型吮狻!睆奈谋緝?nèi)容看,當時曹操可能只想到此夢所昭示的孫權(quán)及吳國運程,而沒有深究夢中另外兩日將應驗何人。但從整個《三國演義》結(jié)構(gòu)布局看,顯然預示三國鼎立的天下格局:除了夢中江中之日所預兆的東吳孫權(quán)最終稱帝之外,天上對照的兩輪太陽,則預示先后定都東部許昌和洛陽的曹魏與定都西部成都的蜀漢政權(quán)將東西對峙,顯示了三國鼎立局面是天意所示,無法改變的命運安排。遵循這個線索,很容易理解為何第三十四回劉備在荊州前有檀溪闊數(shù)丈,攔住去路,后又追兵緊緊相逼,身陷絕境之時,坐騎的盧馬能“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云霧中起”,以及第四十九回諸葛亮明知關羽義氣深重,若曹操投華容道去,關羽定會放走,但還是安排關羽把守華容道的原因:“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云長做了,亦是美事?!边@一切都是統(tǒng)攝于天下三分的天定大格局和大線索中,“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5]434。從此夢境本身來看,做夢者曹操既是當事人,又是旁觀者,這種安排隱含了在三國鼎立政治格局中,曹操處于主導地位的精心安排。
第三回寫十常侍之亂,少帝劉辨與陳留王劉協(xié)落迫于荒野的逃難過程中也出現(xiàn)過喜夢,所夢之物也是太陽,只是夢成于夜間,做夢者為莊主崔毅:“夜夢兩紅日墜于莊后,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見莊后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往視,卻是二人臥于草畔。”在《三國演義》中,此夢也很重要,是個大線索。就第三回而言,此夢是少帝和陳留王能夠獲救的線索,正是因為此夢的警示,崔毅才會出莊觀望,從而發(fā)現(xiàn)少帝兄弟。此夢也有照應篇中洛陽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的作用,逃難中的少帝和陳留王已全無帝王的富貴和威勢,其狼狽無疑于鄉(xiāng)野百姓。從整個小說來看,“兩紅日墜于莊后”的夢境也預示了隨后而來的政治變局,即董卓進京擅權(quán),少帝被廢,陳留王被立為東漢最后一任皇帝,以至從第四回開始,到第八十回曹丕公開篡漢為止,第三回中的陳留王后來的獻帝劉協(xié)一直是三國鼎立中唯一合法的太陽,這也從另一層面應驗了洛陽童謠。
兇夢往往預兆國家易主或小說中重要人物的死亡,多為家國大事,皆為夜夢型,且多為當事人自夢或密切相關人所夢,對小說情節(jié)的推動有著重要意義。預兆國家易主,最為典型者為曹操所夢“三馬同槽”。第七十八回中,曹操病重,“忽一夜夢三馬同槽而食,及曉,問賈詡曰:‘孤向日曾夢三馬同槽,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復夢三馬同槽。主何吉兇?’詡曰:‘祿馬,吉兆也。祿馬歸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睂Φ谄呤嘶匚谋緛碚f,此夢預示曹操即將病亡,但對整個小說而言,則是曹操之后情節(jié)發(fā)展的邏輯線索和全書的大結(jié)局,也是第六十一回曹操晝夢三個太陽之后的又一次的框架安排,即三足鼎立后,三國最終統(tǒng)一于司馬氏,正與第一百一十七回鄧艾率眾翻越摩天嶺,所見諸葛亮讖言“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相照應。諸葛亮讖言中,“二火初興,有人越此”預測了鄧艾等翻越摩天嶺的時間,“二火”即“炎”字,“二火初興”即司馬炎初立。這一切都是天命所定,不可改變,縱使曹操這般“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亦無力左右,只有順應。
預兆重要人物死亡的兇夢,一般意味著小說中事件的階段性結(jié)果或重要轉(zhuǎn)折。第九回董卓被殺前兩天,“夜夢一龍罩身”,預兆“龍罩身者,帝治其罪也”[5]99,預示董卓必死。僅就第九回來看,此夢是一綱領,其后出現(xiàn)的諸如其母“肉顫心驚”的直覺預感,董卓自己經(jīng)歷的輪折轡斷、狂風驟起、昏霧蔽天等兇兆,以及“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謠等諸多預兆,皆在此統(tǒng)領之下。就全篇而言,此夢有兩個作用,其一是終結(jié)董卓時代。董卓入京,皆因十常侍之禍,何進無謀,袁紹無智,夢想“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5]25。殊不知“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5]25。所以曹操斷言:“亂天下者,必進也?!倍咳刖橄鄧澃莶幻?,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擅行廢立,亂象橫生。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改立陳留王劉協(xié)。甚至“每夜入宮,奸淫宮女,夜宿龍床”,其罪罄竹難書。其二是肇啟了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正如毛宗崗所言:“董卓不亂,諸鎮(zhèn)不起;諸鎮(zhèn)不起,三國不分。”[5]51因為董卓之亂,諸侯紛紛興兵討董,于是“千乘萬騎走北邙”。董卓在世,討董乃凝聚諸侯的共識;董卓既死,共識已去,為爭權(quán)奪利而相互征伐的紛爭于是肇始,最終天下三分。
五十八回馬超的兇夢表面上預兆了馬騰父子許昌之行的兇險:“馬超在西涼州,夜感一夢:夢見身臥雪地,群虎來咬?!辈繉嫷抡J為可能應驗在身處許昌的馬騰身上:“雪地遇虎,夢兆殊惡。莫非老將軍在許昌有事否?”僥幸逃生的馬岱證實了龐德的解析:“言未畢,一人踉蹌而入,哭拜于地曰:‘叔父與弟皆死矣!’”但從整個小說結(jié)構(gòu)安排來看,此夢也是對當時政治局勢走向的一種預示,那就是長期威脅關中及中原的西涼馬氏軍事勢力的消解。以馬騰、馬超為代表的西涼馬氏軍事集團是曹操一直頗為忌憚的力量,其中緣由,一方面可能與“三馬同槽”夢境有關,使曹操誤以為西涼馬氏可能是將來吞并曹魏的力量;另一方面更與其自身雄厚實力有關,西涼馬氏控制中國歷代最為重要的半農(nóng)半牧區(qū),戰(zhàn)馬和糧食是主要物產(chǎn),故而兵精糧足,屬下精兵二十余萬,戰(zhàn)將數(shù)十員,馬超、龐德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當世名將。加之與羌人等游牧部族的良好關系,戰(zhàn)爭動員能力和資源不可估量。因此,正如諸葛亮所言:“操平生所慮者,乃西涼之兵也?!保?]715第五十七回曹操欲乘周瑜新亡而南征東吳,但又恐西涼馬氏勢力偷襲:“我若遠征,恐馬騰來襲許都。前在赤壁之時,軍中有訛言,亦傳西涼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也。”此種背景下,誘殺馬騰,是剿滅西涼馬氏集團的第一步。但馬騰赴許都所帶兵馬不多,馬騰之死尚不足以動搖西涼馬氏根本,而馬騰聯(lián)合韓遂,點起二十萬西涼兵殺奔長安報仇,才是西涼軍事勢力逐步消解的開始,在與曹操決戰(zhàn)的過程中,正如馬超夢中所示,以馬超為代表的西涼馬氏軍事集團被曹操的虎將以各種方式不斷撕咬,最終內(nèi)部分裂,兵敗將散,失去立身之地,幾番周折后,馬超、馬岱兄弟先投漢中張魯,后歸劉備;龐德亦歸張魯,后降曹操,為關羽所殺。
第七十三回關羽晝夢大豬,亦為兇夢,乃做夢者預兆自己生死結(jié)局:“其大如牛,渾身黑色,奔入帳中,徑咬云長之足。云長大怒,急拔劍斬之,聲如裂帛?!贝藟粲袃山猓浩湟?,“豬”、“朱”同音,“朱”乃紅色,暗示有血光之災;“朱”也可為“赤”,指代赤兔馬,豬咬足暗示馬失前蹄,關羽因此身死。其二,按八卦、五行及《梅花易數(shù)》組合分析,暗示下屬反叛、自己及子孫遇害。結(jié)果第七十四回左右臂先后中箭,第七十七回兵敗麥城被殺。從小說所敘事實本身來看,關羽敗走麥城實為其人過于自信,剛愎自用而致。但以夢境作為連接現(xiàn)實與未來的媒介,其價值便得以提升,起碼有兩層意義:從章回層面看,此夢預示夢主兵敗身死的人生結(jié)局實乃天意,而非人力,淡化了關羽的性格缺陷,推卸了關羽的失地責任,美化了其忠勇形象;從全篇角度看,此夢又埋下了蜀漢政權(quán)由盛轉(zhuǎn)衰的邏輯線索,屬于階段性大關節(jié)。關羽父子身死,劉備置國家利益與前途不顧,而以兄弟情義,盡起大兵報仇。躁動之中,不能自持,連犯兵家大忌,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身死,動搖蜀漢根本,張飛亦因此死于非命,又損失了蜀漢重要骨干,國家由盛轉(zhuǎn)衰。至于第八十五回劉備夜夢關、張鬼魂之事,除了預示劉備將亡之外,也有美化桃園之義的意味在里面:“獨臥于龍榻之上。忽然陰風驟起,將燈吹搖,滅而復明,只見燈影之下,二人侍立。先主怒曰:‘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叱之不退。先主起而視之,上首乃云長,下首乃翼德也。先主大驚曰:‘二弟原來尚在?’云長曰:‘臣等非人,乃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命為神。哥哥與兄弟聚會不遠矣?!?/p>
對于夢境處理,《三國演義》采用多種形式。從敘事層面看,多數(shù)夢境事先安排,即先交代相關人物的夢境,然后逐步按敘事邏輯自然展開夢境所兆示或警示的事件結(jié)果,讓其自然應驗。但也有個別采用補敘方式,事后交代當初夢境,如吳太夫人臨終所敘孫策兄弟出生前夢日月入懷者之事。但有些夢境出現(xiàn)后,也會通過某種方式解夢,即時強調(diào)其應驗。有時借做夢者之口解夢,如曹操看到孫權(quán)金盔金甲立于夢中所見落日山邊時,自思:“孫權(quán)非等閑人物。紅日之應,久后必為帝王?!眲鋲舻疥P、張鬼魂后,自己解夢:“朕不久于人世矣!”更多則以他人之口解夢,此種情況下,解夢之人除了少數(shù)人是出于直感之外,一般都擅長卜算,其解夢之辭一般也是卜算的結(jié)果,解析也多較為詳細。孫權(quán)母夢日月入懷事,借卜者之口解夢:“夢日月入懷者,其子大貴?!钡谝话僖皇嚢ナ袂?,“夢見登高山,望漢中,忽于腳下迸出一泉,水勢上涌”,夢醒后召護衛(wèi)爰邵尋問。爰邵以《易》解夢:“《易》云:山上有水曰《蹇》。《蹇卦》者:‘利西南,不利東北?!鬃釉疲骸跺俊防髂?,往有功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將軍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滯不能還。”相國參軍劉寔在和太尉王祥解夢則更加直白:“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還都耳?!币灿袀€別情況引用后人詩歌解夢,如曹操夢到“三馬同槽”后,羅貫中引用后人之詩:“三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晉根基。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5]956
夢境構(gòu)建手法也不盡一,一般采用象征之法,如第一百十五回劉禪夢錦屏山崩倒,預示其靠山諸葛亮身亡。第六十三回劉備夜夢神人手執(zhí)鐵棒擊右臂,醒來猶自臂疼,懷疑“此行莫非不佳”,預示隨從自己征西川的龐統(tǒng)將星隕落。也有采用拆字法者,如第一百十四回魏延夢被殺前見頭上忽生二角,趙直知其必死,因為:“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頭上用刀,其兇甚矣!”亦有諧音法者,如曹操所夢“三馬同槽”,“馬”即司馬,“槽”即曹氏,“三馬同槽”即三“馬”吞“曹”。
《三國演義》中無論喜夢或兇夢,對人物性格的塑造,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莊子.莊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8:46
[2]王符.潛夫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78
[3]啟玄子,王冰.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1:102-103
[4]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1134
[5]陳曦鐘,宋祥瑞,魯玉川,等.三國演義會評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Dreams
YIN Bing-bing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Sichuan,China)
Happy dreams,that imply the coming appearance of kings and emperors,and terrible dreams, that foretell the changes of governors and death of VIPs in the novel,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figures and promoting storie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dreams;signs
I206
A
1007-5348(2014)11-0036-04
(責任編輯:吳有定)
2014-10-09
銀兵兵(1987-),女,河南葉縣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明清戲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