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升太,林珠珍,劉雪婷,謝敏
關于韶關市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調查
紀升太,林珠珍,劉雪婷,謝敏
(韶關學院文學院,廣東韶關512005)
隨著城市垃圾的日益增多,給城市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新的難題和挑戰(zhàn)。如何有效實現垃圾的分類回收,是減輕城市環(huán)境壓力的一個重要難題。通過對韶關市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調查,對如何提高韶關市民垃圾分類積極性和效率性等提出可行性建議。
韶關市;垃圾分類;回收;環(huán)保意識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加。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經達到70億噸,約占地80多萬畝,垃圾在占地的同時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因此,如何有效處理垃圾,實現資源循環(huán)利用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垃圾分類回收是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產業(yè)化、資源化的最優(yōu)途徑。垃圾主要分為“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兩類。不同的垃圾分類結果,既影響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也影響回收過程所需設施設備的結構、數量及規(guī)模;而居民是否支持垃圾分類回收則直接決定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效果和最終填埋所需的土地面積[1]。因此,增強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并促進居民積極參與具有十分重要的環(huán)保意義。
(一)垃圾分類的概念
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并根據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我國垃圾分類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類)和不可回收垃圾。具體到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又可基本分為三類:一為有害垃圾,如廢電池、廢油漆、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二為有機垃圾,即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濕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飯等。三為無機垃圾,即可回收垃圾,如廢紙、廢塑料、廢玻璃等干垃圾。其中廢紙包括紙盒、報紙書籍、辦公用紙、各種包裝紙等;廢塑料包括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以及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等。2000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之一的上海市,即是以此為依據進行的分類。目前,韶關市的城市垃圾分類仍處于摸索階段,僅以“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類設置垃圾箱來進行簡單的分類,而未涉及到有害垃圾的收集和處理,在垃圾分類上還須進一步細化和規(guī)范化。垃圾分類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體系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分類收集,可有效地實現廢棄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廢品回收,為衛(wèi)生填埋、堆肥、焚燒發(fā)電、資源綜合利用等先進的垃圾處理方式奠定基礎,為垃圾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2]。
(二)垃圾分類回收的現狀
現今,我國的垃圾分類回收多實行垃圾袋裝化,取消了20世紀90年代的“垃圾堆模式”,這種“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大大減少了垃圾露天堆放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在垃圾回收的處理辦法上,如公共場所的垃圾箱設置,都實行了分類分桶,不僅有效隔絕了垃圾堆放發(fā)酵給市容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垃圾的有效處理和回收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以韶關市湞江區(qū)為例,目前市區(qū)各大公共場所及居民社區(qū)都基本實現了分類垃圾桶的全面覆蓋,城市環(huán)境呈現出整潔干凈的面貌。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居民的生活垃圾變得日益復雜化,增加了垃圾分類回收的難度。在與湞江區(qū)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人員及垃圾處理場管理人員的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垃圾分類過程的困難。如何識別有害垃圾,如何正確區(qū)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如何讓垃圾回收處理產生一定的經濟效應,從而促進垃圾回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都是現今垃圾回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雖然垃圾桶進行了分類,但在調查中發(fā)現,一些城區(qū)的垃圾車在回收垃圾時往往存在“一鍋端”現象,即直接將兩類垃圾混合堆積進行收集處理,使垃圾桶分類失去了它的分類作用。而一些居民雖然明白垃圾必須分類處理,但在實際生活中仍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概念存在模糊認識而導致亂分類,直接給后期垃圾分類處理帶來了諸多困難。城市的垃圾分類回收,對城市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市民垃圾分類意識模糊
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對城市垃圾的有效管理起著關鍵的作用。為全面了解韶關市市民垃圾分類意識的現狀,我們分別走訪了湞江區(qū)、武江區(qū)、曲江區(qū),依據市民的不同年齡、受教育程度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fā)放100份調查問卷,回收41份有效問卷。通過統計有效問卷,我們發(fā)現,意識到垃圾分類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應積極參與者占有48.78%,表示會參與占39.62%;認為“分類扔垃圾有必要,但實施起來很難”的占43.9%。這些數據表明,居民對于按要求扔垃圾并沒有自發(fā)形成一種必須的義務,還是停留在思想認可,行動滯后的狀態(tài)。同時,在對韶關市的垃圾環(huán)保提出建議方面,73.17%的居民認為“總體數量過少,扔垃圾十分不方便”,75.61%的居民認為“垃圾箱指示不清晰,沒有說明每種分類”。由此可見,大多數居民對垃圾箱的合理分布要求迫切,并具有深入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的主動性。綜合以上幾組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還發(fā)現,韶關市民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整體心態(tài)是矛盾的:他們認識到垃圾歸置處理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備一定的環(huán)保意識,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又沒有主動積極地去踐行。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市民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知識了解得不夠全面深入,尤其是對有害垃圾、有機垃圾和無極垃圾的理解存在盲區(qū),從而導致了這種環(huán)保意識的淺薄。其次,市民們雖然認識到垃圾桶的合理歸置對垃圾分類回收具有直接的環(huán)境成效,但沒有意識到垃圾分類回收對于節(jié)省能源,保持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其三,缺乏對垃圾回收所帶來的循環(huán)經濟效益的認識。據統計,目前我國垃圾的處理費為每噸80元左右,費用較高,如上海市作為環(huán)保示范城市,每天用于垃圾處理的費用近百萬元。因此,人們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多停留在政府機構管理的“只投入,沒收益”狀態(tài),從而導致參與積極性不高。若能通過引進高新技術回收垃圾進行合理利用,使垃圾分類回收產生經濟價值,就必然會吸引廣大市民的關注,加深對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的了解。
(二)城市環(huán)保分類制度的欠缺
我國在垃圾處理方案上雖制定了《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但在涉及垃圾分類回收上,更傾向于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處置和相關管理,對垃圾收集后的相關措施比較健全,對它的前期工作——分類回收卻極少涉及。這不僅造成了市民垃圾分類意識的淡化,也會給垃圾的后期處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還有環(huán)保部門硬件設施的欠缺。如調查問卷可知,雖然韶關市當前的垃圾桶分布涉及面廣,但市民對垃圾桶的合理布局仍有很大的期望,需求量遠遠不夠,可以將分布進一步細致化、人性化。據了解,韶關市2014年5月份針對此類情況,分別在湞江區(qū)和武江區(qū)主次干道設立了2000個分類垃圾桶。同時,環(huán)衛(wèi)部門應改進垃圾車的結構。因為在日常垃圾回收處理中,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都是混合倒入垃圾車中,并沒有真正實現分類回收,而對垃圾車的結構進行分類調整,不僅有益于垃圾分類的有效處理,更能為垃圾實現“變廢為寶”提供分類方便,帶來垃圾回收在經濟上的效益,實現循環(huán)經濟。
(一)提升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措施
提升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首先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實現對市民垃圾回收行為的約束作用。國家雖然頒布有《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但對于垃圾回收并沒有提出具體的治理措施。以韶關市為例,在垃圾回收治理條例方面就存在嚴重欠缺,急需市政府結合本區(qū)域的市容環(huán)境特點,出臺一些有關垃圾分類的法規(guī),通過法律渠道普及環(huán)保知識、規(guī)范公眾垃圾分類的行為。同時,政府還可以組建一支執(zhí)法機構,對垃圾分類回收的不合理行為進行相應處置,以強制性的措施加強市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增強垃圾分類回收的目的性,讓市民逐漸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回收習慣。比如日本早在1980年就實行了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每年12月份,每家住戶都會收到一張?zhí)厥獾摹澳隁v”。每月的日期都用黃、綠等不同顏色來標注,每種顏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種垃圾。“年歷”上還配有各種漫畫,告訴人們不可回收和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如果不嚴格照規(guī)程分類操作、按規(guī)定時間扔到指定地點的話,將面臨巨額罰款。這種將法律法規(guī)融入到生活細節(jié)中,使市民樂于接受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從而制定出一套適合韶關市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guī)。
其次,加強環(huán)保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自覺性。一方面,市政府可以結合相關宣傳部門,以各機關單位、人群匯集場所、市民社區(qū)等為據點,開展大規(guī)模的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的科普宣講,以此擴大影響人群。同時,還可以在市民生活社區(qū)設立宣傳欄,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的科普海報宣傳,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紹和幽默有趣的圖畫說明來強化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市民參與的積極性是提升居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根本??梢杂缮鐓^(qū)居委會組織成立環(huán)保執(zhí)行小組,定期開展以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為主題的社區(qū)活動,如宣講、征文、書畫展、文娛晚會等,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還能在無形中起到普及教育作用,激發(fā)各社區(qū)居民的積極參與性。
第三,規(guī)范市區(qū)垃圾桶的布局和設置標準。根據韶關市各區(qū)的垃圾桶需求量,合理設置垃圾桶的分布,嚴格按照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點,統一設立分類式垃圾桶。同時,針對居民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概念存在模糊的認識,可以選擇在垃圾桶上標明不同類型垃圾所涵蓋的物品或直觀的logo圖案,對市民投放垃圾進行正確的指示引導,從而有助于市民養(yǎng)成良好的垃圾投放習慣并加深對垃圾分類概念的理解和區(qū)分。
(二)提升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意義
市民既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生活垃圾的受害者。提高市民的參與度,對垃圾分類回收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市民的參與、政府的決策和企業(yè)的協助,而市民的參與是能否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最優(yōu)化管理的基礎和關鍵因素,市民的行為與態(tài)度是垃圾分類回收管理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美國環(huán)境專家內貝爾的研究結果表明,90%的生活垃圾都存在可回收性,這就說明垃圾里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huán)經濟理論,實施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不僅可大大推進資源化進程,而且還會減少垃圾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還能實現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相協調[3]。垃圾的分類收集為有效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提供了重要措施。因此,增強垃圾分類回收意識,促使廣大市民對分類收集方式的理解、支持和自覺參與,是垃圾分類回收所必須和最先行的工作。
[1]郝永俊,王云龍,孫華,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對填埋初期物流的影響[J].科技通報,2008(5):700-706.
[2]李品,華路,王學江.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分類與比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3-79.
[3]閻憲,馬江雅,鄭懷禮.完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標準的建議[J].環(huán)境保護,2010(15):44-46.
A Survey on Citizens’Garbage Sorting and Recycling Awareness in Shaoguan
JI Shen-Tai,LIN Shuzhen,LIU Xueting,XIE Min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increasing of garbage,bring new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How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classification of garbage recycling,reduce the pressure for urban environment become a important problem.In shaoguan city living garbage classification recycling,for example,by means of Shaoguan city garbage sorting recycling consciousnes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arbage sorting enthusiasm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feasibility.
Shaoguan city;garbage sorting;recycl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C912
A
1007-5348(2014)11-0026-03
(責任編輯:王焰安)
2014-09-18
廣東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建設項目“韶關市市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的調查研究”(1057613-201310576-009)
紀升太(1964-),男,廣東南雄人,韶關學院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學語文教育及學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