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華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日益顯得突出,尤其是高中教育,作為一個過渡階段的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高中生物課程而言,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實驗、思維、自學等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并且具備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此研究,對新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課程 探究式教學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44
一、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生物教學的任務明確指出“生物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貫徹全面發(fā)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因此,生物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科思維,完善學生的健康人格。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整個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使學生能從生物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讓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主體意識、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讓學生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我,獲得成功和生命價值的體驗,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與尊嚴。
二、開展探究式教學
轉變了觀念,有了學生本位的基本思想,就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大膽假設、積極討論。這里介紹一種現(xiàn)代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教學模式,它是模擬科學家面對疑難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資料,最后解決問題的過程。美國探究教學專家薩奇曼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使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事情會如此這般地發(fā)生?然后由學生為解答疑問,合乎邏輯地獲得資料和加工資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并形成一般的理智策略,找到‘為什么事物就像現(xiàn)在這種樣子的答案,這樣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理智素養(yǎng)和能力?!碧骄渴浇虒W能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上保持一致,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應像“科學家”一樣去發(fā)現(xiàn)問題、收集資料、解決問題,在探究過程中主動探索而獲取知識、發(fā)展技能、培養(yǎng)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能力,并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實踐證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進一步確立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探究過程不是學生能力檢驗的過程,而是學生探究能力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一方面通過學生意見的討論,思維的碰撞,實驗操作來發(fā)展能力;另一方面更教師及時的引導和點撥,因此,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教”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教師不是旁觀者,而是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答疑、關注來幫助學生各自的探究活動。如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就是對學生設計方案的提示,教師進入小組和學生一起交流,可以起到答疑的作用;教師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可以促進學生保持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等。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到今天,投影機、顯微投影機、多媒體電腦等等作為新的教學儀器陸續(xù)進入了課堂并在學校普及,為我們教學提供便利。它不僅是數(shù)學老師的大愛,也同樣能幫助我們高中生物教學。這些教學媒體的應用,不但充實和溝通了各學科知識的傳送和相互滲透,實現(xiàn)了學科知識的內涵豐富與外延的擴展,而且在促進和提高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
多媒體教法特點是教師和學生中出現(xiàn)了多種“媒體”:標本、實物、電腦等,這些教學媒體,不僅準確,豐富地“攜帶”了許多教學信息,而且把這些知識內容轉化為生動活潑的聲,像相結合的活動“語言”。借助媒體的傳送,生物學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了。學生借助媒體的幫助,對所學知識看得見,摸得著,更加激發(fā)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和分析問題能力。
1.媒體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
很多中學生對生物課感興趣是因為生物課講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或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理過程,但在當今視訊高度發(fā)展的時代,中學生們早已不再滿足于老師口中念念有詞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師能夠帶領他們遨游在生物學的海洋中。恰當?shù)剡\用好各種媒體,把實物再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有專家說:注意是心靈的門戶,意識中的一切都是要經過它才能進行的;注意是保證學習的必要條件。
2.多媒體能夠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中學的生物教學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識,任課老師有很大的自主性,必竟“生物學“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就象我們今天面臨的人口、環(huán)境、糧食、資源等世界性問題,無不與生物學有關,因此我們可以教給學生更多書本以外的生物學知識。如何更好地利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呢?
計算機的應用、Internet網的出現(xiàn),讓世界變小了,也使人的知識面變大了,一方面,老師們可以通過這些高科技手段獲得大量新知識,另一面,可以把它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小課堂變大。
3.多媒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的思維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多媒體的出現(xiàn),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其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逐步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雖然實驗無法用其他形式代替的,但根據中國的國情,在可以開出實驗的學校往往都是人滿為患,學生無法一一動手做實驗,而且生物科的許多實踐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完的,因此,模擬實驗變得很實用了,我們可以在多媒體電腦上展現(xiàn)植物的生根發(fā)芽過程,展示生物的生理過程,模擬解剖動物、人體……
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了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對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獲得生物學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為教師,應加強對新教材教學方法探索和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多與同行交流,積極誘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全面實施新課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盡我們教師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淑紅,在新形勢下對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的探討,《教育界》,2012,(32).
[2]聶和新,新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新課程·上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