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兆,孫曉明,翟 杰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煙臺264005)
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園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對于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拓展宿舍文化在大學生育人方面的價值,對提高學生的美育和德育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宿舍文化是校園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學生學習和互動交流的立體平臺,宿舍不單單是休息的地方,更是學生之間探索學習,進行人際交往,促進情感互動的主流陣地,良好的宿舍文化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德行情操和人格魅力意義重大。何為宿舍文化?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給予了自己的理解,學者劉秉文認為“大學生宿舍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宿舍為載體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文化和物態(tài)文化形式的總和,是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王萍、時寶國在《高校學生宿舍文化的功能》中認為“宿舍文化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主要內(nèi)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結合以上學者的論述,筆者認為,所謂的宿舍文化是一個宿舍群體特有的、反映宿舍特征的、能夠引領當下青年的主流文化意識形態(tài),通過學生的團隊建設而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文化綜合體,是學生集體成員的智慧結晶,能夠代表宿舍成員特色,展示宿舍成員風貌的窗口。它反映的是在宿舍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中,宿舍成員所體現(xiàn)出來的崇高的精神情操和優(yōu)良得品格特征,是激勵宿舍成員奮發(fā)圖強、敢于擔當、勇于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宿舍文化作為一種主流引導,在學生學習生活交往過程中具有一種強大的引導作用和推動作用,宿舍文化具有以下特點:
新時期大學的特點之一是容納性,能夠容納來自不同地方的學子,這些學子匯集到大學校園里,帶來了不同地域的價值觀念和多樣的主流文化,同一個宿舍的成員朝夕相處,在生活習慣、家庭背景、語言表達、思維方式、價值理念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
當今大學校園里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或者是“90后”的特殊群體,這一群體的學生,自我意識強,個性突出,崇尚流行,對當下主流文化極力追求,這樣的一群個性極強的人,要在宿舍里和諧的相處四年,就需要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性格包容性。
生活在同一宿舍里,成員之間從餐飲娛樂到社團活動,處處體現(xiàn)著交流與碰撞,在彼此的交流和互動中,成員之間能夠相互學習,相互模仿,從而在興趣愛好、生活喜惡等方面能夠逐漸趨于一致。休閑娛樂、體育活動、健身娛樂、美食餐飲、電子競技等活動都會讓舍員之間產(chǎn)生共鳴,找到共同的興趣愛好,使各成員能自然隨性的結伴而行,共同參與。
宿舍是全體成員溫馨的家,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過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會發(fā)生互融性的變化,“高校學生宿舍文化特別是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大學生有著促進作用”共同的目標、上大學的共同使命感、對社會正能量的認可等等,都會驅使著成員之間不斷地拼搏,不斷地歷練,不斷地反思,不斷地進步。同時這種文化價值的引導也會在很長時間內(nèi)成為社員之間為人處事的價值衡量標準,即使在畢業(yè)之后,一些優(yōu)秀的思想也會一直伴隨著他們,“而且持久,有時甚至往往影響他們的一生。”
宿舍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基本單位,學生是宿舍建設的主體。宿舍文化建設的核心原則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是新時期高校教學育人的基本宗旨。宿舍文化育人主要體現(xiàn)在美育和德育兩個方面。
“美育”是指運用審美的方式實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們的審美感受力、審美創(chuàng)造力及審美情趣,以促進其人格的完善以及素質(zhì)的提高。宿舍文化功能的美育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美、表達美、氣質(zhì)美和心靈美四個方面。
1 形象美
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形象美,主要是培養(yǎng)宿舍成員儀表得體、穿著符合學生規(guī)范,同時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床鋪整潔、物品擺放整齊、空氣清新、布局合理、色調(diào)得體、環(huán)境優(yōu)雅,身處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中能夠為大學生的愉悅學習和快樂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2 表達美
所謂的表達美,主要是指宿舍成員語言文明規(guī)范,行為舉止得體。宿舍文化育人功能中的表達美,主要是培養(yǎng)宿舍成員之間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行,學會使用文明用語,不說臟話,不做不文明的事。尤其是宿舍成員之間出現(xiàn)爭執(zhí)和矛盾的時候,做到不魯莽,不惡言相加,并且能夠心平氣和的理智表達,文明理性的自我反思,學會相互理解和包容他人。
3 氣質(zhì)美
氣質(zhì)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之一,文化育人對于培養(yǎng)宿舍成員的氣質(zhì)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宿舍成員行為修養(yǎng)與情操的潛移默化。宿舍成員在交往中,對于舍員的言行舉止能夠相互吸引,相互模仿,尤其是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和人際關系的處理方面相互學習,進一步推動高尚的品德與情操的養(yǎng)成。
4 心靈美
美育中的心靈美主要是指注重宿舍成員高尚人格情操的培育。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夠調(diào)適和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環(huán)境,形成和諧愉悅的生活氛圍。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下,宿舍成員能夠通過涵養(yǎng)身心,浸潤心靈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提高,展示人格魅力。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宿舍成員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樂于奉獻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宿舍文化是高校良好品德教育的載體,也是提升學生品德教育的基地。宿舍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宿舍文化中的德育功能主要展現(xiàn)在優(yōu)良學風、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和責任意識培養(yǎng)幾個方面。
1 學風優(yōu)良
優(yōu)良的舍風建設是宿舍精神層面文化的重中之重,學風正則舍風正。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學風,側重于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在宿舍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敢于拼搏,“能夠做到積極爭取獎學金,擁有一項專業(yè)特長,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注重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等等?!?/p>
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能夠在宿舍內(nèi)形成一種良好的意識氛圍,能夠銘記他人對你的幫助和扶持,同時在內(nèi)心深處形成一種奉獻社會和他人的品德。感謝舍友的幫助、感謝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感謝國家和社會的幫扶等等。良好的感恩氛圍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互幫互助、奉獻自我的意識,也有助于個人良好風氣的形成。
3 誠信品德
“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培育宿舍成員的誠實守信意識是宿舍文化德育方面的重點。通過一系列品牌活動,使宿舍成員之間形成考試不作弊、做事講信用、坦誠待人的良好氛圍,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情感態(tài)度。
4 責任意識
敢于承擔責任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基本品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勇于擔當?shù)哪芰κ撬奚嵛幕说幕疽?。通過文化育人,宿舍成員能夠敢于弘揚道義,樂于傳播仁義,勇于傳遞溫暖、關愛和正能量,以良好的品格影響他人,實現(xiàn)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tǒng)一。
2005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高度重視學生生活社區(qū)、學生公寓、網(wǎng)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時期,充分發(fā)揮學生宿舍在引導學生,凝聚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和服務學生的作用,發(fā)揮宿舍文化育人的功能,其基本途徑可以通過學校、教師和學生“三位一體”的層次來落實。
學校作為宿舍管理和維護的主要單位,應該重視宿舍文化建設,為文化育人提供一種良好的基礎和平臺,作為學校來講,推動宿舍文化育人建設,必須在制度建設方面大做文章。
首先,加強制度文化建設,高校要制定并不斷完善大學生宿舍相關規(guī)章管理制度,如《高校學生宿舍管理規(guī)章制度》、《高校學生宿舍文明公約》、《高校學生宿舍安全公約》等,加強宿舍管理工作的力度,同時引入科學管理機制,對大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實施量化管理,所得的成績與學生的評獎評優(yōu)掛鉤。
其次,推進物質(zhì)文化建設,宿舍物質(zhì)文化,主要涉及到宿舍內(nèi)物質(zhì)設施保護、宿舍衛(wèi)生與內(nèi)務整理、宿舍陳設擺放等方面,學校要加大學生宿舍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宿舍環(huán)境,提供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空間。
再次,加強宿舍精神文化建設,定期舉辦宿舍文化節(jié),開展特色的宿舍logo設計大賽、宿舍內(nèi)務裝飾評比、宿舍心靈手巧比賽等特色項目,不僅能夠實現(xiàn)宿舍整體布局規(guī)整,色調(diào)追隨時代潮流,而且有利于維護優(yōu)雅的宿舍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育人氛圍,用精神文化引導大學生成長。
在宿舍文化育人環(huán)境的平臺搭建方面,教師扮演著橋梁角色,落實管理職責,搭建學校制度和學生內(nèi)化之間的平臺。
第一,加強思想引領。思想的引領主要表現(xiàn)在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為人處事等角度,引領學生學會寬容,懂得尊重,積極進取,敢于拼搏,善于傳遞正能量;第二,開展心理教育。作為一線工作著,輔導員與學生最為密切,及時關注家庭困難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后進生,心理自卑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宿舍活潑、健康、穩(wěn)定氛圍的培養(yǎng);第三,注重學生交流。通過QQ、飛信、人人網(wǎng)、微信、微博等媒介,或者走訪宿舍、主題班會、主題沙龍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交流與互動中,不僅加深了師生情誼,同時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并根據(jù)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找尋解決方案。
學生作為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體和實施者,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是被動接受者,接受來自學校和教師的約束和引領;另一方面又是主動實施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對周圍同學產(chǎn)生影響。
在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方面,作為學生應該注重自我提升。自我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宿舍文化建設方面,能夠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宿舍文化活動,同時敢于在活動中自我展示,自我彰顯,自發(fā)、自覺、自愿、自主的營造自我成長成才的環(huán)境,能夠以一種主人翁的意識和心態(tài),參與到宿舍文化良好氛圍的建設上來,參與到自我的成長和成才橋梁的搭建上來。同時在平臺的搭建過程中,學會獨立、學會自信、懂得感恩、懂得奉獻、善于合作,善于分享。
宿舍文化育人的途徑的構建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的共同參與,作為學校,加強制度建設;作為教師,落實管理職責;作為學生,注重自我提升;三者相互促進,三位一體,共同為學生成長、成才搭建平臺和基礎。
[1] 劉秉文,廉益人.略論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3,(5):94-95.
[2] 余本蘭.大學生宿舍文化的育人職能芻議[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123-124.
[3] 于培超,李震.淺談高校宿舍文化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59-160.
[4] 李海兆,左楊.以人為本視閾下的班級文化建設初探[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2):32-35.
[5] 李海兆.儒家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價值和意義——基于輔導員視閾[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3):134-136.
[6] 蘇燕.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建設思考[J].飛天,2012,(1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