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辰
(河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河南 開封475001)
提到呂渭老,相信大部分人不是很熟悉。但是,談及宋南渡詞人,很多人會如數(shù)家珍地列舉出一系列耳熟能詳?shù)拿郑豪钋逭?、朱敦儒、周紫芝、張元幹、葉夢得等。然而,呂渭老同他(她)們一樣,也是飽受“靖康之變”摧殘而被迫南渡遷徙的詞作家之一。大家之所以會對呂渭老其人感到陌生,歷史文獻資源對其記載十分有限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這并不妨礙我們來探討這位詞作家。通過對現(xiàn)存資料的梳理整合,我們大致可以粗線條地對其生平簡歷勾勒出一個相對明晰的輪廓,憑借對典籍的核查分析,我們還是能夠就其創(chuàng)作狀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把握,依據(jù)已掌握的文獻輯錄,并結(jié)合當(dāng)時的時代與社會歷史背景,相信會對呂渭老詞作的藝術(shù)特色有一個深入細(xì)致的解讀。
關(guān)于呂渭老的生平履歷,《宋代知名文人小傳(下)·217呂渭老》中只有簡略三句話:“呂渭老(?--?)一作濱老,字圣求,秀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做過小官。有《圣求詞》。”[1]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呂渭老生卒年不詳,南渡后情況亦不詳。只有他的字(字圣求),籍貫(浙江嘉興人),著作(《圣求詞》)以及短暫的仕途經(jīng)歷(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做過小官)這四枚標(biāo)簽可以差強人意的貼在詞人所謂的簡歷表上。
《歷代詩詞賦駢曲雜集·詞篇·呂渭老》提到一語:“宣和間以詩名?!保?]《歷代詞人考略》則把呂渭老作呂濱老解,并這么述道:“濱老,一作渭老,字圣求,秀州人,宣靖間朝士,有《圣求詞》一卷?!保?](P907)黃文吉先生在其《宋南渡詞人》一書中談到呂渭老時有言:“晚年歸老于家,紹興十四年(1144)尚存,唯已老矣!他頗以詩名,諷詠中,率寓愛君憂國之意,并工詞。”[4](P25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綱要·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則曰:“《圣求詞》·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宋呂濱老撰。濱老字圣求,嘉興人。陳振孫《書錄解題》作呂渭老??技味ㄈ缮贲w師屷序,亦作濱老。二字形似,其取義亦同,未詳孰是也。濱老在北宋末頗以詩名。師屷稱其《憂國詩》二聯(lián)、《痛傷詩》二聯(lián)、《釋憤詩》二聯(lián),皆為徽欽北狩而作。《憂國詩》有‘尚喜山河歸帝子,可憐麋鹿入王宮’語,則南渡時尚存矣。其詩在師屷時已無完帙,詞則至今猶傳?!稌浗忸}》作一卷,與此本相合。”[5]除此之外,《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 遼 金卷》后面附錄中的詞人小傳對此也有大同小異的記載。
由此可知,在試圖還原詞人呂渭老個人信息的過程中,我們盡可能地保證詞人生平履歷的完整性,經(jīng)過串聯(lián)之后,能夠清楚的得出如下五句話:呂渭老,生卒年不詳。一作濱老,字圣求,浙江嘉興人。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廷為官,并以詩聞名。紹興十四年(1144)還在世,但已進入人生的暮年時期,后歸老于家。擅于創(chuàng)制詞作,今有《圣求詞》一卷傳世。
談起呂渭老的創(chuàng)作狀況,《宋代知名文人小傳(下)·217呂渭老》道:“其早期詞作多抒寫個人情趣,語言精煉,風(fēng)格秀婉。后身逢國難,以寫憂國詞作出名,豪放悲壯,誠摯感人?!保?]《歷代詞人考略》中則直接分別援引歷代詞話、詞論、詞評中相關(guān)的述說:“‘詞話’《織余瑣述》宋呂濱老《圣求詞》:‘千秋歲歇拍云,怎奈向、繁陰亂葉梅如豆?!跄蜗颉?,宋人方言秦少游《八六子》云:‘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亦用此語?!~評’《古今詞譜》:林鐘商調(diào)曲,呂圣求《醉蓬萊》詞佳處不減少游。’《升庵詞品》:‘呂圣求在宋不甚著名,而詞極工?!对~選》載有《望海潮》、《醉蓬萊》、《撲蝴蝶近》、《惜分釵》、《薄幸》、《選冠子》、《百宜嬌》、《豆葉黃》、《鼓笛慢》諸調(diào),佳處不讓少游。即東風(fēng)弟子《東風(fēng)第一枝·詠梅》亦何減東坡之《綠毛么鳳》。也但疑中興后不復(fù)有此等詞。’《古今詞話》沈雄曰:‘渭老宣和末朝士,善屬詞,又散落人間《江神子》、《慢盡人》,以為婉麗?!段鹘侣酚袩o限秾華,消不得也?!~考’楊慎《詞品》稱其《東風(fēng)第一枝·詠梅》,不減東坡之《綠毛么鳳》。今考《詠梅詞》集中不載,僅附見毛晉跋中。晉跋亦不言所據(jù),未詳其故。晉跋又稱其《惜分釵》一闋尾句用二疊字,較陸游《釵頭鳳》用三疊字更有別情。不知濱老為徽宗時人,游乃寧宗時人,《釵頭鳳》詞實因《惜分釵》舊調(diào)而變平仄相間為仄韻相間耳。晉似謂此調(diào)反出于《釵頭鳳》,未免不檢。按呂圣求詞《望海潮》一闋最為前人所稱道,即今卷中第二闕。此詞沈著停勻:‘自是嫥家之作,唯風(fēng)格漸近南宋耳?!湔淙纭端技芽汀吩疲骸猴L(fēng)攪樹花如雨,夕靄迷空燕趁門?!赌细枳印吩疲骸涣謼魅~墮愁紅,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一落索》云:‘花花葉葉盡成雙,渾似我梁間燕?!衷疲骸畾垷舨患粑甯氉耘c馀香語。亦 復(fù) 吐 屬 清 新。’”[2](P907-910)《宋 南 渡 詞人》稱:“渭老的《圣求詞》刊刻甚早,我們見趙師屷為刊本所作的序,署年是在南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也曾著錄呂圣求詞一卷。今存有吳訥唐宋元明百家詞本、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及四庫全書本?!度卧~》呂渭老詞共一百三十四首,收吳訥本,對朱居易、陸敕先兩人所校之汲古閣圣求詞,也間有引錄,堪稱完善?!保?](P256)
提及詞人后期的創(chuàng)作,雖然史籍關(guān)于詞人南渡之后的情況大多語焉不詳,但是眾所周知,北宋末期的“靖康之難”是兩宋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一次具有空前影響與深遠意義的重大轉(zhuǎn)折。這場突如其來的歷史慘劇造成了政治風(fēng)云的瞬息巨變,使得趙宋王朝的文人士大夫們的思想、心態(tài)、理想抱負(fù)、價值判斷等方面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改變?!熬缚抵y后,金人的鐵蹄改變了他們后半生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傾向。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殘破和民眾的苦難,促使他們自覺接受蘇軾的詞風(fēng),為救亡圖存而吶喊呼號,并日益貼近社會現(xiàn)實生活,去表現(xiàn)戰(zhàn)亂時代民族、社會的苦難憂患和個體理想失落的壓抑苦悶。南渡詞進一步擴展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強了詞的時代感和現(xiàn)實感?!保?](P103)
由于詞人呂渭老也毫無例外的被打上“南渡詞人”這一特殊時期特定稱謂的時代烙印,因此,毋庸置疑,呂渭老的詞作同樣也呈現(xiàn)出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經(jīng)歷了‘靖康之變’與南渡遷徙之苦,詞風(fēng)有明顯變化,或為抗金復(fù)國而大聲疾呼,或為豪情壯志而引吭高歌,或為感時傷懷而由衷詠嘆,或為國破家亡而落淚悲吟?!保?]
由此可見,由于早期生活比較安逸舒適,詞人呂渭老的詞作多是在綺羅叢中吟風(fēng)弄月,展現(xiàn)生活情趣,抒發(fā)個人情懷,語精調(diào)工,秀婉麗媚?!澳隙伞笔且粋€重要的分水嶺,后期由于詩人身處亂世,焦慮彷徨,客居他鄉(xiāng),壯志難酬。加上社會矛盾復(fù)雜尖銳,詩人不免心態(tài)多變。此外,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悲涼感與日俱增,由于顛沛流離,孤苦無依,就特別容易觸景生情,感物傷懷。
據(jù)統(tǒng)計,《全宋詞》共收錄詞作約2萬首,南渡詞為8854 首,約占全宋詞的44%;再者,《全宋詞》共收錄詞人1326家,其中南渡詞人488家,約占收錄詞人的37%??梢?,“南渡詞人”這一群體在兩宋詞史上的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而作為“南渡詞人”中作品數(shù)量相對來講較多的呂渭老,筆者竊以為就值得格外關(guān)注了。
由于詞人呂渭老的前半生在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中度過,后來遭遇了“靖康之變”,人生中有這么一段特殊經(jīng)歷,故其詞風(fēng)格多樣,內(nèi)容廣泛自然不難想象。綜觀《全宋詞》收錄的呂渭老現(xiàn)存的134首詞,我們可以得出:呂渭老詞作內(nèi)容廣泛,有描摹閨情愁思的麗婉詞,有展現(xiàn)世事滄桑、人生無常的哲理議論詞,也有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慨嘆自己報國無門的清空雄放詞。形式上以長調(diào)居多。
談到呂渭老詞作的藝術(shù)特色,就不能不涉及詞人的諸多作品。在詞人生活的前半期,創(chuàng)作出了比如《薄幸》、《情長久》、《滿路花》、《念奴嬌》、《賀新郎》等,正如黃文吉先生所言:“在渭老的作品中,他所寫的題材甚為狹窄,內(nèi)容都不外乎男女之間的離別相思,這正是《花間集》以來的傳統(tǒng),歷經(jīng)柳永、周邦彥諸人的發(fā)揚,已成一派大流。而蘇軾所新拓的路子,對渭老而言,似乎沒有什么影響。所以趙師屷《圣求詞》序說:‘婉媚深窈,視美成、耆卿伯仲耳?!徽撐祭系某删褪欠癖鹊蒙现?、柳,但他的主要創(chuàng)作路線與他們相同是不容置疑的?!保?](P256)后期身受“靖康之難”的亡國之痛,創(chuàng)制出了譬如《好事近》、《滿江紅》、《謁金門》等等。就像李璐在其論文《宋南渡詞人呂渭老的昆蟲意蘊略論》結(jié)尾所總結(jié)的那樣:“呂渭老南渡后,以表達心緒見長的詞有了更加豐富的蘊涵,他的詞明顯的特征不再是滿眼盡是脂粉氣,下筆就是小兒女,更多的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反思和追問的面貌?!保?]
由此可得,通過簡單梳理呂渭老的詞作,詞人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可以這樣概括道:閨情閑趣詞特點:婉媚深窈、纏綿悱惻、情真意濃、蕩氣回腸;憂國懷鄉(xiāng)詞特征:悲壯雄豪、誠摯動人、感深嘆沉、痛徹心扉。
綜上所述,通過對史料的梳理整合,我們可以對詞人的生平經(jīng)歷有一個宏觀的認(rèn)識;通過對當(dāng)時的社會歷史與時代背景的定位考察,我們能夠?qū)挝祭系膭?chuàng)作狀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通過對其作品的關(guān)注分析,我們將會對詞作家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有一個全局的把握。
[1]360doc個人圖書館.宋代知名文人小傳(下)·217呂渭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6/06/7434782_164691734.shtml.
[2]歷代詩詞賦駢曲雜集.歷代詩詞賦駢曲雜集·詞篇·呂渭 老http://www.xiexingcun.com/shiciqupianqu/02/b037.htm.
[3]全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編委會匯刊編纂.歷代詞人考略(全二冊)[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fù)制中心,2003.
[4]黃文吉.宋南渡詞人[M].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5.
[5]尚思傳統(tǒng)文化傳播網(wǎng).尚思傳統(tǒng)文化傳播網(wǎng)·中華典籍匯錄·國學(xu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綱要·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http://3cwm.com/add/qiuzhizhaopin/2028.html.
[6]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李璐.宋南渡詞人呂渭老的昆蟲意蘊略論[J].求索,2012,(10).
[8]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9]林水選注.分調(diào)絕妙好詞·江城子[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10]唐圭璋,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 遼 金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