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冰(湖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湖南 長沙 410006)
《詩經(jīng)》里的夜生活
吳 冰
(湖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湖南 長沙 410006)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現(xiàn)實(shí)主義詩歌總集,是對先秦時期人們生產(chǎn)生活圖景完整而詳實(shí)的描繪。歷代研究《詩經(jīng)》名家云集,成果頗豐,本文旨在另辟蹊徑,以《詩經(jīng)》里多樣多彩的夜生活為研究對象,通過其夜晚概念的界定,夜晚環(huán)境的描寫,夜生活如工作、行役、宴飲、約會等各方面的分析與探討,解讀夜幕降臨后的《詩經(jīng)》,加深對于《詩經(jīng)》現(xiàn)實(shí)性的認(rèn)識和理解。
《詩經(jīng)》;夜晚;生活
當(dāng)今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常常日以繼夜的工作,也常常日以繼夜的娛樂,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先秦古人沒有良好的照明設(shè)施,身體素質(zhì)也大不如今人,天幕降臨便入夜了。與白天不同,夜里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是先民們生活的另一面,或許沒有后人“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氤氳,沒有“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安適,但那些至真至誠的情愫卻是亙古不變的,那些對月感懷,入夜悲嘆的心境更是一脈相承的。
夜晚對于先秦時期的古人是漫長而靜謐的。他們一般戌時(晚七點(diǎn))就寢,卯時(早五點(diǎn))起床,從頭更到五更,長達(dá)十余小時。午睡稱晝寢,是不思進(jìn)取的表現(xiàn),孔子就曾對晝寢大加指責(zé)?!叭粘龆?,日落而息(《擊壤歌》)”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作息習(xí)慣。
《詩經(jīng)》中并無直接說明幾點(diǎn)幾刻的時間詞,故判定夜晚主要是靠以下三種方式:其一是表示夜晚的字眼,比如“夜”、“宵”、“暮”等等;其二是日月星辰,比如“定”、“畢”、“參”等等;第三是夜間常見的事物,比如“燭”、“露”、“夢”等等[1]76。
在《詩經(jīng)》中,“昏”與“朝”標(biāo)志著夜晚的開始和結(jié)束。關(guān)于“昏”,詩三百有非常精妙的語句:“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夕陽銜山,入暮在即,等待思婦的將是又一個不眠之夜。而對于“朝”的表述則更為有趣,譬如文中多次提到的清晨生理反應(yīng)“調(diào)饑”:“婉兮孌兮,季女斯饑(《候人》)”、“未見君子,惄如調(diào)饑(《汝墳》)”等等。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隅中(早九點(diǎn))之前,第二餐叫哺食,一般在申時。由哺食到次日朝食,長夜漫漫,醒來自然會餓,《詩經(jīng)》則真實(shí)地反映了先民的這個生活習(xí)慣。
《詩經(jīng)》里的夜晚環(huán)境描寫有很多相似之處:夜深露重,繁星在空,月光下瀉,不遠(yuǎn)處螢火蟲星星點(diǎn)點(diǎn),更遠(yuǎn)處燈火闌闌珊珊——這算是《詩經(jīng)》標(biāo)準(zhǔn)的夜間環(huán)境描寫了。
夜寒故有露,有露故沾衣?!皡挍判新叮M不夙夜,謂行多露。(《行露》)”即使夜間寒冷,路上滿是露水,也只求與愿無違。露水是夜的象征,“湛湛露斯,匪陽不晞(《湛露》)”, 因?yàn)樘栆怀鰜砺端透闪?。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轉(zhuǎn)瞬即逝,如此情與景之間便達(dá)成了的默契,成為后世之意象。
玉兔東升,參辰在天,在《詩經(jīng)》中,星辰明月既是時間的表達(dá)方式,也是環(huán)境描寫的組成部分?!白优d視夜,明星有爛。(《女曰雞鳴》)”,“綢繆束薪、三星在天。(《綢繆》)”,月光和星光是漆黑夜暮里的主要光源,更是寄托情思的唯美物象。詩中提到的星宿如火、箕、斗、牛等等,舉不勝舉 ,正所謂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黑夜里,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亮光最引人注目。不論是“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庭燎》)”的燭火,還是“釘曈鹿場,熠燿宵行。(《東山》)”的螢火蟲之光,都是對暗夜極好的烘托和點(diǎn)綴,如此描寫,既有意境,又不乏色彩感。
夜晚,這個古老而永恒的情境在《詩經(jīng)》中被描述地雖質(zhì)樸原始,卻不乏情調(diào)。環(huán)境描寫建構(gòu)出詩中人物的活動背景,更是對人物心境的烘托,先民們的幾多歡喜,幾多憂愁便在如此的夜里漫散開來了。
正如所知,《詩經(jīng)》作品大多是對白天里先民活動的描述:耕種、紡織、田獵、祭祀、出游等等,集中寫實(shí)地勾勒出先民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關(guān)于其夜間生活的描寫則散落各個章節(jié)。細(xì)觀全書,可將先民的夜生活分以下幾類:
1. 工作勞動
人生來都需要工作,只是工作性質(zhì)不同?!对娊?jīng)》里君臣忙于國事,婦女忙于采織,白天未完的事情夜里仍要繼續(xù),天還沒亮又要迎接新的忙碌。所謂智者勞心,愚者勞力,事無巨細(xì),周而復(fù)始,自古皆是如此。
(1)男人的夜間工作
《詩經(jīng)》中有不少反映各個階層男子夜間工作的詩句,國事家事,夜夜關(guān)心。
君王是億萬臣民的表率,即使在夜間,思想上也不能有一絲懈怠,故有“維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繼序思不忘(《閔予小子》)”;而行動上更是不能懶惰,失了天子風(fēng)度,尚未天亮便要準(zhǔn)備召見臣子,商議國政了,正所謂:“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庭燎》)”。在夜間依然勤勉行政的君王得到了《詩經(jīng)》編修者孔子的贊揚(yáng),他們是儒家“君君”思想的楷模。
君王尚且如此,臣子自當(dāng)上行下效。日出前的召見對臣子們似乎十分辛苦:“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東方未明》)”。即便如此臣子也必須任勞任怨、日以繼夜、焚膏繼晷地輔佐君王,讓君王看到為臣那份“夙夜匪解,以事一人(《烝民》)”的忠心和耐心,這便是儒家所言的“臣臣”。
對于肉食者的所謂辛勞,一般平民男子望而不及,他們夜間的工作大多是迫于生計的辛苦勞動?!镀咴隆分械哪凶影滋焓崭蠲┎荩砩夏脕泶瓿衫K子,修繕房屋,準(zhǔn)備來年。晝夜不閑,能夠溫飽平安已是萬幸,若是遇到饑荒年代,白天放羊,夜間捕魚,卻也難免人吃人的血腥,正如《苕之華》所云:“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2)女人的夜間工作
《詩經(jīng)》中普通女子白天的工作主要是采摘、???、家務(wù)。在夜間,一些女子和男子一樣,也要為公家做事。采摘、養(yǎng)蠶依然最為常見,例如《采蘩》詩中的那些女子,白天忙于采摘白蒿,夜晚便要在公家蠶室勞作,養(yǎng)蠶繅絲,為尊者服,非常辛苦。即便不用為公家勞作,家務(wù)活也是無窮無盡,“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氓》)”,讓女人們疲憊不堪。
正如今人不愿加夜班的心態(tài),對于夜間的工作不論是生活所迫還是禮法所需,我們都能感受到《詩經(jīng)》中人的辛勞與無奈,而這些辛勞與無奈從同時代的《左傳》、《國語》等著作中亦可窺得,只是《詩經(jīng)》反映的現(xiàn)實(shí)更加有藝術(shù)氣息,也更生動。
2. 趕路行役
如果說夜間工作是日復(fù)一日的辛苦與無奈,那趕路行役則是漸行漸遠(yuǎn)的離別和悲哀。路途上的小官吏和被征百姓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山高水遠(yuǎn),當(dāng)面不敢發(fā)出的抱怨,在星火闌珊時也破口而出了:“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小星》)”、“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若不是統(tǒng)治者犬馬般驅(qū)使,他們怎么會遭受顛簸曲折的辛勞呢?
若趕夜路是為了去遠(yuǎn)方服役,那就更多了幾分生離死別的憂心?!囤灬病分械睦细赣H長嘆兒子不分白天黑夜的行役趕路。而“山川悠遠(yuǎn),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矣。(《漸漸之石》)”,軍令如山,天亮行軍,只怕為時晚矣。父母親人的牽掛對抗著血肉模糊的服役制度,時時刻刻的死亡為《詩經(jīng)》中的夜晚增添了數(shù)抹不幸的陰云,給人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強(qiáng)烈共鳴。
3. 宴飲
與下層人民的奔波勞累相比,上層貴族晚間的宴飲則顯得高調(diào)大氣。君臣們處理完政事后往往賞歌舞、品美酒,熱鬧非常。《有》一詩表述道:“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婿樂兮?!边@種夜宴既是犒賞也是手段,氣氛既輕松又緊張。而后世所謂“酒逢知己,不醉不歸”,可能就來自于《湛露》中的“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对娊?jīng)》的夜宴為我們展示了華夏酒席文化之濫觴,歡飲達(dá)旦的君臣也讓我們看到等級森嚴(yán)的君主制間隙里難得的些許溫情。
4. 約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纖云弄巧,飛星傳恨”、“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后世唯美浪漫的幽會相思之作大都發(fā)生在燈火闌珊的夜里,而《詩經(jīng)》便是這些動人情愫的源頭。
《詩經(jīng)》中有很多愛情詩,在月光如泄、辰星閃耀的夜里,愛情詩更為動人。年輕男女相約會面,互訴衷腸,無論是《東方之日》里大膽相邀的熱情奔放(“東方之月兮。彼殊者子,在我闥兮?!保€是《東門之楊》中有約未至的黯然神傷(“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枰詾槠?,明星煌煌?!保徊徽撌恰对鲁觥防飭螒僖丫玫膭谛臓繏欤ā霸鲁鲳ㄙ?,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保€是《綢繆》中兩情相悅的托付終身(“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有了夜幕籠罩,單純美好的情感變得明了而真實(shí);有了星月微光,真摯自然的情調(diào)變得浪漫而溫馨。夜晚的相約,人性的美好,不論跨越多少光陰,都能深入靈魂,給人怦然心動之感。
5. 睡眠
睡覺是夜晚最重要,最普通的事情。先秦時“睡”的分工明確:坐著曰“睡”,躺著曰“寢”,伏幾曰“臥”,睡著曰“寐”,睡醒曰“覺”或“寤”,閉上眼睛,未必睡著曰“眠”[2]3-10。《詩經(jīng)》里也有形形色色的“睡”:有的睡得著,做了美夢;有的睡不著,思緒聯(lián)翩;有的希望長睡不醒,有的奢求長醒不睡。脫掉偽裝,人們夜間的心理活動比起白天更真實(shí),更自我。這種不加掩飾的情感流露值得我們給以更長久的關(guān)照。
(1)寐而有夢
安寢與美夢是屬于有福之人,比如新宮落成的貴族和牛羊繁盛的牧人?!对娊?jīng)》對于晚上做夢的內(nèi)容和寓意描述詳細(xì):“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斯干》一詩提及夢到熊羆預(yù)示男嬰要降生,夢到虺蛇預(yù)示女嬰降生,都是吉兆;“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shí)維豐年”,《無羊》詩中蝗蟲化魚是吉兆,預(yù)示來年豐收慶;龜蛇變鷹是佳征,預(yù)示家庭添人丁。
關(guān)于占卜,《詩經(jīng)》中多有表述,如《氓》中“爾卜爾筮”是用蓍草占卜,《綿》中“爰契我龜” 是用龜甲占卜[3]51。占夢也是其中一種,即根據(jù)夢中意象推測其象征意義,從而預(yù)知未來,避兇求福。夢的占卜讓先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不過對于那些有事縈心的難眠之人,睡個好覺著實(shí)不易,做美夢就更是奢望了。
(2)長寤難眠
長夜漫漫無法入眠,《詩經(jīng)》里的失眠者各懷心事,卻都離不開一個“情”字。一半是男女之思,一半是憂愁哀怨。
有些情人可以月下兩兩相約,有些卻只能夜里獨(dú)自傷神,而此中絕大多數(shù)是女子對男子的深深思戀?!坝杳劳龃?,誰與獨(dú)息。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葛生》)”葛蔓叢生,夫君已逝,孤枕難眠,寡婦的遭遇令人凄然;“終風(fēng)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則嚏。(《終風(fēng)》)”女子情深意重,男子薄情寡義,棄婦的悲境令人傷感;“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澤陂》)”池塘岸旁,有士如玉,寢食難安,少女的懷春令人唏噓。同時天涯傷心人,叵耐長夜獨(dú)自涼,縱使玉枕金席,也自長寤難眠。相比之下,男子對女子的思戀,除了那著名的《關(guān)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保?,便再找不到其他了,這難說不是作為女子的悲哀。
對于社會和人生的憂愁哀怨也是使人難眠的重要原因。《柏舟》里主人公憂愁重重,受難已多,夜間靜心細(xì)想,怎奈群小橫行,只得撫心拍胸猛醒;《兔爰》里主人公幼年之時尚安無事,成年以后苦難齊集,此般世道衰微,唯求長睡不復(fù)醒;還有隱居山澗的碩人,守貧賤而不改其志,外人看來高標(biāo)逸致,誰知夜來也常獨(dú)寐寤言。凡此種種皆讓人痛心疾首,但夜里捶胸頓足、仰天長嘯、或是長眠不醒又有什么用,在周朝社會大變革的環(huán)境下,這樣的哀怨必然是日日可聞的枉然。
《詩經(jīng)》的魅力和多彩不僅僅在白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渾然一體的循環(huán)。最后一抹微光淡去,夜幕緩緩落下后的《詩經(jīng)》同樣美麗,悲緩中不乏閃亮,正如夜幕與繁星。一部偉大的作品是完整而充實(shí)的,白天與夜晚就像太極的兩儀,共同構(gòu)成了詩三百的完整和充實(shí),真實(shí)而詩意地將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xiàn)給后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詩經(jīng)》里的夜生活遠(yuǎn)不及后人的豐富多彩,對夜生活的描寫也不盡詳實(shí),難成體系。但是作為我國詩歌最重要的源頭,《詩經(jīng)》里的夜生活無疑成為后世之濫觴。不論是“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凄惻,還是“臥看牽牛織女星”的閑適;不論是“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的哀愁,還是“夜深千帳燈”的無奈,千百年后的夜空里,我們依然可以聽到《詩經(jīng)》清亮的回聲,久久縈繞,不絕于耳。
[1]馬慶洲. 物換星移—《詩經(jīng)》時間概念考釋[J]. 清華大學(xué)學(xué)報:社科版,2010(3).
[2]白利利.“睡覺”類常用詞的歷史演變[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5.
[3]顧永新.《詩經(jīng)》與周代占卜[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3).
(責(zé)任編輯:賈建鋼 校對:朱艷紅)
I207.22
A
1673-2030(2014)03-0091-03
2014-06-15
吳冰(1990—),女,河北邯鄲人,湖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