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林 (青海省同仁縣獸醫(yī)站 811399) 辛震宇 (青海省黃南州獸醫(yī)站)
馬金艷 (青海省同仁縣雙朋西鄉(xiāng)獸醫(yī)站)
反芻動物一般具有采食快、排泄慢的特點。在牛病中消化道疾病占主要地位,而前胃疾病有在消化道中獨占鰲頭。筆者從事獸醫(yī)臨床多年初步總結出中醫(yī)治療牛前胃病應遵循以下原則:
通過絕食以減輕胃的負擔,使其自行恢復和增強胃的蠕動,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內(nèi)服藥物之效能。前胃弛緩要適當絕食,瘤胃臌氣、積食、真胃阻塞要堅持絕食,直到開始反芻、排糞,才慢慢給些易消化的鮮草,以誘導病牛反芻。
牛的脾臟和胃皆屬于土,為臟中之母,后天之本。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輸送營養(yǎng),供給全身各部位之需要,是氣血化生之源,有統(tǒng)血、生血、益氣、化濕之本能。在家畜感受外邪、內(nèi)傷勞役之時,首先就會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xiàn)一系列的少食、不食、不飲、不反芻、不便、腹脹等癥狀。前胃弛緩主要在于脾虛,這是中西獸醫(yī)學術界都無異議的。瘤胃臌氣則是濁氣不消、脾氣郁結;瘤胃積食則更是脾胃消化功能減退,加之飼草難以消化,停于胃內(nèi);百葉干多是勞役過度,脾胃功能減退,無力化導,缺乏飲水,不能滋潤百葉所致。出現(xiàn)以上病癥在治療上首先宜突出健脾理氣,只有當脾氣旺盛健運,氣調(diào)滯消,方可消除癥狀。常用的健脾藥有白術、黨參、大棗、山藥等;常用的理氣藥有青皮、香附、木香、枳殼、檳榔等。前胃弛緩重在健脾兼理氣,瘤胃臌氣在重理氣兼健脾;瘤胃積食、真胃阻塞則須健脾,理氣同行。
是一種漸消緩散之法,當然它不是和健脾截然分開的,而是在健脾的前提下使用本法,此法對前胃病都適用,對慢性及輕微的脹滿、積食亦有很好的療效。常用之藥為山楂、神曲、麥芽、蘿卜子、雞內(nèi)金等。
牛的消化、吸收、排泄等生理機能都依賴于脾,因而維護和增強脾的機能是治療前胃病的關鍵。因脾具有喜甘而惡苦,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之特點。牛的前胃弛緩、瘤胃臌氣大多都是外感風寒,內(nèi)傷陰冷,寒濕氣滯所致??谏蠖嗲喟?。胃積食又多是吃了過多的夜露襲之草,難以消化的粗纖維所致;其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初秋和早春,口色多青黃、流涎,耳鼻發(fā)涼。三胃阻塞之證雖然是百葉干燥,但治療上要維護脾土和胃火。因此,“溫”的治療原則在前胃病中要體現(xiàn)出來;常用的溫性藥物有川樸、官桂、丁香、干姜、小茴香等。
是使用潤滑之劑來達到排泄大便、消除胃內(nèi)容物積滯,它和通理攻下大不相同。潤法不但是治療牛前胃病,而且也是治療腸阻塞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蜂蜜、香油、石蠟油、火麻仁、炒芝麻、郁李仁、柏子仁等。大劑量的當歸、肉蓯蓉、生地、元參也能生津潤燥。前胃包括三個胃室,體積較大,總有一部分胃內(nèi)的積草停留在某一處或某一角落,因此,在剛開始治療中適當加用蜂蜜及香油很有助益;對于瘤胃臌氣、胃積食、三胃阻塞在治療中加用油類、蜂蜜更是雪中送碳。
為配合藥物治療加速痊愈,還要注意不斷運動,改善循環(huán),對于瘤胃積食、瘤胃臌氣要一定配合按摩,促使其恢復蠕動及噯氣。
注意病牛的起臥、運動,著重觀察以下四個方面:
7.1 看鼻鏡 由干燥到濕潤是好轉(zhuǎn)的跡象,由干燥龜裂是病危之兆。
7.2 觀察反芻、排糞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初期看反芻,后期看排糞。治療后,出現(xiàn)反芻說明胃腸機能有所恢復;若無反芻,但能看到病牛不停的舔鼻孔,也即是很快要倒沫的信號;到中后期開始排糞,并由少到多,由干到軟即是明顯好轉(zhuǎn)的象征,反之,則說明病情處于惡化趨勢。
7.3 看起臥及姿勢 前胃病初期,起行站立及臥地較自如,后期病牛臥地不起或起而又臥,強行驅(qū)趕搖晃不定,不愿行動或臥地回頭顧腹,乃接近死亡之象征。
(1)牛前胃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于外感內(nèi)傷等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轉(zhuǎn)化的,因此在診斷上要分析病因,觀察癥狀,從辯證中確定證型。按照治療原則,隨證施治,綜合治療,才能提高療效。(2)對于胃積食要分清是誤食精料還是粗纖維飼料。除運用治療原則外,誤食精料者可用大量溫水反復洗胃,排出內(nèi)容物;誤食 毒物也要洗胃。對于嚴重的粗纖維所致的瘤胃積食,可用手術切開治療。(3)三胃阻塞者,除運用上述原則外,可配合濃鹽水、生理鹽水、石蠟油、20%硫酸鈉溶液三胃注射。(4)對于急性瘤胃臌氣,應首先穿刺放氣,而后按上述治療原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