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
(山西大醫(yī)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32)
護理園地
系統(tǒng)干預在腰椎術后并發(fā)腦脊液漏的護理應用
王麗燕
(山西大醫(yī)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32)
目的探討系統(tǒng)干預在腰椎術后并發(fā)腦脊液漏的護理應用。方法對 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山西大醫(yī)院行腰椎后路手術治療后發(fā)生腦脊液漏的27 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采取頭低腳高位、加強切口深處觀察及引流管的護理、防治水電解質紊亂、預防感染、加強心理護理、功能鍛煉等系統(tǒng)干預的護理措施。結果27 例患者腦脊液均在8.5 d左右停止漏出,無感染發(fā)生。結論對腰椎術后并發(fā)腦脊液漏的患者,有效的系統(tǒng)干預能夠促進漏口愈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腰椎術后;腦脊液漏;護理
腦脊液漏是腰椎外科術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為2.31%~9.37%[1]。如處理不當直接影響手術療效,嚴重者可造成術區(qū)感染、硬脊膜假性囊腫或電解質紊亂甚至合并腦膿腫及顱內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并發(fā)癥。山西大醫(yī)院骨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共行腰椎后路手術960 例,發(fā)生腦脊液漏的患者27 例,發(fā)生率為2.81%,由于干預及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組病例共960 例,其中男576 例,女384 例;年齡21~84 歲,平均54 歲。腦脊液漏患者27 例,男16 例,女11 例;年齡24~82 歲,平均52 歲。引流管留置天數為7~10 d,平均8.5 d,無一例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
2.1 一般情況 術后返房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0.5 h/次,直至平穩(wěn)。及時詢問患者主訴,觀察患者是否有頭暈頭痛及腰部疼痛癥狀,并向手術醫(yī)生詢問術中情況,了解術中有無硬脊膜損傷及硬脊膜縫合情況,根據術中有硬脊膜損傷史、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腦脊液漏一般不難診斷。具備以下6個條件之一即可診斷腦脊液漏[2]:a)脊柱手術后出現頭痛、頭暈、嘔吐,且與姿勢有關,通常腰背部傷口有淡紅色血性液或清亮液體滲出;b)手術記錄中明確記載有硬脊膜損傷伴腦脊液漏或神經根袖等損傷,術后有清亮液體或大量淡紅色血性液體滲出;c)術后傷口引流管引流出大量淡紅色血性液體或清亮液體;d)傷口滲出淡紅色血性液體或清亮液體;e)皮下積液穿刺抽出淡紅色液體或清亮液體;f)脊髓造影可明確診斷??傊?,脊柱手術后傷口穿刺、引流或切口流出清亮或淡血性液體,無論術中有無發(fā)現硬脊膜損傷,均應考慮為腦脊液漏。有針對性的進行觀察,記錄頭痛性質、程度,及時報告醫(yī)生。
2.2 基礎護理 患者長期臥床,應注意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定期更換無菌床單,加強皮膚護理,病室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暢[3]。
2.3 體位護理 有文獻報道89.5%的術后腦脊液漏可以通過體位調節(jié)等基本方法成功治愈。出現腦脊液漏的患者,均佩戴護腰,絕對臥床休息,取頭低足高位(10°~30°)或俯臥位,并隨時觀察引流量,及時調整床尾高度,減輕患者的疼痛,減少引流量。拔除引流管后,仍要繼續(xù)保持頭低足高位(10°~30°)或俯臥位,同時傷口用無菌針線縫合或蝶形膠布牽拉后覆蓋厚無菌棉墊,胸帶或腹帶加壓包扎,再用鹽袋局部壓迫。腦脊液漏停止后繼續(xù)保持治療體位48 h后恢復正常體位,防止因硬脊膜承受的壓力增大而再次出現腦脊液漏。在患者頭痛間隙,可2 h更換一次體位,行軸線翻身,預防壓瘡及增加患者舒適感。
2.4 引流管的護理
2.4.1 術后引流管應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 引流裝置應低于引流部位,護理人員要經常巡視并檢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暢,避免扭曲、受壓、反折脫落或堵塞,每日更換1次引流袋,嚴格無菌操作,更換時應夾緊引流管。翻身時妥善固定,防止牽拉。
2.4.2 觀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質 將引流袋固定良好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質。正常引流液為暗紅色血性液體,一般引流量24 h不超過300 mL,如引流液突然增多或變?yōu)樾鯛睿瑧皶r通知醫(yī)生。
2.4.3 辨別血性腦脊液的方法 a)將引流液滴于紗布上,若血跡周圍出現淡紅色圓暈即為血性腦脊液;b)血性腦脊液多不易凝固;c)被腦脊液浸濕的紗布沒有活動性出血浸濕干后變硬的現象;d)必要時可留取引流液做培養(yǎng),如為腦脊液,培養(yǎng)液中蛋白質含量升高。
出現腦脊液漏后,及時通知醫(yī)生,更換負壓引流瓶為抗反流常壓引流袋,并做好標記,觀察引流液每天的變化,并記錄。
2.5 切口的護理 由于腦脊液外漏,漏口皮膚切口難以愈合,需嚴密觀察切口敷料干燥情況,隨時查看切口及置管部位皮膚有無紅腫、疼痛等異?,F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及時更換浸濕的敷料,防止感染,如切口部位有隆起及波動感,及時通知醫(yī)師。
2.6 顱內壓反應的護理 患者出現腦脊液漏后,易發(fā)生低顱內壓反應,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體位性頭痛,即站立時頭痛,臥位時疼痛減輕。頭痛具有搏動性,通常為雙側,也可為單側??蔀轭~部、額枕、全腦性或枕部的疼痛。這是因為腦脊液容量減少后,腦脊液水墊的緩沖作用減弱或消失,因重力關系腦組織下沉,使腦底部硬腦膜、動脈、靜脈和經被壓在凹凸不平的顱底骨上,特別是前后顱凹更明顯,使這些痛覺敏感結構受到刺激。腦脊液容量減少后顱內靜脈結構的擴張也是引起頭痛的一個重要因素。應給予患者采取頭低腳高位臥床休息,以拮抗重力作用引起的頭暈頭痛,惡心癥狀,同時遵醫(yī)囑通過靜脈補充液體改善腦脊液循環(huán),有助于腦脊液壓力上升,很快的緩解和控制頭痛癥狀。同時應注意患者全身情況,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有利于硬脊膜的修復,防止感染。
2.7 避免腹壓增高 避免咳嗽及用力屏氣等加大腹壓的活動,指導患者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以防止便秘,減少因排便時用力引起的腹壓增加,進而增加顱壓,導致腦脊液壓力增高,引發(fā)硬脊膜出現裂痕面,出現腦脊液漏,從而影響了硬脊膜破裂口的修復及愈合。
2.8 心理護理 腦脊液漏患者由于活動受限、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大以及擔心治療效果,常表現出焦慮、煩躁,尤其是傷口漏的患者更加明顯。對自己的細微變化表現出極度的敏感、緊張,缺乏腦脊液漏的相關保健知識,不聽護士的勸告,不能絕對臥床休息。因此,護士應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實施心理、生理、社會全方位護理,以親切、和藹的問候取得信任,以耐心、細致的傾聽引導其傾訴內心的不安,用關心、體貼的話語支持和鼓勵,以商討、建議的方式充分調動患者及家屬的主觀能動性,激起其獲得相關知識和信息的欲望,介紹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擔心及不安,增加患者和家屬治愈的信心。通過以上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間消除了患者思想顧慮,其情緒逐步穩(wěn)定,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主動參與疾病治療和自我護理[4]。
2.9 功能鍛煉 術后次日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練習以防止神經根黏連,循序漸進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力量并常規(guī)佩戴腰圍,以增加腰椎的穩(wěn)定性,以免腰背肌萎縮[5]。引流管拔除后可在腰部護具保護下及時下地活動,3個月內恢復日?;顒樱苊庵亓趧?。
隨著脊柱技術治療腰椎疾病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其在解除痛苦、恢復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取得了明確療效,但是一旦發(fā)生腦脊液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治療效果。腦脊液漏重在預防,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這就要求積極做好術后護理,防止感染,促進閉合,達到滿意效果。
[1]Sharma MS,Spinner RJ.Post-traumatic lumbar pseudomeningocele[J].Spine J,2011,11(11):1079.
[2]孫垂國,陳仲強,齊強,等.胸椎黃韌帶骨化癥手術并發(fā)硬脊膜損傷或腦脊液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3,23(12):724-726.
[3]魯秀平,嚴曉云,李衛(wèi)平,等.脊柱后路在手術并發(fā)硬脊膜損傷及腦脊液漏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20):18-19.
[4]王婷,劉婷婷.腰椎術后14例腦脊液漏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6):88-89.
[5]馬韻溪,陳麗芳,唐麗,等.腰椎術后腦脊液漏的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3(12):69.
1008-5572(2014)06-0575-02
R473.6
:B
2014-03-08
王麗燕(1972- ),女,主管護師,山西大醫(yī)院骨科,0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