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寧
(上海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放射科,上海 201700)
腎動脈主動脈或分支出現(xiàn)狹窄可導致腎血流量減少或者缺血造成高血壓,不及時控制腎動脈狹窄長期可能導致終末期腎病,并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因此應該盡早診斷治療[1]。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一直作為診斷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金標準,但是由于DSA檢查過程中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需要探索其他診斷技術的準確性。本研究選取高血壓患者采取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手段與傳統(tǒng)的DSA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上海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檢查的高血壓患者220例,男120例、女100例,年齡39~67(58.5±7.2)歲。所有患者均無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病程為1~25年,血壓水平較高,舒張壓最低的患者為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患者均使用過各種作用機制的降壓藥物,效果欠佳。
1.2方法 所有患者先進行CT掃描,采用GE64排CT掃描機(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軸面掃描以OM線為基線,層距和層厚均為5 mm,螺距為1:1,采用連續(xù)螺旋橫斷面進行掃描,骨算法掃描,螺距為1:1,層厚2 mm,再進行增強掃描。MRI掃描:使用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美國GE Medical Systems公司),常規(guī)SE系列,掃描的方向為橫斷面、矢狀面以及冠狀面。先進行平掃再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參數(shù)為T1加權像重復時間=400~600,重復頻率=15~25 ms;T2加權像重復時間=1800~3000,重復頻率=90~150 ms。CT聯(lián)合MRI影響分析:分別選取層厚5 mm CT及MRI圖像,橫斷面、矢狀面以及冠狀面均以鞍上池中心層面為基準層面進行圖像對照分析。DSA檢查:常規(guī)經(jīng)皮骨動脈穿刺插管,行雙腎動脈造影。
1.3觀察指標 腎動脈狹窄程度分級標準[2]:未見狹窄為1級;狹窄<50%為2級;狹窄≥50%~75%為3級;狹窄>75%為4級;動脈閉塞為5級。對比CT聯(lián)合MRI與DSA檢查結果,分析CT聯(lián)合MRI檢查技術的準確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5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以50%作為判定腎動脈狹窄的標準,對照DSA計算CT聯(lián)合MRI檢查手段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采用Cohen Kappa法評價CT聯(lián)合MRI與DSA診斷的一致性,K>0.8為優(yōu)。
2.1CT聯(lián)合MRI檢查與DSA診斷的結果 CT聯(lián)合MRI檢查220例患者檢查出腎動脈狹窄患者32例(87條),8例為雙側雙支腎動脈狹窄,1例患者為單純左側3支腎動脈狹窄,23例為雙側腎動脈狹窄。經(jīng)過DSA診斷證實,腎動脈狹窄共60例81條,其中雙側腎動脈狹窄21例,單純左腎動脈狹窄為28例,單純右側腎動脈狹窄11例。
2.2CT聯(lián)合MRI檢查與DSA診斷結果的比較 220例高血壓患者共檢測481條腎動脈。CT聯(lián)合MRI檢查出腎動脈狹窄性共87條,與DSA檢查結果相比,靈敏度為100%(81/81),特異度為98.5%(394/400),陽性預測值為93.1%(81/87),陰性預測值為100%(394/394),與DSA檢查結果有較好的一致性(K=0.96,95%CI0.92~0.99)(表1)。
表1 CT聯(lián)合MRI檢查與DSA診斷結果的比較
DS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 MRI:磁共振成像
2.3CT聯(lián)合MRI檢查與DSA診斷腎動脈狹窄分級的比較
在顯示各級腎動脈狹窄方面,CT聯(lián)合MRI與DSA比較一致性較高(K=0.97,95%CI0.94~0.97)(表2)。
表2 CT聯(lián)合MRI檢查與DSA診斷腎動脈狹窄分級比較的結果
DS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 MRI:磁共振成像
腎血管性高血壓是繼發(fā)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之一,占高血壓的2%~5%[3]。與腎血管以及心血管疾病相關,有時可以治愈。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患者的特點是無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血壓會突然發(fā)作性升高、病程短、進展快、血壓水平較高,以舒張壓升高為主,通常在160 kPa以上,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療效不顯著[4-5]。臨床上一般根據(jù)腎動脈高血壓狹窄程度、原因以及患腎萎縮程度、功能狀況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早期診斷盡早治療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目前針對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診斷手段較少,DSA是診斷腎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但是DSA檢查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費用高,對高齡患者有一定的危險性。且DSA診斷不能顯示無血流的血管、鈣化的斑塊以及血管解剖結構,臨床患者一般不愿意選擇[6-7]。
CT對于腎臟疾病的診斷價值較高,且屬于無創(chuàng)、分辨率較高的一種手段,能夠清晰地顯示腎動脈狹窄情況以及腎臟周圍器官的關系。增強掃描可了解有無腎周脂肪、靜脈內(nèi)以及腹膜的病變等,CT平掃時腎動脈狹窄表現(xiàn)為低密度影,部分呈混雜密度,少數(shù)呈現(xiàn)高密度影。MRI利用順磁性對比劑螯合物能夠縮短血液T1弛豫時間的特性,使動脈與周圍形成良好的對比,結合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一次屏氣時間內(nèi)完成包括腎動脈在內(nèi)的腹部大血管的信號采集,克服了呼吸對血管成像的干擾,提高了細小血管的分辨率。MRI對軟組織的分辨率較高,能行冠狀位、矢狀位以及橫斷面進行多方向的掃描成像,可以清晰顯示出腎臟的形態(tài)改變[8-10]。本研究采取的CT聯(lián)合MRI診斷腎動脈性狹窄性高血壓的研究結果顯示,CT聯(lián)合MRI檢查出腎動脈狹窄性共87條,與DSA檢查結果相比,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98.5%,陽性預測值為93.1%,陰性預測值為100%,與DSA檢查結果有較好的一致性。在顯示各級腎動脈狹窄方面CT聯(lián)合MRI與DSA比較一致性較高。CT聯(lián)合MRI檢查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準確性較高,同時又避免了DSA檢查對患者腎臟造成的損傷,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CT聯(lián)合MRI診斷在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顯影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CT聯(lián)合MRI在評價腎動脈的同時可以對患者的腎功能和腎上腺進行評估。CT聯(lián)合MRI診斷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與DSA診斷的一致性較好,準確性較高,且在檢查中不會對患者產(chǎn)生創(chuàng)傷,屬于無創(chuàng)檢查,可以為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提供有力的依據(jù),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1] 周妍,郭航遠,池菊芳,等.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經(jīng)皮腎動脈介入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7):2042-2044.
[2] 何海濤,劉建秦,周桂婭,等.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介入治療臨床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40(1):148-150.
[3] 黃文華,蔣國民,王一波,等.血管腔內(nèi)治療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的臨床應用[J/CD].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2):3450-3451.
[4] 祝捷,遲煥芳,王守彪,等.枸杞提取液對實驗性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損傷鼠的治療[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8(1):16-18.
[5] 鐘強明,申長清,蔣志琴,等.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并發(fā)消化道、泌尿道出血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8):7035-7036.
[6] 許偉,潘麗元,黃訊,等.玉芩蓬口服液降壓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37-38.
[7] 韓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腎血管狹窄性高血壓中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9):1573-1575.
[8] Wu CC,Cheng SB,Yeh DC,et al.Seco nd and third hepatectomies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re justified[J].Br J Surg,2009,96(9):1049-1057.
[9] Nagano Y,Shimada H,Ueda M,etal.Efficacy of repeat hepatic resection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J].ANZ J Surg,2009,79(10):729-733.
[10] 陳燕浩,金朝林,張樹桐,等.64層螺旋CT的CTA和DSA在腎動脈狹窄研究中的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8,23(4):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