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望萍
一、讓學生寫有材料——培養(yǎng)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要使學生言之有物,逐步把作文寫得具體,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從材料入手是學生獲取作文內容的重要條件。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開辟多種途徑,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是結合插圖,指導學生從看懂單幅圖到看多幅圖、連環(huán)畫。課文中精美的插圖,具有形象、具體、生動的特征,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好材料。在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觀察單幅圖,再觀察多幅畫,然后觀察順序顛倒的多幅圖和內容較為復雜的單幅圖。教學中,我常采用“五問法”進行?!拔鍐枴奔词裁磿r間,什么地點,什么人,他或他們在干什么事?為什么要干這件事?在指導學生觀察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揮聯想,將畫外意思合理地想象出來。
二是觀察簡單景物,讓學生掌握觀察程序。在觀察景物時,我著重引導學生注意:先觀察什么?是由上到下觀察呢還是從遠到近進行觀察呢?這樣就避免了觀察的盲目性。
三是觀察人物,讓學生注意從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去初步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質。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寫人物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認真指導學生理解體會對人物外貌、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記敘和描寫,以及它們在課文中所起的作用,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
四是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從觀察一件簡單的事情經過入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感官功能,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積極性,通過表演、觀察、口述三結合的方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想象能力的目的。例如,《吹泡泡》這節(jié)情境作文課,教師當場表演了“吹泡泡”這一過程,要求學生把“吹泡泡”這一過程先說出來,接著再讓全班學生表演“吹泡泡”這一過程,由于學生對“吹泡泡”有親身感受,結果,學生在說“吹泡泡”這一過程中用上了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如“拿、放、沾、吹、飛”等。學生連貫說出這一過程后,又讓學生說說泡泡是什么樣子?(形狀、顏色)像個什么?(氣球、葫蘆、葡萄)它是怎樣飛的?(飄來飄去、自由自在、慢悠悠)最后讓學生展開想象,泡泡要飛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展示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
二、讓學生寫有前提——加強說話訓練
說話與寫話是小學語文基本功訓練中的重要內容。說是寫的前提和基礎,從說到寫,才符合兒童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根據新課標規(guī)定,按從說到寫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其主要途徑是:
一是從身邊發(fā)生的事說起。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對近在眼前,經常目睹耳聞的事物和現象才會覺得有話可說。因此,我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并啟發(fā)他們用自己的話連貫地表達出來。如升旗儀式,每周星期一進行。讓學生觀察升旗前,全校師生怎么肅立在操場上,升旗時,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同學們怎樣舉起了小手,向國旗敬禮,然后讓他們把這一切看到的說出來。
二是看圖練習說話?!墩Z文》課本中精美的插圖形象、生動,對低年級學生具有特別的吸引力??磮D說話時,我著重指導學生對事物的動態(tài)、靜態(tài),對人物的外貌、情態(tài)、動作和語言進行有聲有色的描繪,通過對畫面的細致觀察,認真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然后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表達出來。如課文《美麗的公雞》,共配有6幅圖,畫面上通過公雞不同的神態(tài),表現出公雞由驕傲到慚愧的心理變化,我就啟發(fā)學生找出每幅圖上公雞的不同心理活動和形態(tài)特征,讓學生練習說話。
三是利用游戲訓練說話。讓游戲、說話與寫作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玩玩說說”的訓練中培養(yǎng)說話興趣,提高說話能力。如組織學生玩“打乒乓球”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訓練說話。有一位同學在扔乒乓球之后說道:“老師讓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輪流扔,輪到我了,我的心‘咚咚地跳個不停,我開始拿好乒乓球瞄準臉盆口,輕輕一扔,球進啦!我正露出得意的神色,忽然又聽到響了一聲,乒乓球又跳出來了,我一看呆了,哎,真可惜!
四是通過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生動有趣的故事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學生不僅愛聽、愛看,還特別愛講。我經常利用多種形式如故事會、講故事比賽等,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讓學生寫有樣子——提高讀寫水平
多讀多練是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我把課文中優(yōu)美的字、詞和多種句式,都讓學生牢牢掌握;文章中精彩的片段除熟讀成誦外,還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自己的寫作過程。例如,學完了課文《小蝦》后,我讓學生仿寫雞吃飽了的片斷。一位同學寫道:吃飽了的小雞,有的走到雞窩邊休息,有的在院子里散步,一只美麗的大公雞站在我的背后,望著我高興地唱,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庇纱丝梢?,只要我們堅持讀寫結合,采取由仿寫到作文,就一定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