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艷
摘 要:德育教育工程是一個長期、艱巨的工作,班主任在其中的引領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應從自己的以身作則中給學生起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利用主題班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引領科任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道德情操;發(fā)揮班主任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工作;作用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主體工作,而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作用是其他科任教師不能取代的。因為班主任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效仿、學習的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重視班主任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的前提之一,作為班主任應從以下幾點發(fā)揮自己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卑嘀魅卧谄綍r與學生相處的時候,應該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與兒童談話,教育命令他們的時候,才是進行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歡樂和發(fā)愁,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兒童有著重要意義?!?/p>
在行為習慣上,要注重形象,教師要以身示范,比如,清晨,要求學生不要遲到,那作為班主任就要提前到班上;在課前要求學生不遲到,預備鈴響后,自己首先就已站到教室門口;在保持校園清潔衛(wèi)生方面,地上有紙,自己隨手撿起;在待人處事方面,做到謙遜禮貌、慷慨大方。作為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注意了自己的一言一行,隨時給學生示范,我想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
班主任利用班會課開展系列主題班會,內容涉及學生的理想、信念、情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如在《感恩》主題班會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在《青春夢想》主題班會中,通過學生對自己未來生活的設想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理想而努力奮斗、刻苦學習的動力;在《向我心中的偉人學習》主題班會中,通過學生收集偉人的名言、故事,然后在班會上朗誦,談體會,列舉事例,從而讓學生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付出努力。
三、引領科任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老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币虼?,作為班主任不僅在自己的各項工作中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時也要引領各科任老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思想品德學科中,可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教育的直接性,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發(fā)揮本學科的特點,把學生的一言一行與所講述的內容作比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yǎng);在語文課中,滲透愛國、自信、誠信、親情、堅強、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發(fā)掘課文中的人性美、理性美、心靈美、情操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忠孝和審美的品質;在數(shù)學中,滲透理性、周密、嚴謹;在英語中,滲透面向世界,學好英語;在地理學中,滲透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在生物學中,滲透關愛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德育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起到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四、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道德情操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有著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這些節(jié)假日來宣揚我們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的禮儀、高尚的品質。在合家歡樂的春節(jié)里,可以讓學生記住春節(jié)期間那些美好的習俗,要代代相傳,保住我們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在清明時節(jié),可以帶領學生去緬懷先烈、祭奠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情懷;在端午之時,通過屈原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要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在中秋之夜,在家人團聚的時刻,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五、發(fā)揮班主任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作用
中學生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xù)漸進的過程,是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教育合力影響作用下才能完成的,社會是多元化的,可能有許多不好的因素影響著學生,如網吧、游戲廳等,使學生熱衷于娛樂、享受,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同時也給學校、家庭帶來不同的煩惱。所以,作為班主任,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就要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加強與社會各方面的協(xié)調,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教育的團體,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養(yǎng)成自覺、自理、自主、自強的品格。
總之,班主任應該用良好的師德感染學生,用默默的奉獻精神去鼓舞學生,用班主任美好的人格魅力去引領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科學的人生觀,成為一個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需要的人才。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