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志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下對教育教學的重點要求,素質教育就是不以應試為目的,不循規(guī)蹈矩,而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其中既包括學習的能力,又包括身體素質,而強健的體魄是學習和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必須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給予充分的重視,而體育課的正確實施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就必須對現(xiàn)有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使之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面臨著各種困惑,如體育教學思想落后、課程設置不科學、教學方法落后、硬件設施欠缺以及體育理論與實踐結合不足等,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思想較為落后,表現(xiàn)為不重視體育教學,一方面,高職院校領導層忙于學校的升格、經費、培訓等事務,而對于教學特別是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無暇顧及;另一方面在我國高職院校往往注重的是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而對體育教學等輔助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此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認識不夠,往往認為體育課對于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沒有太大幫助,因此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無足輕重,甚至認為是浪費時間,表1為經統(tǒng)計的某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調查表,從表1中可以看出,喜歡體育課的學生比例不足50%,也就是說有1/2以上的學生是不喜歡體育課的。
表2是某高職院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學習動機調查表,從表2中可看出,以學習體育知識、強健體魄為目的的學生比例不到1/4,加上以放松心情,以便使學習更加有活力為目的的學生總體也不過總數(shù)的1/2,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學習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高職院校的體育課開設的課程包括理論課和術科兩種,其中理論課的開展形式主要有觀看體育教學錄像、按課本傳授理論知識等,而術科主要以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傳統(tǒng)項目為主,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不能用理論課的理論來指導學生的體育實踐,所教授的理論知識往往是對以往所學知識的重復,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減,這往往使理論課教學流于形式。而術科課程也以自由活動為主,體現(xiàn)不出教與學之間的良好互動,因此出現(xiàn)表1和表2的調查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配置使得學生的選擇余地較小,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體育課多樣化的需求以及無法發(fā)揮某些學生的特長。
表1 某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調查表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不明確,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其教學方法一般較為落后,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往往重“教”而輕“學”,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論學生有怎樣的特長和興趣愛好,都統(tǒng)一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去授課,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完全由教師決定,導致在理論課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的灌輸,而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接收,教學過程中互動少、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對于教學大綱要求的考核內容采用“勾畫重點”的方式要求學生強記,這種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妨礙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學生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體育實踐中。另外對于術科授課往往比較局限于幾大傳統(tǒng)項目,且內容陳舊,重復性高,嚴重阻礙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學習興趣。
在高職院校由于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學校對體育課程的經費投入有限,在高職院校中的體育硬件設施要么種類欠缺,要么嚴重老化,無法發(fā)揮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有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局限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也無法提起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
在當前高職院校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不起來,學生在課外時間更多的是參與到主修科目的復習以及其他娛樂活動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僅僅局限于體育課上的有限時間,這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很不利。
為了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就要全方面提升體育教學的思想意識。首先,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做到對體育教學充分重視;其次,要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要提高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同時還要促進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技術技能的全面提升,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使體育知識以及體育的精神可以貫穿于學生日后的人生中,有利于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具備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因此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最后,要使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使之明白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放松身體、愉悅身心,更能夠帶來強健的體魄,使學習、工作更有效率。
體育教學是一門科學,不僅包含運動本身,還包含與運動相關的理論知識,而這些理論知識包括人體結構、運動生理知識以及運動規(guī)律的總結和體育運動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等。脫離了理論的體育教學實踐會缺少“指揮棒”,使體育運動效率低下,如果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會使得學生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方法不科學,學生動作要領不規(guī)范,學生對身體機能、結構的了解程度不夠,一方面使體育教學效果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學生對自己身體運用不科學,以至于受傷等意外狀況的發(fā)生等。而脫離了實踐的理論知識只能淪為空談,得不到實際應用,因此,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要促進理論知識與體育教學實踐的相結合,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的同時,達到科學鍛煉身體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體育教育教學達到質的飛躍。
表2 某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動機調查表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課程設置應當靈活多樣,不拘泥于傳統(tǒng),讓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可通過學生選課的方式來統(tǒng)計各科目學生的分布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項目。根據(jù)學校自身的師資力量,優(yōu)選學生人數(shù)較多的幾個科目作為體育教學課程,對于鮮有人問津的或者人數(shù)較少的科目要適當舍棄,這樣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節(jié)約了學校的人力資源投入。也可以根據(jù)學校自身硬件設施情況以及師資情況,開設必修課以及符合學生興趣特長的選修課,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學?,F(xiàn)有資源;另一方面也顧及了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fā)揮,對于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高職院校一定要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得以彰顯,教師要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投入到體育理論和實踐的學習中,并及時解決學生在體育課上遇到的一切問題,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享受體育課帶來的快樂,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釋放,同時又強健了體魄。
體育教學設施是開展體育運動的基礎,體育運動一般對場地和其他設施的要求較高,因此硬件設施的種類以及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要保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就要增加對學校體育教學設施的經費投入,使體育場地、器材多樣化,并促進陳舊器材的更新?lián)Q代,使學校的體育教學更加順利、高效地開展。
課外體育活動是對體育教學的良好補充,對于學生身體健康、體魄強健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為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學校可通過開展運動會、開設體育活動俱樂部等方式吸引學生參與進來,也可通過科學的體育課成績考核方式,使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成績相掛鉤,促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中,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發(fā)展一定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并適應社會的需求,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體育教學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服務。
[1]賈志昌.高職院校職業(yè)實用性體育教學研究[J].施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
[2]楊可文.淺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方向[J].當代體育科技,2013.
[3]張佩旭.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走向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
[4]尤海臣.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必須思考的幾個問題[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
[5]郭森.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