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婦科,山東 青島 266003)
子宮內(nèi)膜癌是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其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并超過宮頸癌位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一位[1]。真核起始因子-4A(eIF-4A)是DEAD盒蛋白家族中的一種ATP依賴的雙向非連續(xù)性的RNA解旋酶[2]。研究顯示,eIF-4A在某些腫瘤細胞系中過度表達,提示eIF-4A蛋白可作為惡性腫瘤的預測指標及抗癌治療的潛在靶點。而腫瘤發(fā)生的本質為細胞失控性增殖,細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是細胞周期蛋白家族重要成員,在細胞由G1期進入S期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過表達與細胞異常轉化密切相關[3]。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eIF-4A與Cyclin D1在子宮內(nèi)膜癌組織表 達相關性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檢測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eIF-4A與Cyclin D1的表達,探討兩者與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生物學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標本120例,均來自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手術治療的病人,病人年齡37~64歲,中位年齡55歲。按FIGO(2009年)分期,Ⅰ期34例,Ⅱ期40例,Ⅲ-Ⅳ期46例;組織學分級:高分化癌48例,中分化癌34例,低分化癌38例;肌層浸潤深度<1/2者77例,肌層浸潤深度≥1/2者43例;無淋巴結轉移31例,有淋巴結轉移者89例。所有病例均經(jīng)病理確診,術前均未經(jīng)任何治療,臨床資料完整。選擇同期因子宮肌瘤行全子宮切除術病人經(jīng)病理證實的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標本40例為對照。所有病人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羊抗人eIF-4A多克隆抗體、兔抗人Cyclin D1單克隆抗體、梯度蛋白標準均購自美國Santa Cruze公司,SP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免疫組化染色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所有標本均經(jīng)甲醛固定、石蠟包埋、4 μm厚連續(xù)切片。組織切片常規(guī)脫蠟,逐級乙醇入水,采用SP法檢測eIF-4A和Cyclin D1蛋白的表達。羊抗人eIF-4A多克隆抗體、兔抗人Cyclin D1單克隆抗體稀釋度均為1∶50,采用PBS緩沖液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染色結果由兩位病理專家根據(jù)顯色強度和染色細胞百分率進行半定量判定。eIF-4A蛋白表達定位于細胞質,Cyclin D1蛋白表達定位于細胞核。按顯色強度計分:不著色為0分,著淡黃色為1分,著棕黃色為2分,著棕褐色或者出現(xiàn)粗大的棕褐色顆粒為3分。按染色細胞百分率計分:無染色細胞為0分,1%~20%為1分,21%~50%為2分,>50%為3分。兩者評分相加為最后得分,0~3分為陰性表達,≥4分為陽性表達。
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檢驗及兩分類變量關聯(lián)性分析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eIF-4A蛋白定位于細胞質,呈棕色顆粒狀,其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76.7%(92/120),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20.0%(8/40)。Cyclin D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中,其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79.3%(95/120),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17.5%(7/40)。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eIF-4A和Cyclin D1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χ2=38.72、46.73,P<0.01)。見圖1。
A:Cyclin D1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B:Cyclin D1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不表達;C:eIF-4A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D:eIF-4A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中不表達。
圖1eIF-4A和CyclinD1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及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
eIF-4A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期、淋巴結轉移、組織分化程度有關(χ2=4.36~13.36,P<0.05),而與腫瘤的肌層浸潤深度無關(P>0.05);Cyclin D1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的組織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有關(χ2=24.73、5.24,P<0.05),而與病人的臨床病理分期及腫瘤肌層浸潤深度無關(P>0.05)。見表1。
eIF-4A陽性表達92例病人中有85例Cyclin D1陽性表達,eIF-4A陰性表達的28例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病人中僅10例Cyclin D1陽性表達,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eIF-4A與Cyclin D1的表達呈顯著正相關(r=0.824,P<0.01)。
腫瘤發(fā)病的本質在于細胞周期調控紊亂,細胞呈現(xiàn)失控性生長和凋亡減少[4]。CCND1 基因編碼產(chǎn)物Cyclin D1是一種關鍵的細胞周期調控蛋白,它可促進細胞由G1期向S期轉化,在細胞周期G1-S期轉換中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在多種腫瘤中存在過度表達[5-6]。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惡性組織的增生需要大量蛋白質的合成,許多與腫瘤相關 的蛋白異常表達,這些蛋白在翻譯水平上可能存在共同的調控原因。eIF-4A是一種ATP依賴性RNA結合蛋白、RNA依賴性ATP酶及RNA解旋酶,它在真核翻譯起始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表1eIF-4A、CyclinD1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χ/%))
臨床病理特征neIF-4A陽性χ2PCyclin D1陽性χ2P病理分期 Ⅰ3420(58.8)26(66.5) Ⅱ4028(70.0)31(77.5) Ⅲ-Ⅳ4644(95.7)16.31<0.0538(82.6)0.55>0.05組織學分級 高分化4830(62.5)30(62.5) 中分化3426(76.5)27(79.4) 低分化3836(94.7)12.32<0.0538(100)24.73<0.05肌層浸潤 <1/27758(75.3)58(75.3) ≥1/24334(79.1)0.22>0.0537(86.0)1.33>0.05淋巴結轉移 有3128(90.3)29(93.5) 無8964(71.9)4.36<0.0566(74.2)5.24<0.05
本文結果顯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eIF-4A蛋白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子宮內(nèi)膜組織,提示eIF-4A在子宮內(nèi)膜惡性轉化過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結合分子生物學機制,考慮eIF-4A可能通過被eIF-4E帶到mRNA的5′端,讓eIF-4A發(fā)揮解旋酶活性從而打開mRNA 5′端非翻譯區(qū)的二級和三級結構,以使核糖體附著更容易,同時允許核糖體進行起始密碼子掃描,啟動翻譯過程[7]。目前研究顯示,由eIF-4A參與構成的eIF-4F復合體與帽結構的親和力高于游離eIF-4E與帽結構的親和力的10倍,從而加速翻譯過程[8]。
本文結果顯示,eIF-4A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期及有無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提示eIF-4A可能參與了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的進展及轉移過程,或者說eIF-4A表達高的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更易發(fā)生淋巴結轉移、進展更快。由于eIF-4A在腫瘤淋巴結轉移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將其作為臨床預測淋巴結轉移的指標,指導子宮內(nèi)膜癌的治療。高分化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eIF-4A蛋白的表達低于低分化癌,提示eIF-4A蛋白與癌細胞的分化不良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是中分化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與高分化癌eIF-4A表達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細胞分化呈連續(xù)性,體現(xiàn)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目前研究認為,當Cyclin D1 表達失控時,則將引起細胞增殖失調,進而導致腫瘤形成[9]。本文結果顯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Cyclin D1的表達明 顯高于正常子宮內(nèi)膜,提示Cyclin D1與子宮內(nèi)膜的失控性增長、惡性轉化可能有關。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Cyclin D1與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的組織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提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Cyclin D1的過度表達可能預示腫瘤有較高的侵襲性、容易發(fā)生轉移和預后不良。但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中Cyclin D1的表達與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期及肌層浸潤深度無關,考慮在疾病的發(fā)展進程中,細胞一旦啟動惡性轉化可能存在一定的閾值。
許多研究結果表明,細胞生長增殖與蛋白質翻譯過程密切相關,但這種聯(lián)系的分子基礎尚不明確。Cyclin D1可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CDK)結合形成特異性底物控制細胞周期進程。而eIF-4A與A型CDK(CDKA)經(jīng)免疫沉淀法結合,其復合物在活化增殖的細胞中含量最多[10]。Cyclin D1通過控制細胞G1-S期的進程而控制細胞增生,其過度表達與人類腫瘤密切相關[11]。而eIF-4A解旋酶活性在基因翻譯起始進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控制RNA翻譯為蛋白質。Cyclin D1和eIF-4A在子宮內(nèi)膜癌發(fā)生中是否起協(xié)同作用呢?本研究結果顯示,Cyclin D1與eIF-4A在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表達呈顯著正相關,提示腫瘤細胞的翻譯起始過程與細胞有絲分裂之間可能存在密切聯(lián)系,子宮內(nèi)膜癌組織中eIF-4A高表達可導致Cyclin D1表達水平增高,而eIF-4A對Cyclin D1表達起調控作用。
總之,在子宮內(nèi)膜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eIF-4A對Cyclin D1表達可能起調控作用,兩者有望成為預測子宮內(nèi)膜癌惡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學指標,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張乃懌,吳成,廖秦平. 子宮內(nèi)膜癌的現(xiàn)狀和篩查[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1,5(3):804-809.
[2]ROGERS G W, KOMAR A A, MERRICK W C. eIF4A: the godfather of the DEAD box helicases[J]. Prog Nucleic Acid Res Mol Biol, 2002,72:307-331.
[3]KNUDSEN K E, DIEHL J A, HAIMAN C A, et al. Cyclin D1: polymorphism, aberrant splicing and cancer risk[J]. Oncogene, 2006,25(11):1620-1628.
[4]SHERR C J. Cancer cell cycles[J]. Science, 1996,274(5293):1672-1677.
[5]COQUERET O. Linking cyclins to transcriptional control[J]. Gene, 2002,299(1/2):35-55.
[6]劉文鳳,王言奎,呂艷. 宮頸癌組織CyclinD1和P27表達及意義[J]. 齊魯醫(yī)學雜志, 2011,26(5):405-407,411.
[7]HERNANDEZ G, VAZQUEZ-PIANZOLA P.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the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s belonging to eIF4 families[J]. Mech Dev, 2005,122(7/8):865-876.
[8]VON DER HAAR T, BALL P D, MCCARTHY J E. Stabilization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to the mRNA 5′-Cap by domains of eIF4G[J]. J Biol Chem, 2000,275(39):30551-30555.
[9]GAO P, ZHOU G Y, LIU Y, et al. Alteration of cyclin D1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10(20):2936-2939.
[10]HUTCHINS A P, ROBERTS G R, LLOYD C W, et al. In vivo interaction between CDKA and eIF4A: a possible mechanism linking transl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J]. FEBS Lett, 2004,556(1/3):91-94.
[11]ALAO J P. The regulation of cyclin D1 degradation: roles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for therapeutic invention[J]. Mol Cancer, 2007,6(10/3/4/3/10/jch):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