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芳等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變化與與C反應蛋白水平的相關性。 方法 選取符合標準的COPD患者及健康者,進行FEV1、FVC和FEV1/FVC的測定;運用ELISA檢測法進行CRP濃度的測定。結果 COPD患者血清與晨痰中的CRP濃度變化呈現(xiàn)正相關性(r=0.625,P均<0.05)。COPD患者FEV1肺功能損傷程度與晨痰、血清中CRP濃度變化呈負相關性(r=-0.620和r=-0.725,P均<0.05),F(xiàn)EV1/FVC肺功能損傷程度與晨痰及血清中CRP濃度亦呈負相關(r=-0.610和r=-0.642,P均<0.05)。結論 COPD患者CRP濃度升高與肺功能損傷存在相關性。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籆反應蛋白;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6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6-004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常見呼吸系統(tǒng)慢性炎癥性疾病,具有呼吸道氣流受限等特征,是機體的一種全身炎癥病理狀態(tài)[1,2]。COPD患者氣管和肺組織會發(fā)生持續(xù)性的病變,進而使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激活釋放大量的炎性介質,C反應蛋白(CRP)即為機體的一種炎性標志物[3-5]。已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CRP明顯高于健康人群,但COPD患者肺功能的變化是否與CRP水平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仍鮮見報道。本文選取80例COPD患者,旨在分析其肺功能損害程度與血清、晨痰中CRP濃度之間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COPD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齡(55.1±4.9)歲。病例選擇均符合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指定的標準。同時排除慢性肝病、活動性肺結核、肺外細菌感染、肺栓塞、近期外科手術等疾病,病例均無過敏史,處于穩(wěn)定環(huán)境中。另選70例健康者為對照,均為本院同期健康體檢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齡(54.2±3.6)歲。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肺功能檢測 入院當日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新入院的80例患者進行用力呼氣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以及FEV1/FVC的檢測,將80例患者按照其肺功能分為Ⅰ級、ⅡA級、ⅡB級、Ⅲ級。
1.2.2 標本收集及處理 患者入院次晨空腹,分別收集患者和健康者晨痰于標本盒,并同步收集患者和健康者空腹時靜脈血3 mL于加有肝素的抗凝管中。將晨痰盒中的痰液去除唾液及雜物,置于振蕩器上振蕩混勻;分別對痰液總體積進行測定;用0.1%的1,4-二硫蘇糖醇液化痰液標本,與等體積的PBS混勻,2000 r/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冷凍保存,用于CRP的檢測;收集的靜脈血入肝素管后,混勻,2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血漿于冷凍保存,用于CRP檢測。
1.2.3 CRP的檢測 運用日本第一化學公司生產的高靈敏度的人CRP ELISA試劑盒,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檢測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都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對成對樣本進行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對組間樣本數(shù)據進行比較,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OPD患者肺功能檢測
對80例患者進行FVC、FEV1以及FEV1/FVC的檢測,根據COPD嚴重程度分級指南[2],將患者進行分級,其中COPD I級 20例,ⅡA級20例,ⅡB級23例,Ⅲ級17例。
2.2 COPD患者晨痰CRP的檢測
COPD患者晨痰中CRP濃度較正常人群明顯增高,并且隨著患者肺功能損傷程度的增加,其晨痰中CRP濃度也隨之增加(P<0.05),其中Ⅲ級患者的CRP濃度是Ⅰ級患者CRP濃度的1.97倍,是正常對照組CRP濃度的5.6倍(表1)。
2.3 COPD患者血清CRP的檢測
COPD患者血清中CRP濃度較正常對照組增高30~50倍(P<0.05),其中COPDⅢ級患者血清CRP濃度增高最明顯。
同時,COPD各級患者晨痰中CRP濃度均高于同期血清中CRP濃度,其中COPDⅢ級患者最明顯。將COPD各級患者晨痰CRP濃度與血清CRP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二者的變化呈正相關(r=0.625,P<0.05)。
2.4 COPD患者肺功能變化與CRP濃度的相關性分析
將COPD患者肺功能的FEV1與其晨痰及血清中的CRP濃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其呈現(xiàn)負相關性(r=-0.725、r=-0.620,P均<0.05),各級患者肺功能FEV1/FVC與晨痰及血清CRP濃度亦呈現(xiàn)負相關性(分別r=-0.610、r=-0.642,P均<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肺部慢性炎癥性疾病,其整體人群患病率約為10%,肺動脈高壓是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可導致臨床過程逐漸惡化,增加患者的住院風險[6,7]。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生存環(huán)境日趨惡劣,COPD發(fā)病人數(shù)及死亡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四大疾病[8,9]。CRP是一種急時相蛋白,當機體處于病理狀態(tài)時,CRP濃度明顯增長。近年來對COPD的研究表明,CRP濃度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明顯高于正常人群[10-12]。
C反應蛋白的測定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早在八十年代以前,CRP即作為炎癥和組織損傷的非特異性標志物大量應用于臨床。近年來,由于檢測技術的更新,測定CRP快速、簡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在臨床應用領域大大增加。其在醫(yī)學上的價值正得到廣泛驗證和承認。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癥、組織損傷、心肌梗死、手術創(chuàng)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fā)作后數(shù)小時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長之勢。病變好轉時,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此外,CRP與其他炎癥因子如白細胞總數(shù)、紅細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細胞等具有密切相關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癥發(fā)生過程中,管腔內會過度分泌相關黏液,患者管腔會變的更加狹窄使氣道阻塞加重,肺彈性回縮力變弱。另一方面,炎癥反應使氧化物含量增多,進而加快誘導中性粒細胞的促炎反應機制,進而破壞肺彈力纖維網,誘發(fā)肺氣腫形成,嚴重損害患者肺功能。肺功能檢測中相關蛋白水平濃度的變化可以顯示出患者肺功能的損害程度,臨床上這也是COPD診斷及分級的客觀指標之一。COPD患者在臨床不同階段,患者的肺功能損害程度亦不不同,其表現(xiàn)的C反應蛋白濃度水平也不盡相同。endprint
在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在COPDⅢ級患者中濃度最高,而且COPD患者血清中CRP濃度與晨痰中CRP濃度的變化呈正相關。同時,對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變化及CRP濃度相關性分析表明,二者呈負相關,這表明CRP濃度是COPD患者的一個炎性標志物。COPD患者肺功能檢測中,F(xiàn)EV1和FEV1/FVC的降低表示其肺功能的損傷程度,本研究資料結果顯示COPD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程度增加與其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上升呈負相關。有研究表明,CRP可以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13]。
綜上所述,CRP濃度作為肺功能損傷的炎性標志物,二者具有相關性,但CRP是否通過影響氣血、管功能而導致肺功能受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葛翠云. C反應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臨床意義的探討[D]. 山東大學,2011.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1-7.
[3] Eriksen N, Vestbo J. Management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n exacerbation of COPD: comparison of two Danish patient cohorts[J]. Clin Respir, 2010, 4:208-214.
[4] 徐斐, 梁亞瓊, 沈洪兵. 南京市1997-2005 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及潛在壽命損失情況流行病學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7, 28(2):203-204.
[5] 郭昊,王曉天,趙飄飄. C反應蛋白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J]. 醫(yī)學綜述,2010,16(17):2598-2600.
[6]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1(1):8-17.
[7] 李保國,李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L-8、CRP、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及作用[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7):37-39.
[8] Subodh V, Chao HW, Shu HL, et al. A self fulfilling p rophecy: C reactive p rotein attenuates nitric oxide p roduction and inhibits angiogenesis[J]. Circulation, 2002, 106 (10): 913.
[9] 吳尚潔,趙水平. 人肺上皮細胞C反應蛋白的表達[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4, 27(10): 694-695.
[10] 薛海英,蔣國英,谷洪永. CRP 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3):82-83.
[11] 陸霓虹,楊蕤,楊繼群,等. COPD 并肺心病心力衰竭 hs-CRP、BNP 檢測臨床意義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3,(2):278-279.
[12] 毛燕青,李蘇,王翎,等. 血清超敏 C 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 COPD 患者中的變化[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19):2723-2725.
[13] 肖順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聯(lián)合檢測同型半胱氨酸、C 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其意義[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16):1696-1697.
(收稿日期:2013-11-06)endprint
在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在COPDⅢ級患者中濃度最高,而且COPD患者血清中CRP濃度與晨痰中CRP濃度的變化呈正相關。同時,對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變化及CRP濃度相關性分析表明,二者呈負相關,這表明CRP濃度是COPD患者的一個炎性標志物。COPD患者肺功能檢測中,F(xiàn)EV1和FEV1/FVC的降低表示其肺功能的損傷程度,本研究資料結果顯示COPD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程度增加與其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上升呈負相關。有研究表明,CRP可以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13]。
綜上所述,CRP濃度作為肺功能損傷的炎性標志物,二者具有相關性,但CRP是否通過影響氣血、管功能而導致肺功能受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葛翠云. C反應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臨床意義的探討[D]. 山東大學,2011.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1-7.
[3] Eriksen N, Vestbo J. Management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n exacerbation of COPD: comparison of two Danish patient cohorts[J]. Clin Respir, 2010, 4:208-214.
[4] 徐斐, 梁亞瓊, 沈洪兵. 南京市1997-2005 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及潛在壽命損失情況流行病學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7, 28(2):203-204.
[5] 郭昊,王曉天,趙飄飄. C反應蛋白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J]. 醫(yī)學綜述,2010,16(17):2598-2600.
[6]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1(1):8-17.
[7] 李保國,李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L-8、CRP、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及作用[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7):37-39.
[8] Subodh V, Chao HW, Shu HL, et al. A self fulfilling p rophecy: C reactive p rotein attenuates nitric oxide p roduction and inhibits angiogenesis[J]. Circulation, 2002, 106 (10): 913.
[9] 吳尚潔,趙水平. 人肺上皮細胞C反應蛋白的表達[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4, 27(10): 694-695.
[10] 薛海英,蔣國英,谷洪永. CRP 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3):82-83.
[11] 陸霓虹,楊蕤,楊繼群,等. COPD 并肺心病心力衰竭 hs-CRP、BNP 檢測臨床意義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3,(2):278-279.
[12] 毛燕青,李蘇,王翎,等. 血清超敏 C 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 COPD 患者中的變化[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19):2723-2725.
[13] 肖順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聯(lián)合檢測同型半胱氨酸、C 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其意義[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16):1696-1697.
(收稿日期:2013-11-06)endprint
在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在COPDⅢ級患者中濃度最高,而且COPD患者血清中CRP濃度與晨痰中CRP濃度的變化呈正相關。同時,對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變化及CRP濃度相關性分析表明,二者呈負相關,這表明CRP濃度是COPD患者的一個炎性標志物。COPD患者肺功能檢測中,F(xiàn)EV1和FEV1/FVC的降低表示其肺功能的損傷程度,本研究資料結果顯示COPD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程度增加與其血清及晨痰中CRP濃度上升呈負相關。有研究表明,CRP可以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13]。
綜上所述,CRP濃度作為肺功能損傷的炎性標志物,二者具有相關性,但CRP是否通過影響氣血、管功能而導致肺功能受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葛翠云. C反應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臨床意義的探討[D]. 山東大學,2011.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1-7.
[3] Eriksen N, Vestbo J. Management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n exacerbation of COPD: comparison of two Danish patient cohorts[J]. Clin Respir, 2010, 4:208-214.
[4] 徐斐, 梁亞瓊, 沈洪兵. 南京市1997-2005 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及潛在壽命損失情況流行病學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7, 28(2):203-204.
[5] 郭昊,王曉天,趙飄飄. C反應蛋白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J]. 醫(yī)學綜述,2010,16(17):2598-2600.
[6]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1(1):8-17.
[7] 李保國,李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L-8、CRP、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及作用[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7):37-39.
[8] Subodh V, Chao HW, Shu HL, et al. A self fulfilling p rophecy: C reactive p rotein attenuates nitric oxide p roduction and inhibits angiogenesis[J]. Circulation, 2002, 106 (10): 913.
[9] 吳尚潔,趙水平. 人肺上皮細胞C反應蛋白的表達[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4, 27(10): 694-695.
[10] 薛海英,蔣國英,谷洪永. CRP 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3):82-83.
[11] 陸霓虹,楊蕤,楊繼群,等. COPD 并肺心病心力衰竭 hs-CRP、BNP 檢測臨床意義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3,(2):278-279.
[12] 毛燕青,李蘇,王翎,等. 血清超敏 C 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 COPD 患者中的變化[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19):2723-2725.
[13] 肖順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聯(lián)合檢測同型半胱氨酸、C 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其意義[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16):1696-1697.
(收稿日期:2013-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