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英++王愛峰
摘 要:影視鑒賞以其獨特的性能在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方面有著不可替代之功效。本文擬從高職院校影視鑒賞課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影視鑒賞蘊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如何結合影視鑒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三個方面,來談談文學類公選課與大學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質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高職學生 影視鑒賞 素質教育
一、影視鑒賞已成為高職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必然選擇
影視鑒賞是近年來在高職院校逐漸開設起來的一門課程,目前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人文藝術類的選修課程。它是集詩歌、音樂、舞蹈三種時間藝術和建筑、繪畫、雕塑三種空間藝術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它又融合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學科內容,并借助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創(chuàng)造出的如夢如幻的虛擬世界。其虛擬性、視像性、運動性、人文性、娛樂性、綜合性、大眾性等特點對于高職學生具有極強的吸附性。高職學生和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質、人文素質方面的修養(yǎng)相對偏低,學生更拒絕一本正經的說教,而影視藝術以其生動的視覺奇觀、豐富的信息來源、真切的藝術感染力加上高科技元素的注入,契合了高職生求新、求奇、求美的審美心理,以絕對優(yōu)勢逐步占據(jù)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舞臺;其次,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大多蘊藏著一定的人文精神內涵,蘊涵著深刻的哲學、美學思想,具有豐富感人的道德情感力量,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而以音像、多媒體技術為手段的教學方法、情境化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素質教育提供了可接受的途徑。因此,通過指導學生鑒賞影視經典從而達到提高素質的目的,已經成為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二、高職院校影視鑒賞人文素材解析
1.強烈的責任意識
中國文化歷來強調“德”之重要:“德勝才是君子,才勝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盵1]從對用人單位調查顯示,對新進入的人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敬業(yè)精神和責任感。高職畢業(yè)生大都是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和操作工,其責任感往往關乎企業(yè)的安全。在影視鑒賞過程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可以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的人,有科學知識和開拓精神的人,有志有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毒以里w》《時光戀人》《錢學森》《中國合伙人》等作品顯示了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耀的至高無上,而這看似高不可及,實則與個體的努力與付出息息相關,它告訴我們:個體的努力、付出、犧牲可以鑄就民族的榮耀與輝煌,比起純理論的干巴巴的說教,這無疑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素材,影視藝術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潛能,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訴求;《焦裕祿》《離開雷鋒的日子》《吳仁寶》《楊善洲》《仁術》等影視作品強烈地彰顯了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是一個人生存的意義所在,如果摒棄了責任,人無異于行尸走肉;電視劇《老有所依》以當前人們關注的“養(yǎng)老”為題材,彰顯了家庭責任的重要性:一個人除了對國家、對社會負有責任外,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對家庭的責任,而當下的高職生大都是獨身子女,習慣了被人關愛的他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家庭責任?高職生只有具有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體現(xiàn)出不平凡來。
2.對生命尊嚴和價值的肯定
在大量的影視藝術作品中,展現(xiàn)了對生命的關愛,對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的肯定?!缎恋吕彰麊巍穼θ说纳饑篮蛢r值給予充分的肯定;《楚門的世界》展示了媒介時代的今天,許多人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出賣著自己的隱私、自由、乃至生命。而受操控的楚門在發(fā)現(xiàn)真相后,勇敢地經受了種種考驗,義無反顧地踏進未知卻真實的世界,以此證明了只要人性尚存,心靈無法被永遠操縱,這同樣是對生命尊嚴和價值的肯定!印度影片《雨中的請求》講述的是一個天才的魔術師伊森十四年前因為遭人陷害,在魔術表演時從高空墜落變成殘廢,十幾年來這個頸部以下全部癱瘓的人在護士索菲亞的照顧下用尚存功能的嘴巴寫文章出書,主持廣播節(jié)目,讓那些在生命中感到挫折的人能因為他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言談和奮斗的故事而重燃對生命的熱情,然而肉體禁錮又嚴重病痛的生活讓伊森在十四年后的今天做出了請求法院安樂死的決定,他的律師朋友從反對到為他積極爭取,他的聽眾們也由反對轉而聲援,雖然影片最后法院也沒有判決同意,但后來成為伊森妻子的索菲亞愿意頂著牢獄之災幫助伊森實現(xiàn)他的安樂死。影片從另一個層面來肯定生命的價值和尊嚴的:人要有尊嚴地活著,也要有尊嚴的死去!尊重生命不僅要尊重它的生存,也要尊重它的離去!
3.感悟人性的至善至美,體察人性的復雜多變
綜觀世界影視作品,表現(xiàn)人性的至善至美抑或表現(xiàn)人性的復雜多變的作品比比皆是?!栋酝鮿e姬》一方面表現(xiàn)了程蝶衣對京劇藝術的執(zhí)著與迷戀,對藝術追求的至真至堅,同時也表現(xiàn)了段小樓的背叛與小四人性的泯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多變;《羅生門》則描寫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狗鎮(zhèn)》描寫的是狗鎮(zhèn)的居民在湯姆的勸說下同意收留逃亡的格蕾絲,同時格蕾絲答應為居民們工作以示回報。當匪徒們侵入小鎮(zhèn)進行搜尋時,小鎮(zhèn)居民開始為他們保護格蕾絲所冒的風險索取更高的酬勞。格蕾絲逐漸意識到,善良其實只是相對的。她漸漸淪為一個白天干活,晚上受侮辱的女子,善良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最終她讓當下污辱她的小鎮(zhèn)居民遭受了滅頂之災。
除了對人性復雜多變的探索外,更多的影視作品表現(xiàn)的是人性、人情的至善至美?!缎⌒印氛宫F(xiàn)了感人至深的兄妹情意:阿里為了能在比賽中得到一雙妹妹渴望已久的鞋子,始終保持在季軍的位置(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鞋子),然而,就在快接近終點時,后面的男孩把阿里撞到在地,一批男孩超過他。眼看著對妹妹的承諾要落空了,阿里不顧一切地奮起直追,最終第一個到達終點,在體育老師為阿里歡呼勝利的時候,阿里卻難過得哭了;《三個傻瓜》展現(xiàn)了感人肺腑的同學之情;《美麗人生》講述的父子情深的故事:猶太人基多,為了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說服兒子,集中營只是一個荒謬的游戲,這個偉大的父親最終成功了。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將是一生受益無窮的好事。古今中外大量的影視作品表現(xiàn)了愛情的至美和偉大:《假如愛有天意》中,泰秀為了成全俊河和珠喜的愛情而犧牲自己,俊河為了不讓珠喜痛苦而選擇參軍離開,當學生看到俊河為了讓珠喜對失明的自己徹底死心,假裝自己已經結婚并且生活得很好時,無不為之動容。愛情是一種神秘無邊、可以使歌至忘情淚至瀟灑的心靈照耀,但愛情不管怎樣,都是有責任和義務的,每個人都不可能在愛情中自私地只為了自己;高職生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才能正確處理戀愛中產生的問題,才能感受愛情帶給自身的歡愉,享受美好的大學時光。endprint
4.開啟人的智慧,鍛煉人的意志
中國文化傳統(tǒng)從來不語“怪力亂神”,從來都漠視虛幻的未來世界或想象世界。這一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導致了中國人想象力的貧瘠與弱化,表現(xiàn)在影視創(chuàng)作上尤為明顯。而好萊塢電影中那種匪夷所思的想象帶給我們心靈的沖擊是不可言語的,“《2012》對未來世界毀滅和救贖之道的想象,《盜夢空間》別出心裁營造‘盜夢、植夢奇觀,對從現(xiàn)實世界到第一、二、三、四、五多達六層的夢幻世界進行出神入化的視聽表達,縱橫馳騁、隨意穿越;不那么大眾化的《黑天鵝》對變態(tài)人格、扭曲心理的夸張性表達,對想象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有意混淆,也都令人稱奇?!盵2]這些啟智型影片除了帶來全新的視聽沖擊外,更多開啟了學生的智慧,引導其對人類自身、人類以外世界的好奇與探索,而這種想象力無疑是最可貴的創(chuàng)造源泉;《魔戒3部曲》等魔幻影片則強調人的意志力:弗羅多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完成銷毀魔戒的經歷實際上就是意志力與困難斗爭的過程,人的一生就是意志與困難斗爭的一生,唯有意志堅強才能取得最后勝利。
三、高職影視鑒賞課程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舉措
1.學校重視在先。高職院校首先要認清高職學生人文素質下滑這一事實,同時也要認識到當前形勢下影視鑒賞在高職人文素質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重視影視鑒賞的教育工作。除了在教學制度上給予必要保障之外,還應該全方位營造出影視藝術教育的氛圍來??梢耘e辦豐富多彩的影視藝術活動,如開展影視講座、影視評論等活動;其次,可以組織大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影視短片制作活動,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再次,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建立影視鑒賞網站,成立大學生影視協(xié)會,互通有無,相互借鑒,開展網上影評,營造健康良好的校園影視文化氛圍。
2.教師正確引導。除了學校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無疑是引導學生正確觀影、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主創(chuàng)者。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引導學生從看熱鬧到看門道,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較高的人文修養(yǎng)。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以人格魅力去塑造學生真、善、美的心靈,構筑其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格;此外,教育者要通過影視藝術教育的開展去消除影視作品對青少年的消極作用,能慧眼識珠,甄別優(yōu)劣,才能做到正確引導。
3.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舉措與教師的引導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響應才能產生共鳴。影視作品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功效只有通過高職生的主體鑒賞活動才能夠實現(xiàn)。高職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鑒賞影視作品的能力,如豐富的生活經驗、廣博的文化素質、敏銳的藝術眼光、必備的影視理論、較強的理性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接受一定的影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不斷豐富自我,發(fā)展自我。
(本文為2012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高職人文類公選課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特色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SJB880044。)
注釋:
[1]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896頁。
[2]陳旭光,吳言動:《關于中國電影想象力缺失問題的思考》,當代電影,2012年,第11期。
(趙志英,王愛峰 江蘇省南京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210048)endprint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