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
(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交通運輸系,陜西西安,710014)
由于不喜歡學習而形成的一系列對學習的抵觸行為等都是厭學的行為。按其嚴重程度來說,可以分為厭學情緒和厭學癥。厭學情緒只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表現(xiàn)淡漠。而厭學癥是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經常曠課,認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筆者在授課的過程中以及與其他老師的溝通交流中發(fā)現(xiàn),不論是城軌運營管理專業(yè)的學生還是鐵道運營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普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厭學現(xiàn)象。例如,上課遲到,無精打采,早退,浮躁,靜不下心來學習等。以至于到了工作崗位對專業(yè)知識一問三不知,給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帶來不少的壓力,為什么會厭學?有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這要從學校教育、學生本人及家長等三個方面來入手。
俗話說“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老師首當其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是有些老師講課太過于依賴課本,不會給學生增加一些新穎有吸引力的知識。沒有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踐聯(lián)系起來,登上講臺就只是按照教材復述,上課形式比較死板,沒有活力等。其次是學校的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在為學生提供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硬件支持上還存在一定差距[1]。另外,由于近幾年各鐵路局來我院招工以及西安地鐵1、2號線分別投入運營后,就業(yè)量的增加導致學校的生源急劇提高,教師任務繁重就容易出現(xiàn)教學質量不過關等情況。
雖說學校對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這種現(xiàn)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僅僅是客觀因素。用哲學的觀點來說,內因對事物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外因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最主要的,學生本身的內因才是學生厭學的最主要原因。
受我國應試教育的的影響,從小到大,學生周圍的所有人,包括學生自己在學習方面的關注只限于分數(shù)、成績,從來沒有關注過學生的品德、思想的發(fā)展,以及心理成長和個性人格的發(fā)展等。學生從來都是因為外界的強迫才學習的,例如,筆者的一個課代表告訴我說:“雖然我學習很好,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學習,我學習只是來自于我媽的壓力,我很喜歡藝術,但沒有得到家人的允許?!睂W習這么好的學生還是來自于家庭的壓力,更別說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了,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壓力難以承受,遇到困難尋求不到排解的渠道,才會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后來沒有考上本科,來到高職院校。人生觀、價值觀不明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缺乏決斷力,信念不堅定。學習上稍遇到困難就想要放棄,哪門課有點不懂,沒有積極主動地去鉆研,就輕易選擇放棄。還有一些同學在對學習無興趣之后,“熱衷”兼職,或者談戀愛等[2]。思想上形成兼職或戀愛比學習重要等不正確的觀念。還有的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整天在網吧打得天昏地暗,黑白不分。女生一般就窩在床上盯著手機看小說,上QQ,看電影等,沒有目標,不求上進,如此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和上課。還有一些學生受一些社會上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推崇“讀書無用論”,認為一切靠關系,上學還不如打工等錯誤觀念。
學生厭學的主觀原因在于自己不上進,但家長作為學生法律上的監(jiān)護人也有著直接的責任。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只是言語的教育,而家長卻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通過自己的踐行來教育孩子。大多數(shù)家長卻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排名,從不關心其心理上的成長,當其在學校受到委屈遇到困難時,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并且時不時地和學生班主任聯(lián)系,“監(jiān)視”學生在校的一舉一動。不準和異性同學關系過于密切,要天天埋頭苦讀。更甚至有些家長在學生終于能讀大學的時候,專業(yè)的選擇還要聽從于他的安排。這些強制性的措施,雖然在家長看來是為了學生“好”,讓孩子少走彎路[3]。但卻使厭學的情緒在孩子心里根深蒂固。上了大學終于“自由”了,逃出了家長的視線,當然就不愿意再繼續(xù)天天啃書本了。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高職學生厭學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所以,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時,不能只從單一的角度考慮,應該綜合各個方面進行分析。
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本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明確,并且思想上沒有緊迫感。大學生正處在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學校應加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定期舉辦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講座,或者是通過放映相關的紀錄片、電影等方式來教育學生。學校還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隊伍的質量,他們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還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打心眼里為學生服務,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思想上高度覺悟,跟得上時代,耐心、反復、持續(xù)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在其對學生進行語言教育的同時,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了榜樣[4]。其次是學校在教務的安排和課程設置以及專業(yè)的設置上應合理。在教學的硬件設施方面應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學習,終究是為了應用,因此學校應繼續(xù)深入與各鐵路局站段及各城市軌道企業(yè)合作,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保障。此外,學生厭學是因為上課沒意思、枯燥,所以學校應加強對老師教學質量的管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形成師生互動的模式,讓學生真心地喜歡這門課,敬仰老師的博學。對于一些學生逃課去做兼職的情況,學校應加以重視,給學生提供在校勤工儉學的機會,并且在學生開學時開設綠色通道,保證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能無憂無慮地在學校安心讀書。
另外,學校的考試制度應進一步完善,樹立良好的考風,杜絕考試作弊現(xiàn)象。通過一些趣味知識競賽、辯論賽等,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優(yōu)良的學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學校還應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本科院校現(xiàn)在多開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希望高職院校也注意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定期舉辦一些心理或者倫理知識講座,使學生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達到真正的身心健康。
既然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自己本身,那么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從學生自身來考慮。作為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有可能外界的環(huán)境并不是很完美,但是要善于自己督促自己,在學習搞好的基礎上,積極參加一些課外活動,知識競賽等。積極加入學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組織能力。也許有人會說學生會就是一個小社會,但我們最后終究是要走進社會的,就算是一個小社會先體驗也沒有壞處。另外還要多讀書,尤其是心理學方面的書,我們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一般沒有開設心理課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遇到一些心理上比較困惑的問題,不論是學習上的還是感情上的,不能找人傾訴的問題,都可以趁上大學的閑暇時間通過閱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解決。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積極的心態(tài),要有上進心。人最怕沒有目標,要明確自己以后想做什么樣的人,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等。定制好自己大學期間的計劃,有了目標后就要努力朝目標去努力。
在當今信息發(fā)達的社會,文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這對于我們高職學生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因為文憑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來與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競爭;但同時,我們如果不把握好這個機會,不努力拓展自己的能力的話。不僅沒有漂亮的文憑,而且沒有過硬的技術,那這無疑是面臨失業(yè)[5]。所以我們要鍛煉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地學習以后會需要的知識,自己的未來自己掌握。另外,在大學里,無論是競選學生會還是班干部或者組織活動的時候,難免會有失敗。要理性地面對失敗,冷靜地分析原因,總結經驗,為下一次的成功做準備,并且鍛煉自己的抗壓能力。要自信,培養(yǎng)自己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相信如果能做到上述內容,厭學現(xiàn)象怎么也不會發(fā)生。
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導師,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初期加以引導和教育。注重關注孩子的內在心理變化,多跟孩子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問題,并給予幫助。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要拿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要多給孩子肯定,鼓勵其積極向上,及時糾正孩子生活或者學習上的不良習慣。
[1]李期.當代中國大學生厭學現(xiàn)象淺析[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1(4):65-67.
[2]李靜,何琦.大學生厭學現(xiàn)象的調查,以2003年對蘭州大學的調查為例[J].蘭州大學學報,2005(1):33-34.
[3]唐芳貴,肖志成.大學生厭學的教學因素分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4(4):78-79.
[4]張軍.大學生厭學心理調查研究[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2):46-48.
[5]張燕.大學生厭學情緒的人本化教育策略探悉[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