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守明
摘 要 在當今社會,隨著衛(wèi)星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很多跨國公司,這樣就促進了世界全球化的進程,隨著進程的不斷加深,我國未來緊跟世界潮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大學課程中,加強了對英語課程的重視程度。而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英語變得至關重要,因此,如何推進我國高校英語改革成為了社會各界專家學者探討的重要話題。本文將圍繞新形勢下我國高校英語改革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新形勢 我國高校 英語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DUO Shouming
(Dehong Teachers College, Dehong, Yunnan 678400)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hus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world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s future follow the world trend of globalization wave in university courses, enhanced emphasis on English course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essential, 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ommunity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expl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ssue of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ade som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1 新形勢的具體分析與高校英語教育
所謂新形勢,就是在當前大的世界環(huán)境下,全球化的趨勢加強,隨處可見的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以及我國的海爾公司在美國紐約設立研發(fā)總部等都體現(xiàn)出我國全球化的程度加深。新形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全球化,在全球化過程中,英語成為重要的溝通交流的基礎工具。眾所周知,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將要面臨更多機遇的同時,還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我國要能夠在世界全球化的經濟中站穩(wěn)腳跟,獲得更多的利益,必然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精通全球化經濟規(guī)律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的復合型人才。盡管,近年來,我國已經在教育的各個階段加強了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但是,基于我國教育體制的現(xiàn)狀,即學生很早接觸英語,然而在大學階段卻仍不能夠熟練地用英語進行交流。除此之外,由于我國高考制度存在一定的應試性,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遠遠低于學生的書寫、聽力、閱讀能力,由此,就導致了我國高校學生英語水平不低但卻不夠實用的現(xiàn)狀。
也就是,在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太過于重視應試技巧,反而忽略了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它本身所具備的交流工具的功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是由于學校老師太過輕視對學生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的鍛煉?;谖覈咝S⒄Z教學的現(xiàn)狀,在新形勢下,高校英語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只有在人才源頭上實現(xiàn)了英語溝通交流能力的提高,進而才能夠培養(yǎng)出更多的復合型人才,最終才可以實現(xiàn)我國在新形勢下不斷發(fā)展的終極目標。
2 新形勢下我國高校英語改革的具體建議
2.1 改變英語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課堂主導的,而在新形勢下,新型的英語教學模式應該是以學生為課堂主導的。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就會導致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下降,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主動興趣,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往往導致教與學的分離,與此同時,學生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只是在課堂被動的接受老師教授的英語單詞、詞組、語法,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學生喪失思考能力的現(xiàn)象。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學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階段就已經能夠熟練運用基礎的語法知識了,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階段,在課程設置安排上面,應該更多地開設有關鍛煉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從實際運用的角度講,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國與國之間溝通思想,表達理念的重要手段,眾所周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的重復訓練,尤其針對口語能力的提升,然而,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
然而,以學生為主導的新型的英語教育模式,較之傳統(tǒng)的模式有很大的進步與完善。由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會相對積極,并且會自主或不自主的進行獨立的思考,通過獨立的思考加強對英語文化交流的理解。與此同時,在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中,學生則會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英語交流,通過這些機會,能夠加強對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的鍛煉。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由課堂的“配角”轉變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加強,從而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就加深。
2.2 豐富教學方式,增加教學方式多樣性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英語教學的要求,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語學習變得至關重要,所以,要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向西方先進的教學制度學習,引進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例如,小組談論法,游戲法,辯論法等等。以小組討論法為例,在課堂上,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每四個人一組,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該小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在學習英語文章的時候,可以進行分工協(xié)作式的學習。A同學負責文章中詞匯部分,在集體學習的時候,A同學將對該文章的詞匯部分進行講解;B同學負責文章的段落劃分,在課文講解的時候,B同學就要對文章的段落大意進行分析;C同學負責文章的文化背景聯(lián)系,在課文講解的時候,C同學就要對文章中的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并且對中西文化進行分析;D同學作為討論小組的leader在課堂討論中,要組織小組討論。同時,這四個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每次討論后,小組成員就要進行工作的再分配,使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體驗不同的角色。這樣一來,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每個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起到引導和主持的作用,經過每個小組的展示,教師給予一定的評價,提出相關的建議,使小組活動更加完善。同時,小組之間的互評,使得學生不僅僅提高了英語的運用能力,還提高了英語的評判能力。通過增加教學模式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們自主獲取英語知識的能力,最終培養(yǎng)出新形勢下的綜合型人才。
2.3 改革現(xiàn)階段高校英語的評價方式
現(xiàn)階段,在我國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高校英語評價方式仍然采用考試制度,并且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四六級考核制度,各大高校的英語評價更側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而非交流溝通能力。在這樣的評價制度下,學生也更加重視寫作能力,以及應試閱讀能力,這樣就使得學生忽略了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所以,在英語評價的時候,需要加強對學生口語的測評。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通過這樣的方法,更能使得學生學會如何自主的學習英語,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只有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地愛上英語課程,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綜合型人才。
3 總結
在新形勢下的高校英語課程應該培養(yǎng)出有世界視角的綜合型人才。除了具備應有的交流溝通能力,還應該具有多元文化的視角,通過文化的交流溝通,實現(xiàn)人才的全球化。在新形勢下,我國要想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于不敗的地位,就必須擁有綜合型的人才,因此,我國高校英語教育應該把英語教育作為基礎的工具教育手段,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國際資訊,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全球化視角進行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人才的質量提升,才能夠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
參考文獻
[1] 楊文明.論高校英語課程評價的發(fā)展趨向[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2):78-80.
[2] 紀玲.探討高校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