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釗 郝海英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直是學界關注和探討的核心和熱點問題。本文總結一線課堂教學經(jīng)驗,概括分析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論和實驗依據(jù),探究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課堂;學生;教學
2009年我省進入新課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新課改應該從課堂改革開始,那么新課改后我的課堂到底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新課改理念當中對課堂教學有著很清晰的描述:新課改下的課堂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師生共同合作,通過學生的自學和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生有所收獲,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具備很好的課堂效果的課堂。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課堂以教師、書本為中心,不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壓抑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束縛了學生主體的發(fā)展,而未來的教育不再是傾聽者的教育,要放飛課堂,要給學生一個初試羽翼的天空,而不是囚禁心靈的場所。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滔滔不絕,反而是沉默是金。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自由展現(xiàn)的地方,成為學生個性釋放、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家園,一直是我們的理想,也是課改積極提倡的。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科學根據(jù)
美國緬因國家訓練實驗室通過反復論證,歸結出學習金字塔理論,根據(jù)這個金字塔所呈現(xiàn)的,光是聽老師用講述的方式,兩周以后記得的內(nèi)容只剩5%。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這是最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參與度是最低的,所以兩周之后仍然記得的只剩百分之五。從第一項至第四項的學習方式也都是被動式的,學生的參與度非常低,所以學習的保存率都無法超過30%。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學效果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而這個方法是:讓學生教別人。如果學生有機會把上課內(nèi)容作立即的應用,或是讓學生有機會當同學的小老師,效果可高達90%。所以從學習金字塔中可看出,學生的學習以能夠轉教別人的效果最好。而且要學生以教師的身分對其他人進行教學,不僅要對內(nèi)容相當熟悉,同時也要透過語言的呈現(xiàn)來進行溝通,所以學生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透過個體思維,將內(nèi)容轉化為讓其他人能懂的表達方式,在這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潛在智能的發(fā)展。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由學習金字塔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大不一樣。因此,學生要努力轉變學習方法,要由被動聽轉到主動學,要多種器官綜合使用,要耳、眼、腦、口、手并用。要大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參與中掌握知識,生成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更使學生們真正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記得多,記得準,記得牢。
二.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1、 從思想上明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習是學生通過的自己的學習實踐活動,來構建自己知識思想體系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具體說來就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要為學生服務,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唯物辯證法上來說,事物的內(nèi)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要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就是內(nèi)因,教師、教材和教學方法等都是事物的外因,都要通過學生這個內(nèi)因的主體來發(fā)揮作用。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學手段,都要通過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發(fā)揮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2. 在課堂上建立合作學習的機制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在相互交流、課堂互動、分工合作的氣氛中完成任務,體驗成功,增強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合作學習使傳統(tǒng)的教師灌輸教學方式向新型的合作型目標結構轉化,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也契合了把課堂還給學習的根本涵義。
3. 在課堂上加強IT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視頻、鏈接等It技術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課堂成為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意的學習場所,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不再是一個被動接收的學習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主動參與,形成了學生優(yōu)化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這種心理變化與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學生發(fā)揮出每個人的獨特的學習特點,獲得相應的進步。
如何組織一個成功的課堂,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還有很多成功有效的方法,本人只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享一些自己的做法以供批評指正,但無論怎樣的方法我認為都要遵循一些原則,即:多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多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nèi)プ鲞x擇;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主思維;多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自主發(fā)展;還要多給學生一些激情,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我們可能一時達不到理想的標準,但永遠也不要放棄追求理想課堂的理想。
總之,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需要我們教師不懈的努力,不斷的追究教學藝術的新境界。在享受我們課堂教學成功的時候,重要的是享受和收獲學生充滿喜悅、充滿活力、充滿成長味道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