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見習記者//張佳蕊
“朱燒鍋”發(fā)家記
□本刊見習記者//張佳蕊
朱燒鍋(右)的買賣越干越好
在東北這嘎達,一提起燒鍋,好多人的酒癮就被勾起來了。啥叫燒鍋?其實就是農村釀酒的小酒坊,那些開小酒坊的張三李四們也常被人叫成“張燒鍋”“李燒鍋”。在黑龍江省依蘭縣的永豐村,就有這么一位“朱燒鍋”,在遠教的幫助下,他在自家的小酒坊硬是干出了一番大事業(yè)。你說厲害不?
話說“朱燒鍋”本名叫朱春冬,燒鍋傳到他手里,已經是第三輩了。這常言都說祖?zhèn)鞯馁I賣好干,可前幾年老朱卻是越干越沒勁頭。為啥?買賣不紅火唄。正當老朱為燒鍋生意愁眉不展時,天降喜雨,2008年,依蘭縣轟轟烈烈地搞起了遠程教育,永豐村也建起了遠教站點。望著站點簇新的大牌子,聽著管理員徐芳細致的介紹,老朱心動了:“興許這遠程教育,能幫我把燒鍋干起來?”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他走進了站點,這一進去就再也舍不得出來了。好家伙,這遠教平臺上好東西不少?。≡谛旆嫉膸椭?,他專找那些和釀酒有關的課件看,是越看越來神:看來自家燒鍋要打贏翻身仗,就要靠遠教當救兵了!
祖?zhèn)鞯氖炙嚥粨郊伲少I家卻越來越少,這是咋回事?徐芳幫著老朱走訪了幾個買家,就弄明白了:酒客有點厭倦他家酒的口味了,以前倒還將就,現在就覺得酒勁太沖,麩子味還大??磥淼酶母淖?zhèn)鞯睦鲜炙嚵恕5弥现煜朐诰频目诟猩蟻韨€“與時俱進”,縣電教科立馬送來了《玉米釀造酒加工技術》《白酒釀酒工藝學培訓》等課件。老朱對著課件一步步地學,幾個月下來就成了行家。改進了工藝的酒味道更醇正、口感更綿和,濃郁的酒香吸引來了眾多買家??吹角辶枇璧木茲{換回了白花花的票子,老朱樂了:“這遠教老師教的技術還真管用!”
出師得利,但老朱還是有點發(fā)愁,“酒香也怕巷子深”,這酒不能只在村里“風光”,還得“出口”才行。在縣電教科的啟發(fā)和幫助下,老朱干脆把銷售擴大到了遠教平臺上。只要登錄遠教平臺,他燒鍋出產的酒的種類、價格等信息是一應俱全,而且網上下單、大宗購買還有優(yōu)惠呢。以前扯破了嗓子也吆喝不動的買賣,一上了遠教平臺后就火了。本是在村里小打小鬧的白酒,迅速在十里八鄉(xiāng)打響了口碑,老朱的好酒再也不怕巷子深啦,樂得他是贊不絕口:“這遠教,不僅能幫俺釀酒,還能幫著賣酒,太神了。”
燒鍋傳了三輩了,還是家庭作坊,買賣總干不大。這讓老朱感覺很憋屈,總想要大干一番。于是他又找到了徐芳。這次徐芳為他選了幾個“新穎”的課件:《小企業(yè)集約化道路發(fā)展》《企業(yè)如何從小變大》……老朱一邊看課件,一邊對照自身的情況,最后拍著大腿下了決心:自家的燒鍋也要干大!他回去后,立刻就加蓋了廠房、添置了機器,還從村里雇了十多個閑散勞力來燒鍋上班,幫他們解決了就業(yè)難題。為了供應生產,他還擴大了原料采購,以往用自家地里的玉米釀酒就足夠了,現在擴大了規(guī)模,村里種玉米的農戶就都成了他的“原料供應商”。金燦燦的玉米送到老朱這兒,不僅方便,省了運費,而且老朱給的價錢也讓鄉(xiāng)親們覺得“夠意思”。村里的老少爺們兒都夸老朱“能耐了”,見面就謝他,他卻笑瞇瞇地說:“要謝啊,還得謝遠教!要是沒它,我哪有現在這本事?”
現如今老朱的燒鍋,哪年都能賺上二十多萬,這“朱燒鍋”的大號,叫得是越來越響了。他感慨地說:“以前守著自家的小燒鍋,就是對付個溫飽,自打和遠教攀上了緣分,俺的心明了、眼亮了,掙錢的勁兒怎么使也有數了??磥斫窈筮€得繼續(xù)學好遠教、用好遠教,讓俺的酒香飄得更遠?!蹦銈兛?,“朱燒鍋”的發(fā)家道兒,在遠教的指引下,是多么的敞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