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明鵬
電影《紅高粱》海報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了“九”這個數字非常特殊的涵義,它不僅是數字的窮極,還是陽剛的象征?!兑住での难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周易》正是以陽爻為九,乾卦的各爻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乾為天(乾也象征男),天最大,主宰一切,是為陽。我們從一些詞語和文學作品當中也能感到“九”這個數字的陽剛之氣和震撼力,如“九五至尊”、“一言九鼎”、“九重天”、“九霄云外”、“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一統九州”、“含恨九泉”、“九九八十一難”、“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王維《漢江臨眺》)“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等。
電影《紅高粱》將這個特殊的數字很好地揉進影片的主題當中,本文將其提出來,并結合小說文本(《紅高粱》和《高粱酒》),通過抽取影片中“九”這個意象,探析電影中所表現的陽剛氣質和女權主義。
“我奶奶”被“我奶奶他爹”賣給50 歲還未婚的在十八里坡開燒酒作坊的身患麻風病的李大頭做老婆,“我奶奶”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新婚三天,“我奶奶他爹”來接閨女兒。當他們經過高粱地的時候,“我奶奶”被“我爺爺”擄走了,然后在高粱地里“野合”。野合之后,“我爺爺”給“我奶奶”唱了一首曲子: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頭/從此后/你/搭起那紅繡樓哇/拋灑那紅繡球哇/正打中我的頭哇/與你喝一壺哇/紅紅的高粱酒哇/紅紅的高粱酒嘿(筆者按:此曲根據《高粱酒》中曲子改編。[1])曲子唱過一遍之后,“我奶奶他爹”像是被激怒了,跳起來說道:“唱戲的,你給我出來。你他媽的陰不陰陽不陽的,胡唱些什么歪腔斜調,斜調歪腔的?!边@一段可以理解成是要求自由解放個性的和原始生命的欲望在向死板、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挑戰(zhàn)?!拔覡敔敗笔翘魬?zhàn)者,是自由個性、原始欲望和生命張揚的象征,而“我奶奶他爹”這個封建家長恰恰就是殘酷的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禮教的代表者。這個場景是影片中個性自由與封建禮教的第一次交鋒?!拔覡敔敗狈路鹪趯Α拔夷棠獭闭f:“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吧,莫要回頭!你不應該順從封建舊道德和禮制,應該大膽突破這些藩籬,為自己的幸福而反抗它們。只要你勇敢地踏出了這一步,你的幸福就會降臨。(拋繡球標志著女兒家有自主擇偶的權利,你既然拋中了我的頭,那就大膽跟我走吧)妹妹你看,你前面是多么長的通天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這又是多么陽剛奔放的陽關大道哇。而和你巫山云雨、也是你喜歡的我會在前面的路上等著你,共同創(chuàng)造我們的幸福?!碑斢捌小拔覡敔敗钡诙纬璧臅r候,“我奶奶”也笑了,是非常幸福的微笑,身后是象征希望和未來的紅日。這樣,“我奶奶”的紅臉蛋,鮮艷的紅棉襖紅棉褲,血一般的紅高粱,灼灼的紅日,看不見的一片赤心,構成了一幅讓人充滿想象的生命極度張揚和個性轟然解放的畫面,回味無窮。
電影中“我奶奶”說:“我在家排行老九,是九月初九那天生的,人家都叫我九兒,你們也叫我九兒吧?!倍谛≌f中,作者只提到了“我奶奶”的乳名(或小名)叫九兒,而且出生的日子是六月初九,并不是九月初九。[2]電影中刻意這樣安排,出生在九九重陽節(jié)的九兒便從一出生就帶有了濃重的陽剛色彩,而這種色彩又始終貫穿著電影里“我奶奶”的一生。
十八里坡燒酒鍋原掌柜李大頭被殺死后,他名義上的妻子“我奶奶”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女掌柜。此后,圍繞在“我奶奶”身邊賣力干活兒的燒酒鍋上的伙計始終是九個健壯陽剛而且做起事兒來相當麻利的大男人。而原著卻沒有明確指出是九個。導演讓九個魁梧健壯的陽剛男性安安生生地、服服帖帖地“臣服”于一個女性,顯然是有導演獨特的用意。不要看在“性”上,“我奶奶”被“我爺爺”制服了,實際上在工作上“我爺爺”只能算得上是二當家,他必須臣服于“我奶奶”這個大當家。證明這一點很簡單,就看后面祭拜“我羅漢爺爺”那個場景:“我羅漢爺爺”為國捐軀,召集大家為他報仇的是女東家“我奶奶”,而不是男東家“我爺爺”,而且,“我爺爺”正站立在被召集人群的正中央,準備接受“我奶奶”的號令。在中國舊社會乃至現在的社會中,大多數的家庭在決斷大事的時候都是男性,舊社會尤其如此。平常女性如果在大家庭中能夠輕松地使喚仆人,那她必然有一個權力的靠山,或者是她的丈夫,或者是她有威望的兒子。一旦這些靠山倒塌,她的權利也跟著消失。而“我奶奶”卻不同,她可以不借助任何勢力發(fā)號施令,底下的人統統俯首帖耳。這實際上顛覆了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對這種“九陽拱一陰”的情景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一陰”骨子里頭的陽剛氣質已經遠遠超過了這“九陽”的陽剛氣質?!兑刑焱例堄洝分袕垷o忌身懷多項絕技,其中一種最重要的便是“九陽神功”,這是金庸先生“創(chuàng)制”的武功中最最陽剛的,專門克制陰柔之氣,比如它是極陰的玄冥神掌的克星,它也能夠替韋一笑練就寒冰真氣患下的內傷療傷。而燒酒鍋的這“九陽”卻被“我奶奶”這“一陰”掌控,這就是女權主義的張揚。個性不僅僅局限在女性陰柔的常態(tài),而是突破了這種常態(tài),質變成超越了九個男性的陽剛氣質。
封建社會一直都流傳著一種祭酒神的風俗,每家每戶釀出新酒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祭拜酒神,乞求酒神保佑自己家釀出的酒會變成好酒。《舌尖上的中國》(一)第三集就專門記錄了紹興一間黃酒作坊在釀成新酒后,燒酒師一齊端起酒碗在酒神像前祭拜酒神的情節(jié)。十八里坡(注意:二九相重便是十八)釀新酒的時候是九月初九,電影中“我羅漢爺爺”進來“我奶奶”榻前說:“掌柜的,大安了吧!今兒個是九月初九,照老規(guī)矩,咱們燒鍋上生火。(準備釀新酒)”釀出新酒之后,“我羅漢爺爺”帶領大家祭奠酒神,然后開始唱:“九月九釀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剎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一四七三六九/九九歸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而九月九這個日子也恰好就是“我奶奶”出生的日子。而小說中釀酒的時間可以推斷出是農歷九月[3],但不是九月初九。導演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釀新酒的原因一個是迎合九兒的生日,讓幾個陽數重疊在一塊兒,好像這個作坊自打開張的那天就是為九兒開的,預示九兒必定會執(zhí)掌整個作坊。于此,“我奶奶”的女權主義和生命的活力就張揚出來了。而喝了在“我奶奶”生日時候釀的酒,可以“上下通氣不咳嗽”;可以“滋陰壯陽”;可以勇闖談虎色變、陰森恐怖的青殺口;可以藐視“九五至尊”的皇帝,不向他磕頭;可以號令群眾跟自己走。這個“九九歸一”也可以說所有的陽剛(所謂“九九”)之氣都聚攏在“我奶奶”一個人身上(所謂“歸一”)。這不是女權主義的集中表現又是什么?
此外,電影《紅高粱》中“我奶奶”一口氣喝下了一碗高度的高粱酒,這讓多少男人汗顏?正是因為她身上有著男性陽剛的氣魄,有著追求自由解放的信念,有著追求人類自然欲求的渴望,“我奶奶”生命的張揚和不羈才能表現得如此生動感人。
電影中有一段旁白:“我羅漢爺爺當天夜里就走了,一晃九年,我們家的十八里紅出了名。我爹也九歲了。……那會老家99 歲的王奶奶(筆者按:小說《紅高粱》中是92 歲的老太太[4](無姓),她說的是“你爹多能干,十五歲就殺人,雜種出好漢,十個九個都不善”[5]),見著我還說:“一畝高粱九擔半,十個野種九個混蛋”。這段旁白給了我們兩個重要的信息:九歲的“我爹”和99 歲的王奶奶。
先說九歲的“我爹”。一晃九年,一個充滿陽剛之氣的輪回給十八里紅注入了多少陽剛,而且還培育出一個九歲的、遺傳了“我奶奶”性格的“我爹”。小說一開頭就明確指出了“我爹”的年齡,“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保?]到了電影里“我爹”卻變成了九歲。為什么張藝謀不將他設置成八歲或者十歲,偏偏用了“九”?上文說到,我奶奶是一個極其陽剛的女漢子,所謂“虎母無犬子”,自己的兒子肯定也會遺傳自己的陽剛、魄力和果敢。“我爹”在祭拜“我羅漢爺爺”的時候喝了一大碗高粱酒,這也是“我爹”學會喝酒的時候。后來“我爹”從前線回來叫“我奶奶”送飯去給“我爺爺”他們吃,跑回來汗流浹背,口渴難當,捧起盛滿高粱酒的碗就喝,拿高度烈酒當水喝以解渴,這又是多么豪爽、生命噴張的畫面?,F在看來似乎難以相信,但是我們想到“我爹”是自由奔放、陽剛果敢的“我奶奶”的兒子,想到他又是九歲,我們便能恍然大悟,也就很容易理解導演的這個設置了。
金炯俊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說:“與日軍作戰(zhàn)時,豆官的年齡在小說中是14 歲,電影里9 歲。如果將戰(zhàn)斗的當時定為1939 年(小說《紅高粱》對該年份有明確說明),按時間推算,女主人的婚禮在小說里是1923 年(小說《高粱酒》中曾明確表示了這個年份。筆者按:《高粱酒》第十回開頭交代了此事。[7]),而電影中則應是1928 年。如果電影有意將豆官的年齡設定為9 歲,理由何在?”[8]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對這一疑問自然可以做出合理的解答了。
再說99 歲的王奶奶。導演將小說中的92 歲陶罐頭老太太變成了99 歲的王奶奶,又是兩個陽數。這實際上是在頌揚十八里坡的村民生命力的旺盛、頑強和持久。99 歲的老太太都還能行動自如,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老人生命力如此旺盛持久,很可能是喝了“我奶奶”家釀的十八里紅。而且她姓王,不姓李,也不姓張。“王”字聽起來就有種霸氣張揚、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這和陽數“99”完全呼應。
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導演設置這一老一小其實就囊括了十八里坡具有陽剛氣質的老老小小,這也是電影從側面來烘托壯年的“我奶奶”的陽剛氣質。
綜上所述,十八里坡有“我奶奶”走過的九千九百九的陽關大道;有九月九出生且一口能喝干一大碗高粱酒,身邊還始終圍繞著九個身強體健、陽剛強壯的大男人的女掌柜“我奶奶”;有九月九釀出來的、一晃九年就聞名遐邇的優(yōu)質高粱酒十八里紅;有九歲就能將高度烈酒十八里紅當水喝的“我奶奶”的兒子豆官;有九十九歲還能行動自如的王老太太……整部電影通過數字“九”給觀眾展現了一個氣質如此陽剛、生命如此張揚、個性如此解放的村落和村民,讓我們心潮澎湃,血脈賁張,而所有這些都集中在“我奶奶”這個女性角色身上,讓觀眾內心對生命原始欲望的向往和對人性自由解放的追求久久不能平息。
[1][2][3][4][5][6][7]莫言.紅高粱家族[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84,81,111,131,10,11,1,146.
[8]金炯?。膶W與電影的互文性:《活著》和《紅高粱》的電影改編[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