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宜忠
教師帶領學生走出學習困惑,搭建自主平臺,建構豐富多彩、充滿靈性課堂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也是教師生本教育彰顯的主題。追逐“快樂、素質、成績”的教育理想,必須改變觀念,轉換思維方式,確立嶄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從實際出發(fā),以生為本,開發(fā)學生潛能,解放自己,解放學生,打造綠色課堂,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靈性。
一、銘記課改理念,牢記“以生為本、教師引領”的宗旨,讓思想為行動導航。
思想決定行動,引領行動。思想上位,行動才不會偏執(zhí)。河北師大文學院副教授劉靜說:“課程改革首先是一種追求、一種理念。改革主要不是建立、證明一套技術體系,而是傳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動方式。而生本教育正是新課程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鄙窘逃齽?chuàng)始人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說:“生本教育的本質是‘享受天縱。”教育者站在孩子旁邊,為他們的好學設計——主要是依靠他們自學,最大限度地依托大自然賜給他們的稟賦為他們服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高度尊重學生,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依靠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生本教育詮釋的是回歸學生本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個體的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宰。上課就是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更確切地說是人與人的互動、對話。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領地位。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認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高低是決定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教師的思想、行為、觀念等對課程改革過程及對將課程政策轉化為課程實施的方式,都有著強有力的影響。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在備戰(zhàn)高考中,我們教研組借助集體備課的平臺,編好各個知識點的導學案。讓導學案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藍本,讓學生挖掘潛能,張揚個性,在自主獲取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適時加以引導點撥,高屋建瓴地指點迷津,從而有效優(yōu)質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讀了《人民教育》生本教育實踐專輯的文章,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認識。見賢思齊,博采眾長,我會用他們先進的理論與觀點引領自己的教學,將課改真正落到實處。現(xiàn)在我的課堂由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代替了教師生硬的傳授;由學生的質疑答疑取代了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出現(xiàn)了學生學、學生質疑解惑的可喜局面,創(chuàng)造了學生爭相展示的綠色的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生命課堂。
二、關注課程內涵,以學科本身的魅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增添動力。
師本走向生本,從教師教轉變?yōu)閷W生學是課改的重要標志,但學科有學科的特點,在踐行以生為本的課改理念的基礎上,更應關注課程內涵的挖掘,以學科本身的魅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增添動力,這是沁陽一中改革成績顯著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讀完《靜待每一棵樹苗扎根生長》——河南沁陽一中生本教育實驗的啟示文章后,我再一次被深深震撼了。因為沁陽一中在踐行“以生為本”的課改理念時,優(yōu)先認識到學校要引導教師深入認識學科本質和特點,從學科根本出發(fā)設計教學,如語文課堂“閱讀推進了沒有”,數(shù)學課堂“思維抓住了沒有”,外語課堂“活動形成了沒有”,理化生課堂“實驗探究了沒有”,體育課堂“體能增強了沒有”等,這些成為各科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的重點。尤其語文課堂“閱讀推進了沒有”更是擲地有聲。
我一直認為:語文課堂絕不僅僅是認幾個字、識幾個詞、做幾道題那么簡單;學生面前的課文不僅僅是點、橫、撇、捺的靜止符號,而是蘊含睿智的哲思、美好的情愫、躍動的血脈、震顫的靈魂及其映出的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光華。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藝術享受的心醉神迷中,凈化靈魂,提高感悟力、鑒賞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從而真正達到語文自主實踐的育人功效。語文教師不僅要教方法,更要啟迪思維和智慧,培養(yǎng)學生做健全大寫的人。新課程課改革活動中我們要摒棄浮躁,關注課程內涵,回歸語文的本真,以學科本身的魅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增添動力。適時地在學生的疑惑處給予高屋建瓴的點撥,讓課堂落到實效,抓住語文的根基,留住語文的血脈,讓語文課真正姓“語”。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曾面向世人疾呼:“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作為人的獨特本質的創(chuàng)新精神釋放出來,使其成為能夠自覺、自由創(chuàng)造的人?!鄙窘逃菫閷W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
生本教育讓我們轉變角色,成為“點燃火把的人”。當然,我們點燃的不僅是頭腦,還有寶貴的生命?!吧尽保菇逃呦虮菊?,使生命回歸自然,當我們在贊嘆大自然的神奇時,生命正在拔節(jié),締造著又一個春天……
靜下心來采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求得師生的共同發(fā)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以生為本,追求語文教育的本真,留住語文的血脈,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靈性,讓語文的脈搏與學生共呼吸,用最本色的語文教他們做最本色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