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明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在校能全面健康發(fā)展,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興趣愛好而學有所長,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課文內容演練因其新穎、逼真,獨具的情感、意境及創(chuàng)造性,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從演練中完全理解課文,從演練中受到思想教育,從演練中學到各種技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
一、課文內容演練,激發(fā)興趣的平臺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影視產品不斷進入家庭,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知識面擴大了,思維活躍了,傳統注重教師講解的課堂教學已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難以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根據課文情節(jié)由學生進行演練,由課文中的文字變?yōu)樾蜗笊鷦拥膭幼?,因其在演練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形象,從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教師的講解為學生的自主理解,滿足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從而促使學生自主理解課文、揣測人物心理,領會文章的思想,避免教師乏味、牽強的講解,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法,起到“潤物細無聲”、“盡在不言中”的作用。如教學《景陽岡》一課時,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進行課文內容演練。為了演好文中的角色,將課文內容逼真地表演出來,學生自覺認真地學習、理解課文,在喝酒的表演中體會到武松的豪邁氣概;在上岡的表演中揣測出武松的心理;在打虎的精彩表演中理解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動作:“跳、閃、掄、騎、打”及武松的英雄本色。其他學生在生動精彩的表演中融會貫通,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課文內容演練,滲透德育的平臺
語文學科教學必須注重文道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避免陷入“重智輕德”的誤區(q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是經過重復繁瑣的歸納總結之后將品德教育強加在學生身上,這樣的教育因學生感觸不深、理解不透、體會不到而效果差。采用課文內容演練能讓學生親身體驗,自然身心得到熏陶。如在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我讓學生上臺表演董存瑞炸暗堡時的情景。當那個學生手舉炸藥包,高呼“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時,學生情緒激動,有的甚至手握拳頭,從那個同學的表演中產生強烈的震撼,對英雄的愛、對祖國的愛、對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等思想教育盡在不言中。
三、課文內容演練,培養(yǎng)技能的平臺
課文內容演練能打破應試教育“重分輕能”的格局,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活動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表演能力等。如教學課文《狼和小羊》一課時,學生在表演狼和小羊的激烈爭吵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及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我引導學生思考并表演:“狼向小羊撲去”之后情況會怎樣?有些學生在表演中突出小羊智斗惡狼最后取勝;有些學生在表演中突出在緊要關頭其他動物沖出來相救。表演不同,結局不同,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不局限于課文、不局限于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文內容演練,提高教學效率的平臺
如果說效率是金錢,效率是生命的話,那么對于老師來說,效率是質量。高的教學效率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積極性及教學質量,才能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要提高一定單位時間內的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向教學手段要效率,只有避免繁瑣重復的分析和簡單啰唆的師生問答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根據課文內容的演練,因其形象具體、簡單明了,學生感受深、理解透、看得懂等特點可以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一文時,伽利略公開試驗的結果,文字上很容易理解,但有的學生仍然會有疑問:“兩個鐵球是真的同時著地嗎?”為了解答學生的這個疑問及讓學生較快地理解課文內容,我決定讓學生演練伽利略在斜塔公開試驗的過程。我準備一大一小兩個鐵球,讓一個學生爬到樓頂將兩個鐵球同時投下,當看到兩個鐵球真的同時著地時,學生都露出驚訝的神色。我因勢利導:“看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人們?yōu)槭裁磿@訝?”從而引導學生很快理解當時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迷信,再引導:“人們都相信亞里士多德的話,為什么伽利略不相信呢?”從而很快解開兩個鐵球為什么能同時著地之謎和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權威、敢于提問題、認真進行試驗及追求真理的精神。這樣,由演練展開的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教學活動,不僅用事實解決了學生的疑問,而且文中一系列的重點問題迎刃而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讓學生通過演練領悟了知識。因為如此,學生學有興趣,學習質量不斷提高。
在缺乏集形、聲、色于一體的電化教學的山區(qū)小學,充分進行生動活潑的課文內容演練,展示學生的才藝,注重個體的發(fā)展,訓練學生的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實施素質教育的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