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羽
理財能力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理財能力意義深遠。然而,我們很少從3歲的孩子抓起。從剛過完的六一活動、還有各種節(jié)日,孩子們有許多禮物和大人所給的壓歲錢,他們在同伴面前炫耀著,這個時侯,金錢對于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我們呼喚“讓幼兒理財教育回歸生活”,形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體驗愛勞動、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幼兒形成自主理財能力。
一、幼兒理財不能盲從,別讓金錢害了孩子
常言道:“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比藗円话愣夹哂谡劇板X”,也因此,我們很少甚至極少讓孩子經(jīng)手錢,以致于孩子不會合理地對待錢和使用錢:有的在吃、穿、玩等方面互相攀比;有的花錢買作業(yè);有的甚至偷錢揮霍……凡此種種,無不說明我們對孩子談“錢”太少,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中,理財教育成了一個盲點。日前,聽一位家長痛心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誤,認為孩子現(xiàn)在成績不佳,迷戀上網(wǎng)打游戲,在高檔商場花錢如流水,都是“金錢惹的禍”。
二、幫助孩子理解“要、需要、和掌握之間的區(qū)別
我的一個學生,他剛滿4歲。他的母親就在中行給他開了一個戶頭。他每年的壓歲錢就存在戶頭里。一次,孩子對母親說:媽媽,我想要玩具。媽媽說:好,那我們就去你戶頭里拿錢。當孩子和母親來到商場時,孩子看到四處琳瑯滿目的玩具,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買??墒?,媽媽告訴他,你的卡里只有100了,你自己選擇玩具。當孩子去拿了旁邊的四驅車時,他看到價格:50元,但是他又看了看彈弓,只需要20元。他比較了一下,在想想最近幼兒園不是在搞彈弓活動嗎?他就對媽媽說:媽媽,四驅車好貴,我買這個好了。
這位母親是一位明智的媽媽,她的言行滲透了理財教育的理念,讓孩子懂得了“要”“需要”“掌握”的區(qū)別。
三、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節(jié)省零花錢和賺錢
孩子們是把否零花錢看成是“理所當然”,還是會把零花錢視作完成一項協(xié)商好的任務或履行了一項職責后得到的一筆津貼?請比較以下兩種情況的不同之處:“小紅,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12歲了,應該給你一些零花錢了。以后每周五我都會給你10元的零花錢,你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薄靶〖t,每天晚上你做作業(yè)、參加體育運動,我們都認為你很努力,我們愿意鼓勵你參加這些活動。你這么積極地參加各項活動,以后每星期你都會收到10元的零花錢?!蔽覀兊膲簹q錢和平時的零花錢要怎樣合理的安排,“節(jié)省一分錢就是賺得一分錢”的概念我們的孩子是否知道,我們要根據(jù)生活來給予他,讓孩子想出更多的節(jié)約主意。
這個也是支持現(xiàn)在“節(jié)約型的社會”我們要做“節(jié)約型”的公民,為子孫后代們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不浪費的良好環(huán)境。所以,加強理財教育,從我們身邊做起。
(作者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qū)麗水陽光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