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
繪本,是一種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gòu)成的兒童文學作品,它是通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而繪本教學則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說在繪本教學中一個恰到好處的“導入”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繪本教學活動的成敗,那么繪本教學中如何一開始就能馬上吸引孩子,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呢?讓我們一起來過過招。
招式分解:開門見山式意思是說,教學活動一開始就入題,不拐彎抹角。這種招式干凈利落,是繪本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通過直接出示繪本讓幼兒觀察,一下子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教師運用這種招式注意語言上要增加趣味性,提問上要注意技巧和藝術(shù),增加招式的魅力指數(shù)。
招式演示:
(一)如:《借你一把傘》導入部分
教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看一本好看的書。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本書的主人公,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娜娜”,來和娜娜打個招呼吧!
(二)如:《小豬變形記》導入部分
1.出示繪本,觀察封面。
教師: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小豬有翅膀;字變形了……)
2.大膽猜測,教師小結(jié)。
教師:小豬裝上翅膀、尾巴是想干什么呢?原來這本書的題目叫《小豬變形記》。
招式分解:重點觀察是相對全面觀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對事物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作特別深入細致的觀察。著名作家楊朔在談到觀察人的特點時說:“我們要特別注意觀察那些性格上有特點的人。從他的外表、舉動、語言以及生活習慣上掌握他的性格。”重點觀察就是抓關(guān)鍵、抓重點,把注意力緊緊瞄準你要觀察的對象。這種招式針對性比較強。在繪本教學中,繪本里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畫面或者有趣的地方先引導幼兒進行重點觀察,激發(fā)幼兒深入故事的興趣。教師運用這種招式時要認真分析繪本,選擇重點部分,為教學活動開展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招式演示:
(一)如:《螞蟻和西瓜》導入部分
1.出示幾只螞蟻歡呼雀躍的畫面。
教師:看看螞蟻的表情,它們可能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讓螞蟻隊長連帽子都掉了?
2.出示大西瓜畫面,教師提問。
教師:他們看見了一塊怎樣的西瓜?如果你是螞蟻,你最想怎么做?
(二)如:《我才不放手》導入部分
1.認識繪本中的一群青蛙。
教師:來了一群動物朋友,我們看看是誰?
2.觀察前兩頁,教師提問。
教師:這些青蛙分別叫什么呢?我們先來認識認識。
招式分解: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種招式通過緊張刺激的懸念或者疑問一開始就調(diào)動幼兒的胃口,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思維火花,使幼兒的閱讀興趣更加濃厚,渴望獲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答案,想知道故事到底是怎么開始、發(fā)展,又是怎么結(jié)束的,達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作用。選擇這種招式,教師要注意把握懸疑的分寸,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招式演示:
(一)如:《大石頭》導入部分
1.出示第2~3頁。
教師:這是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塊又大又圓的東西轟隆隆地朝田鼠村莊滾了過來。哐當!這會是什么呢?
2.出示第4~5頁。
教師:第二天一大早,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原來大石頭躺進了游泳池的大洞里。這可怎么辦?
(二)如:《1只小豬和100只狼》導入部分
教師:1只小豬遇上1只狼會發(fā)生什么事情?1只小豬遇上100只狼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招式分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感興趣的重要條件?!痹诶L本教學導入部分,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shè)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理解體驗繪本內(nèi)容,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招式需要教師利用一些教具、電教手段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幼兒進行體驗。
招式演示:
(一)如:《大紙箱》導入部分
1.出示紙箱,自由想象。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到紙箱王國去玩。大紙箱像什么?我們和大紙箱可以怎么玩呢?
2.出示繪本。
教師:紙箱王國還有一本好看的書,就是講“大紙箱”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如:《葉子鳥》導入部分
1.播放風的聲音。
教師:請小朋友靜靜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觀看畫面,了解小樹葉的變化。
教師:風姐姐悄悄地鉆進小樹林,小樹葉會怎樣?一片片葉子落下來的時候,像什么?
3.出示繪本。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名字就叫《葉子鳥》,葉子鳥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招式分解: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種招式就是通過猜謎語、玩魔術(shù)、唱歌謠、做游戲等形式導入,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最短時間內(nèi)投入活動,提高學習興趣。趣味導入不是“萬金油”,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教師要根據(jù)繪本的內(nèi)容選擇一些與之相符的形式,要用得適當、用得貼切,不要為了趣味而生搬硬套。因為趣味只是表象、手段,而不是目的。引發(fā)思考、揭示真理、融入文本才是導入的真正目的。
招式演示:
(一)如:《胡蘿卜火箭》導入部分
1.趣味小魔術(shù),引起閱讀興趣。endprint
教師:(出示布做胡蘿卜)這是什么?(胡蘿卜)你們看,變成了什么?(火箭)
教師: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胡蘿卜火箭。
2.出示繪本。
教師:今天我來推薦一本有趣的書,名字就叫《胡蘿卜火箭》。讓我們一起來說一遍。
(二)如:《我喜歡我的小毯子》導入部分
1.謎語導入。
教師:今天要來一位客人,你們猜猜誰來了?長長耳朵短尾巴,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2.演示游戲毯和小兔手偶猜測,引出繪本。
教師:小兔子為什么要拿小毯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繪本。
招式分解:莎士比亞說:“知識就是我們借以飛上天堂的羽翼?!痹诶L本中往往一些內(nèi)容是幼兒沒有接觸或者了解不透的東西,如果直接進行閱讀,可能沒有辦法閱讀下去。而這種招式就是讓幼兒先掌握繪本的一些知識,為幼兒理解繪本內(nèi)容和深入了解故事提供幫助。這種招式教師要在了解班級幼兒的知識水平的情況下進行,讓所導入的知識有引領(lǐng)性,這樣幼兒所學知識才能成為飛上天堂的羽翼。
招式演示:
(一)如:《我是霸王龍》導入部分
1.出示圖片。
教師:這是誰?你們認識霸王龍嗎?
2.教師小結(jié)。
教師:霸王龍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食肉恐龍,長大的霸王龍身體比我們兩個教室還要長,比兩層樓還高,身體比兩輛大貨車還重,走起路來像地震了似的。它一張開嘴巴,就會露出50顆像刀子一樣鋒利的牙齒。
(二)如:《好餓的毛毛蟲》導入部分
1.觀看課件,了解毛毛蟲出殼的過程。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毛毛蟲在干什么?
2.出示故事繪本,請幼兒欣賞。
教師:毛毛蟲可調(diào)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們的教室,爬到了這本故事書里???,它來了……
招式分解:“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懼,自信,妒嫉,喜悅,友情,憎恨,渴望,好勝心,憐憫心,和一般伴隨痛苦或快樂的各種感情。”亞里士多德這樣給情感進行了定義。這種招式就是先讓幼兒能夠進入故事的情感中,通過渲染讓幼兒更深一步理解繪本中的情感世界。教師運用這種招式首先要自己進入到這樣的情感中,無論喜怒哀樂,只有自己投入了,幼兒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帶進這樣的情感中,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招式演示:
(一)如:《獾的禮物》導入部分
1.觀察封面和封底,想象故事內(nèi)容。
教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請小朋友把封面和封底串聯(lián)起來,說說你的感受?(引出禮物)從封面上來看,猜猜獾的禮物是朋友送它的?還是它送朋友的呢?
2.通過封面找出其中的含義。
教師:《獾的禮物》是書名,封面畫的右邊,這個坐在山坡上、個子很大、戴著眼鏡的就是獾,為什么有那么多動物排隊來找它?原來呀,獾懂得許多許多事情,大家都愛來找它幫忙,有了高興的事也愿意和獾一起分享,這是個很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獾爺爺。
(二)如:《我想要愛》導入部分
1.觀看小熊的特寫。
教師:圖片上的小熊是什么樣的神情?為什么小熊會有這樣的神情呢?
2.教師提問。
教師:小朋友們,有哪些愛你的人呢?
3.引出故事《我想要愛》。
教師:小朋友們從來不缺少愛,不缺少愛你們的人。有親人的愛,老師的愛,還有好朋友的愛。故事里小熊叫做吉米,小吉米從小就缺少愛和愛他的人,他說“我想要愛”,那小吉米會怎么做呢?
招式分解:關(guān)于“教具”,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教學時用來講解說明某事物的模型、實物、圖表和幻燈的總稱。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這句話比較清楚地說明了在接受信息過程中,視覺的功效要強于聽覺。早在1967年,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就已通過實驗證實,人類獲取信息的83%來自視覺。繪本教學中的主角是繪本,但是往往也會有其他一些教具的介入,在繪本教學的導入部分也會介入一些教具,引出繪本,輔助教學。一般來說,教師選擇教具一定要注意,不要喧賓奪主,要發(fā)揮繪本的作用,讓幼兒學會自主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
招式演示:
(一)如:《親愛的小魚》導入部分
1.出示魚缸里的小魚。
教師:這是誰呀?你喜歡小魚嗎?
2.引出繪本。
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關(guān)于小魚和它的好朋友的詩歌吧。
(二)如:《胖胖兔減肥》導入部分
1.出示胖胖兔圖片。
教師:它是誰?它看起來怎么樣?肥胖有什么麻煩?
2.引導幼兒思考。
教師:胖胖兔想減肥,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胖胖兔后來減肥成功了嗎?讓我們聽聽胖胖兔減肥的故事。
編后記:導入,是教學活動的第一個高潮,良好的導入對孩子在活動中的情緒和教學起到引領(lǐng)作用。以上是繪本教學導入部分的八大招式,每一個招式都有各自的特點,或直接,或有趣,或懸疑……真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招一式要靈活自然,或者一招,或者是招中有招,或者是幾招融合,也或者是再創(chuàng)新招,但是不變的原則是在繪本教學中導入部分不要過于花哨。高手一出招,就知有沒有,教師在繪本教學中要做到一出招就能吸引幼兒,讓幼兒帶著興趣“悅讀”下去。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幼兒園)
繪本教學導入設(shè)計1.故事導入
繪本不是讓幼兒自己看的書,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整個作品。在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中,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xiàn)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投入感情讀故事,用動作、神態(tài)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xiàn)故事,閱讀的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永遠地留在幼兒的記憶當中。
2.猜想討論導入
“猜想”從心理學角度看,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幼兒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新;積極的猜想是再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良好開端。所以在新的活動開始時可以充分利用猜想這一“催化劑”,這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使幼兒的思維更靈活。
3.游戲?qū)?/p>
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盡量將教學活動游戲化,將教學與游戲這兩種互為補充的形式整合起來,模糊游戲與教學的界限,讓幼兒能在游戲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體驗到愉快的情緒、自主探索的性質(zhì)。所以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時,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與閱讀繪本有關(guān)的游戲情境,能調(diào)動幼兒閱讀的內(nèi)在需求和探究欲望,還可以給幼兒真實的體驗,幫助幼兒理解繪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