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摘 要】新課程要求作文教學應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目標的培養(yǎng),鼓勵個性化表達,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作文能力。在新課改中,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優(yōu)化作文課堂教學設計,加強同步指導,探討語文作文教學教法,實現(xiàn)有效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書面表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78
作文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但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起步早,基礎較好;讀寫訓練中,閱讀訓練的分量較重,時間多,范圍廣,寫作訓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數(shù)量上相對來說都較少,而且收效甚微??梢娮魑慕虒W在語文教學中任務還很艱巨。目前,我們雖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實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問題,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與駕馭教材的能力問題。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我們常對學生講:世上無難事,作文也是這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說:“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一開始不要怕寫不好,只要勤練筆,熟能生巧。世上哪一個作家、詩人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作家、詩人的。有的投稿幾十次,甚至幾百次才能發(fā)表。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是從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來的。有經驗的老師通過辦手抄報,編印本班學生優(yōu)秀習作選,在班 上放大張掛學生的好文章,指導、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等形式,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發(fā)表”自己文章的機會, 滿足其發(fā)表欲,這些也不失為一種激發(fā)作文興趣的有效辦法。 我不斷用這些名人成功的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并且還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長處,哪怕一點一滴也及時給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一次作文,一個學生在題為《樹根的聯(lián)想》一文寫到“樹根彎彎,像爺爺?shù)墓照嚷栔粋€美好的希望”,縱觀整篇文章,錯別字病句很多,想到哪,寫到哪,全文紊亂,僅此一句較好,我在評講作文時就暫避其不足,只對這一閃光的語句給以高度評價,該生深受感動,同學們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寫活一句,也一定會寫活全篇,從此該生便對寫作有了濃厚興趣,建立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另外,老師對典型文章的分析講解也可誘發(fā)學生的寫作情緒。學生從范文中的人物形象會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熟人;從范文的事與理會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從范文的精妙構思,設計自己文章的框架……從多方面受到啟發(fā),便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將自己的感受傾之于筆端。
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墩撜Z·雍也》)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xiàn)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寫作水平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在我們現(xiàn)在的日常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并不重視作文的命題選擇,表現(xiàn)在對學生作文的訓練缺乏通盤考慮,作文布置往往興之所至,信手拈來,題目陳舊,內容重復,致使學生了無興趣,絲毫沒有創(chuàng)作激情。其實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集中體現(xiàn)了一個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關系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本人極為重視作文的命題。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于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
三、指導學生廣泛閱讀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著。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我們向學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志,讓他們訂閱,并經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并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晚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
總之,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應該是學生優(yōu)秀的稟賦、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寫作規(guī)律的有效滲透的結晶。而作文教學又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今后,我們要勇于開拓,繼續(xù)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而不懈地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張宏.初中語文作文“自改”、“互改”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07).
[2]鄒衍明.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3]韓成明.初中作文教學新探[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