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志
摘 要: 現(xiàn)行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關于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涉及的知識較少,同時教材中的敘述比較簡單、枯燥,給初中二年級學生學習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知識帶來了不便。作者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教學探索,逐步探索出一套讓初中學生很輕松、很容易就能掌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作圖方法,選擇適當?shù)姆椒▽W生掌握光的作圖有很大的幫助,按作圖順序進行編號,然后按編號進行作圖,最后根據(jù)介質的密度確定兩角的大小關系。
關鍵詞: 密度 順序 編號 作圖 技巧
現(xiàn)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關于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涉及的知識較少,同時教材中的敘述比較簡單、枯燥,給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學習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知識帶來一些不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物理教材中關于光的折射的敘述為: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當光線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筆者在三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初中二年級學生在學習光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到最困難的兩個問題是:一是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作圖;二是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掌握。對此,筆者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教學探索,逐步探索出一套讓初中學生很輕松、很容易就能掌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作圖技巧和方法,選擇適當?shù)姆椒ò醋鲌D順序進行編號,然后按編號進行作圖。有助于學生突破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作圖這一教學難點,順利掌握根據(jù)編號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作圖的正確方法,最后根據(jù)介質的密度確定兩角的大小關系。該作圖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分以下幾步:①作兩種物質的交界面(界面);②畫入射光線;③標出入射點;④過入射點作法線;⑤在圖中標出入射角;⑥根據(jù)介質的密度確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1.根據(jù)該方法完成光的反射的作圖
具體方法如圖1所示:
①從兩種物質中找到它們的界面MN;
②畫入射光線AO;
③標出入射點O:入射光線和界面的交點;
④畫法線:過入射點O作界面的垂線EF⊥MN;
⑤標出入射角: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AOE;
⑥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兩側介質的密度(法線兩側是同種介質密度相同)確定反射光線OB;
⑦使反射角∠BOE=入射角∠AOE。
2.根據(jù)該方法完成光的折射的作圖的具體方法分兩種情況
(1)第一種介質的密度小于第二種介質的密度的作圖如圖2所示:
①從兩種介質找到它們的界面MN;
②畫入射光線AO;
③標出入射點O:入射光線AO和界面MN的交點O;
④畫法線:過入射點O作界面的垂線EF⊥MN;
⑤標出入射角: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AOE;
⑥畫光的入射光線AO的延長線OC(使∠COF=∠AOE,過頂角相等);
⑦根據(jù)第一種介質的密度小于第二種介質的密度的關系在對頂角∠FOC內畫折射光線OB;
⑧使折射角∠BOE<入射角∠AOE。
(2)第一種介質的密度大于第二種介質的密度的作圖如圖3所示:
①從兩種介質找到它們的界面MN;
②畫入射光線AO;
③標出入射點O:入射光線AO和界面MN的交點O;
④畫法線:過入射點O作界面的垂線EF⊥MN;
⑤標出入射角: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AOE;
⑥畫光的入射光線AO的延長線OC(使∠COF=∠AOE,過頂角相等);
⑦根據(jù)第一種介質的密度小于第二種介質的密度的關系在對頂角∠FOC內畫折射光線OB;
⑧使折射角∠BOE<入射角∠AOE。
通過上述三種基本作圖的教學,讓學生通過適當練習,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順利掌握根據(jù)密度和編號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作圖的正確方法,根據(jù)介質的密度確定兩角的大小關系。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初中二年級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和檢測中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作圖正確率極高,很少有學生出現(xiàn)錯誤。借此機會筆者愿將該教學方法與各位同行分享,為初中物理教學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彭前程.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Z].8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