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梅,張芳
(1.濱州醫(yī)學院 護理學院,山東 濱州256603;2.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心內(nèi)科,山東 濱州256603)
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而介入已成為目前心血管疾病較為常用且有效的診斷、治療方式[1]。心導管介入術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的檢查和治療手段,在改善患者軀體健康的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社會心理方面產(chǎn)生重大影響。有研究[2]表明,不同的心導管介入診療手段實施前后均可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負性情緒又會引起患者產(chǎn)生不良的生理反應。為此,本研究對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擬進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實施結構式心理護理,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擬擇期行PCI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50~67歲,平均(57.6±5.9)歲。納入標準:患者無精神病史、意識清醒;為首次擇期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悉知本課題研究目的,自愿參與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住院天數(shù)等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術前1d兩組患者均給予實施PCI常規(guī)術前護理,術前2d觀察組患者給予結構式心理護理,全部患者的護理操作均由同一組護理人員完成,具體過程如下。
1.2.1.1 常規(guī)PCI術前護理 (1)詳細采集患者的病史資料,包括藥物過敏史等;(2)配合醫(yī)生完成患者術前相關的檢查,讓其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皮膚準備:雙側腹股溝及會陰部備皮;(4)遵醫(yī)囑行抗生素及碘過敏實驗,并做好皮試記錄;(5)指導患者練習呼氣、咳嗽、屏氣動作及練習床上排尿、排便、進食等活動;(6)保證患者手術前夜獲得良好的休息;(7)術前2h禁食,1h禁飲,排盡小便,換好手術服;(8)為患者建立左上肢靜脈留置針通道;(9)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手術的方法、必要性和安全性,緩解患者緊張心理,取得患者配合。
1.2.1.2 結構式心理護理 (1)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相關知識的介紹 護理人員術前向患者介紹并說明PCI的術前準備、手術大致過程、手術常見動脈插管的途徑和術后恢復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2)幫助患者正確處理應激反應 護理人員充分了解患者的應激反應模式,與患者建立互信的良好關系,告知患者PCI是針對患者心臟動脈實施的手術,焦慮、緊張等情緒是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教會患者處理應激反應的有效方法。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術前組織患者觀看PCI手術過程的錄像,并指導患者學會簡單的放松技巧,如讓患者同家屬及病友聊天、聽輕音樂、采用鼻部慢頻呼吸等方式來緩解緊張情緒;(3)為患者建立全方位的心理應對支持系統(tǒng) 幫助患者全面調(diào)動自我、朋友、家庭和信仰等相關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邀請擬實施手術的患者與成功實施PCI的患者進行體驗交流,從而降低擬實施手術患者的不良情緒反應。同時,邀請患者家屬同患者一起參與手術及護理方案的制定過程,讓患者與親朋分享心理感受,降低心理應激。
1.2.2 評價方法分別于患者入院后第2天和PCI術后第2天,采用Zung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癥 狀自 評 量 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和Zung焦慮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SDS、SAS和SCL-90的Cronbachα系數(shù)分別為0.790、0.931、0.980[3-4]。SDS和SAS量 表 均由20個條目累計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或焦慮的程度就越高;SCL-90量表由9個因子累計評分,分值越高表示其各因子所代表的相關癥狀越嚴重。。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ˉx±s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入院后第2天兩組患者SAS、SDS和SCL-90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第2天,觀察組患者的SAS、SDS和SCL-90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 )。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各量表的評分(ˉx±s,分)
3.1 PCI術前實施結構式心理護理的必要性 冠心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均造成非常大的經(jīng)濟負擔,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5]。PCI具有創(chuàng)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近年來,PCI作為臨床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應用廣泛。然而,國內(nèi)已有研究[5]表明,擬行PCI的患者主觀異常感覺增多、有焦慮和恐懼等負性情緒。國外相關研究[6]指出,PCI術后患者1年內(nèi)出現(xiàn)焦慮者高達72.0%,抑郁者達30.4%。已有研究[7]認為,PCI術前和術后患者均會產(chǎn)生抑郁及焦慮等負性不良情緒,患者的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分泌的兒茶酚胺濃度增加,進一步誘發(fā)患者冠狀動脈痙攣,加重其心肌缺血等不良反應。因此,對擬行PCI的患者術前進行結構式心理護理,降低其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和由此引起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對于保證PCI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術后恢復十分必要。目前,對PCI患者負性情緒的干預研究,其方法大多集中在對患者認知行為的干預,如情緒表達訓和音樂治療等方法[8]。但是,患者在上述認知行為的干預過程中大多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缺乏主動參與性,因此,患者的依從性較差。眾所周知,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是心理干預工作的重點,主觀能動性所產(chǎn)生的積極良好行為將通過患者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反饋,對患者心理情緒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而積極向上的情緒反過來又可以調(diào)節(jié)人的生理機能,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9]。
3.2 PCI術前實施結構式心理護理的有效性 PCI術前實施結構式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本研究所采用的結構式心理護理是綜合各種常用的心理護理方法,是在以人為整體的現(xiàn)代醫(yī)護理論的指導下,將對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為認知干預的基礎,把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與應對應激的技巧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的心理干預方法[10]。護理人員與患者首先應建立互信平等的朋友關系,在充分了解患者應激源的前提下,為患者建立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如調(diào)動患者病友、家屬等資源,開展手術知識小講座、播放多媒體視頻等。在護理過程中,注意根據(jù)患者情況及時調(diào)整心理護理計劃。本研究結構式心理干預的時間點選在術前2d,因為擇期實施PCI手術的心絞痛患者,病情一般比較穩(wěn)定,患者對疾病本身的焦慮情緒不是特別嚴重,大多數(shù)患者焦慮的原因來自對PCI手術的擔心,故無需過早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PCI患者實施結構式心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均較對照組有所改善。
[1]劉熔雪.心臟介入診療術中患者心理應激及干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33):124.
[2]Duits A A,Duivenvoorden H J,Boeke S,et al.The cour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J].J Psychosom Res,1998,45(2):127-138.
[3]陶明,高靜芳.修訂自評量表(SCS-CR)的信度及效度[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94,20(5):301-303.
[4]肖黎.中文版90項癥狀自評量表在中學生中使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3):346-347.
[5]沈彩云.冠心病患者脂類代謝及炎癥因子與代謝綜合征關系探究[J].當代醫(yī)學,2012,18(23):43-44.
[6]Edll-Gustafsson U M,Hetta J E.Fragmented sleep and triedness in males and females one year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J].J Adv Nurs,2001,34(2):203-211.
[7]蔡玉鳴,孫小梅.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9):50-51.
[8]Fernandez,Ritin S.Persistence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tatus in participants 12to 18month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 Cardio Nursing,2006,21(5):379-387.
[9]宗玉琴,賈萍,劉靜,等.冠心病介入手術前不同飲食護理對圍術期患者迷走神經(jīng)反射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5A):48-50.
[10]王建平.結構性心理教育干預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0,27(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