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飛
摘 要: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標準》的各個方面都有提及,并且估算能力的高低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反映。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其次滲透估算的方法,再者增加估算的應用,使學生的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估算意識;估算方法;估算的應用;估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24-01
估算是對運算過程、計算結果和一些數據近似地、粗略地進行估計的一種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問題不可能也不需要準確計算,這就需要估算。雖然大數目的計算可由先進計算工具替代,但是在對計算結果進行判斷時,仍需要用到估算。估算能力的高低是反映現代人數學素養(yǎng)的一個方面。做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估算能力,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想法。
一、提高估算的意識
提高估算能力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師要將估算教學貫穿與小學教育的全過程,不能因為這一節(jié)課是估算,就使用估算,平時將估算棄之不理。教師應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估算的使用,讓學生感受估算的價值,自覺地提高估算意識。
例如在教學筆算乘法或者除法時,先組織學生用已學的知識進行估算,在學生學會精算后,再用剛才估算的結果檢驗精算的準確性。在教學《認識1000以內的數》時,為了讓學生形成數量多少的表象,給學生一堆的小棒,讓學生先估一估,大概有多少根小棒,在學生經歷數完小棒后,對比自己的估算值與精確值,幫助學生形成對數量多少的表象,增強數感,有助于以后對大數的估計。在教學《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時,引導學生采用不滿一格算一格,或者不算一格的方法估算出圖形的面積,通過計算確定圖形的面積后,學生能感受到剛才的估算方法其實是確定了圖形的面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確定了圖形面積的范圍。在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時,在學生分析了統(tǒng)計圖表示的意義后,讓學生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在數學教學中,不僅在數與代數領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在圖形與幾何和統(tǒng)計與概率的領域同樣可以滲透估算的影子??傊?,只有教師在任何需要估算的地方都盡量讓學生經歷估算,變估算“可有可無”到“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估算的價值和作用,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才能自覺地利用估算解決問題。
二、滲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雖然是一種大致的估計,包含猜測的成分,但并不是憑空亂想,臆亂的猜想是沒有意義的。而數學上的估算是一種有根據的判斷,但是也要把握好估算的實質: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允許與準確值有一定的誤差,但是估算是采用口算形式。因此教給學生估算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的保障。那么如何進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性和準確性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間接地滲透給學生,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使學生真正掌握估算的方法,遇到問題能靈活的運用估算解決問題。
常見的估算方法有:
1、取整法。在計算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景利用四舍五入、進一法、去尾法等估計的方法把數估成整十、整百數等,這樣能直接利用口算估算結果,加快計算的速度。也可以利用取整法的方法來確定精確值的范圍,來檢驗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在計算后,要根據實際對計算結果進行處理,比如說人數,凳子等等是一個整體的物體的數量,如果計算結果是有小數部分的要取整。
2、計算規(guī)律估算法。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大小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可以根據規(guī)律,對結果進行估計,檢驗結果的合理性。在加法中,各數相加的和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加數。在乘法中,有一個乘數小于1,積小于另一個數;兩個乘數都大于1,積大于兩個乘數。在減法中,被減數一定大于減數和差。在除法中,若除數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數;若除數小于1大于0,商就大于被除數。
3、取樣估算法。就是取事物的一部分,利用樣本的數據來估計總體的一種方法。例如估計體育館有多少座位時,可以根據一個看臺可以坐多少人,再看看有多少有多少個看臺就可以估計有多少座位。要估計一篇文章大致有多少個字,可以數出一行大概有幾個字,在數數有多少行字,就可以大致估計出這篇文章的字數。要數一袋豆有多少粒,怎么辦?可以先稱出10粒豆的重量,再稱出整袋豆的質量,整袋豆的質量是10粒豆的質量的幾倍,豆的顆數就是10 的幾倍。像這樣“以小見大”的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計算的麻煩,又可以大致知道數量。
估算的方法很多,以上在生活和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學生能領會這幾種方法的真正的意義,并在計算的過程中能靈活的運用,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增加估算的應用
估算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真正的將估算應用于生活,能利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聯系家長,做好家校合作,促進學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家長可以在購物的時候讓孩子利用估算確定要付的錢的范圍,并以此來檢驗收費員計算是否合理。去旅游時,讓學生估計大概要花費多少,為家長帶多少錢出謀劃策。還有在生活中,對寫作業(yè)時間的估計,對來回路程的估計等等。家長要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利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教師要增強自身的估算意識,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滲透在教學的各個角落,同時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與家長一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瞿孝桂.對小學生估算能力培養(yǎng)對策及思考[J].讀寫算.2010.4.
[2] 杜 琴.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估算能力》[J].讀寫算.2012.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