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穎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人們科學觀念的改變,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重新審視科學教育。生物學作為新科技時代的熱點學科,更加迫切需要通過重大變革提高生物教學水平。目前的生物教學體現(xiàn)了基礎性,但忽略了對內容的更新以及對學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F(xiàn)在有些生物教學仍然是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生物界是豐富多彩的,這就決定了生物的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生物教學對實驗的倚重加大,我們除了主動融入積極參與,還應該在認識層面更進一步,突破技術操作層面的改革,跳出“為學科而設立”的苑囿,更多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促進學生內在精神的成長。
由于舊有教學體式對實驗的弱視,生物實驗甚至成為生物教學改革的窗口,成為最富成長性的課程亮點。筆者認為,這種進步值得生物教學工作者欣慰。
當課程規(guī)定的驗證性實驗開始向研究性實驗、設計實驗過渡時,我們應該意識到生物實驗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在傳授獲取知識的方法;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為獲取科學知識應有的內在素養(yǎng);不僅關乎學科進步,更關涉學生終身發(fā)展。
因此,生物實驗教學應該觀照學生精神培養(yǎng):
一、生物實驗首先應是發(fā)揮學生實踐精神的主陣地
生物實驗需要依賴學生的兩個基本能力,一個是觀察能力,一個是操作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只有通過觀察,才能獲得比較熟練的實驗操作能力,但兩者又都是實踐精神的基石。
1.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生物實驗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觀察問題的過程,許多實驗對象有新陳代謝、生長等基本特點,必須對其生命現(xiàn)象做動態(tài)觀察和定期觀察,而且許多實驗對象的結構復雜,觀察是深入了解的第一步。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獲得較為生動、直觀的感性知識,對已學知識擁有更為完整的理解和更為理性的思考,進而有利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鑒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自我控制力的不同,在實驗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提出要求。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必須操作規(guī)范,順序清晰,有目的地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在學生實驗時,教師首先要提出明確的觀察目標,然后要有步驟、有條理地指導學生掌握常用的觀察方法和觀察程序,引導學生在相同實驗現(xiàn)象中找出內在關系,在不同實驗現(xiàn)象中找出共性規(guī)律。
2.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知識源于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生物實驗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倘若學生不能實際操作生物實驗, 或僅僅程序化地簡單操作實驗過程,其經由書本獲取的間接經驗不易理解掌握,而且不利于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我們要培養(yǎng)“高分高能”的學生,就必須注重通過生物實驗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只有大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或強化或理解,放手讓學生在實驗中摸索追問,敢于讓學生在實驗中否定和肯定,學生才會對知識融會貫通,才會獲得能力。
二、生物實驗應該成為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踐精神的抓手
任何一門學科,都包含著科學精神,學科教學應使之彰顯并生根,生物實驗教學有著不小的優(yōu)勢。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規(guī)范的科學態(tài)度
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科學成果誕生的歷史介紹,如生長素、酶、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等。我們可以借助這些實驗,一方面介紹它們的方法和設計,另一方面介紹它們的研究歷史,讓學生了解這些實驗的歷程,使學生體會實驗在生物學研究中的作用地位,更讓他們知道科學是發(fā)展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對經典實驗進行加工挖掘,既可以傳授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想。同時,借助經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堅韌刻苦的意志品格,完全吻合新課程對生物實驗提出的情感目標要求。
2.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物實驗最終的目的可能趨于唯一,但到達目的的實驗途徑可以有多種,因此生物實驗方案存在多樣性。教師的實驗指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囊括實驗的每種方案。同時,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未必在預料之中。所以,實驗方案的多樣性和過程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學生在實驗時必須能夠隨機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這也就為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了可能。當然,在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可以從現(xiàn)實到實驗,從簡單到復雜地適當引導,但要堅決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力求通過一種解決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
誠然,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與討論,獨立或合作完成對知識的探究而獲得新知才是教師課堂教學必須考慮到的。其實生物學科的實驗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教材規(guī)定的實驗課上,生物學科的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盡可能體現(xiàn)其實驗性,改變傳統(tǒng)的、省事的、低成本的教學方式,從觀察入手,從動手入手,才能顯示出獨有的魅力,才能稱其為生物實踐教學。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它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內化程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