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學校對整個三個年級進行學情調查,從教學、課堂、備課、儀表及關愛學生等方面羅列了十項,等級共有四等:優(yōu)、良、中、差。我認為,這樣的調查,無非是讓有些學生找老師的缺點、讓學生發(fā)泄對老師的不滿。為此,在學生每人拿到調查表時,我輕聲地說:我們班有5位新上崗老師,在教學經驗上有些不足,但他們在認真地教,不管怎么樣,老師對你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用一顆感恩的心去認真填好你們手中的表。
在他們填的時候,我沒有走下講臺,我想,他們會知道如何去填的。十分鐘后,所有的同學都交了表,我大致地看了一下,基本沒有問題,但作為班主任,抱著對其他老師負責的想法,我再次認真地看了72份調查表,其中有一張,讓我突然傻眼:幾乎所有的選項,他都是選的差。
當時,我眉頭緊鎖,拳頭緊握,心跳加速,怒火中生。我隨即想站起來,當著大家的面,把這個學生狠狠地罵一頓,然后當著大家的面,把這張調查表撕個稀爛。但那一刻,我盡力讓我的理智戰(zhàn)勝我的憤怒。因為,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許是我教書生涯的最后一年,我一直告誡自己,在對待學生問題上,千萬不要用簡單而粗暴的方式,那樣不但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還顯出這個老師無能。要知道,對待這樣的事,處理不好,對班級、對這個學生,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我盡力克制著自己,努力地想如何既批評這個學生,又教育其他同學。
這時,我想到了一個故事:一次拍賣會上,拍賣一把又臟、又舊的小提琴,當時的拍賣價從200元直降到10元,也沒有人買。這時,會場中有一位老者,拿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把琴擦得一塵不染,然后很專注地把琴音調好,最后很投入地拉了首動聽的曲子,而那美妙的琴聲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他們紛紛出高價要買下這把琴。
給全班講完這個故事,然后給全班展示了那張調查表,看到這張幾乎是差的調查表,有的學生很驚訝,有的學生在笑,但更多的是不理解,怎么可以這樣填!這時,我說:這張調查表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也許這個同學是無心之過,并不是真的對哪位老師不滿,只是隨意地亂涂,這或許可以說明這個同學是個做事很隨意的人,一個做事隨意的人,你們說,在當今這個社會可以更好的生存嗎?當然,也許這個同學可能是認真在填這張表,但這個表上對老師評價這么多的差,說明這個同學內心是貧窮的,他心中缺少愛和感恩,他對老師沒有感激之情,卻是滿肚子的抱怨。你們不覺得,這張表就如這個故事中的那把琴,可以讓人厭惡透頂,也可以讓人賞心悅目,而關鍵是,你是否擦去蒙住你善良與美麗的灰塵,是否調好你心靈上不協(xié)調的那些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