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巍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浙江溫州 325000)
近年來,運動訓練領域的熱點之一,核心力量訓練漸漸受到教練及運動員的關注,在各個項目的體能訓練之中都得到了廣泛運用。該訓練方法吸引了很多國家或地區(qū)的優(yōu)秀運動員,他們采用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進行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以及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訓練,且得到了較好的評價。目前核心力量訓練在籃球訓練中也開始得到大力的推廣。[1]
籃球是一項攻防快速多變、對抗性體能——技能類的競技項目?;@球運動既要求技術精準有需要有較高的綜合身體素質。投籃是進攻隊員將球投入對方球籃而采取的各種專門動作方法的總稱。它是籃球比賽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整個籃球技術體系的核心。球員能夠在自己的擅長區(qū)域內抓住每次得分機會,那么取得比賽勝利的可能性就會越大。而決定勝負關鍵的投籃技術,除了要求手指、手腕的精準、細膩的控制能力與熟練的技術水平外,強而有力的核心力量使得運動員核心穩(wěn)定性的得到提高,這是完成高難度、高強度的空中動作的堅實基礎。
本次實驗研究將核心力量訓練內容引入高中校隊女子籃球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訓練中,希望通過該訓練方法有效的提高高中女子籃球運動員身體重心的控制能力和身體平衡的保持能力,最終能夠提高籃球的投籃命中率和穩(wěn)定性,總結經(jīng)驗為廣大中學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jù)。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投籃命中率比較
溫州中學女子籃校隊運動員共20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11人,對照組9人。
實驗組11人,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對照組9人進行傳統(tǒng)力量訓練。訓練每周3次,持續(xù)20周。對兩組運動員實驗前后分別進行原地定點投籃、跳起投籃命中率統(tǒng)計。同時在比賽后對實驗組運動員進行比賽中投籃命中率統(tǒng)計。
1.2.1 核心力量訓練方法
(1)俯臥瑞士球轉腰。(2)俯臥直臂抬腿支撐。(3)持啞鈴俯臥瑞士球。(4)瑞士球轉腰。(5)俯臥支撐后交叉腿。(6)仰臥交叉打退。(7)俯臥平板支持。(8)曲臂俯臥三點支持單手前平舉。(9)曲臂俯臥二點支持。(10)仰臥提臀。(11)仰臥提臀抬腿。(12)仰臥支腿夾球起。(13)仰臥支腿夾球起轉髖[2]。
1.2.2 傳統(tǒng)力量訓練方法
(1)肩負杠鈴半蹲起或全蹲起。(2)杠鈴做弓箭步交換腿跳。(3)做弓箭步走練習。(4)徒手蛙跳。(5)連續(xù)跳臺階、負重提踵、雙腳原地連續(xù)起。(6)平板臥推。(7)水平俯臥撐。(8)仰臥起坐、兩頭起。(9)背靠肋木架做連續(xù)的懸掛直舉腿。(10)肩負杠鈴負重轉體。(11)空蹬自行車動作。(12)面對墻做指臥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和Execl 2003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同組實驗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
由表1可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無干擾定點投籃命中率在訓練前后均有小幅變化,但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無干擾跳起投籃命中率訓練后比訓練前有所升高,且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訓練后與對照組相比則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比賽投籃命中率訓練后比訓練前大幅升高,且P<0.01表示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訓練后與對照組相比P<0.05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李游[3]指出決定籃球比賽勝負的是比分的高低,如果是在水平差不多的基礎上,籃球投籃命中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現(xiàn)在國內外的籃球教練從各個角度考慮如何提高籃球的投籃命中率。影響籃球投籃命中率的因素非常多,有技術因素,身體素質因素,心理因素。技術因素包括投籃前的下肢蹬地發(fā)力準備、出手的時機、投籃的角度、出手點以及球出手后的旋轉,在技術層面上,投籃的技術動作在籃球界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哪里不好我們可以練習改進[4]。
籃球運動場上時刻面對不同的對手,面對不同的對抗。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得分,而得分會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種是沒有對抗的,一種是有對抗的。[4]如果沒有對抗,即無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完成投籃動作需要首先是腿部肌肉發(fā)力,然后軀干的核心帶動肩、肘、腕、手各個關節(jié)上提,然后伸展臂下壓手腕,完成動作。這時軀干的穩(wěn)定性對于投籃的整個過程是至關重要的,一旦在這個重要的時軀干不穩(wěn)定就會直接影響投籃的命中率。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在有外界干擾,且運動員身體在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完成投籃動作,通常會是有接觸的干擾,如果運動員有著很好的核心穩(wěn)定性,他們會將籃球準確的放進籃筐或者投進。所以說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運動的完成有支持作用。
本實驗在平時訓練過程中無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別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及傳統(tǒng)力量訓練后,兩組均進行原地投籃和跳起投籃,原地投籃的命中率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跳起投籃的命中率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經(jīng)過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籃球校隊運動員的力量素質也有所提高,與進行核心力量的實驗組相比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原地投籃的命中率沒有太大的差異。
專項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都獨具項目特點,籃球運動員也不例外,身材高大、身體重心較高是他們的身體形態(tài)特點。而穩(wěn)定性較差、速度慢是他們的專項素質特點。在頻繁的身體對抗以及激烈的比賽中,球員的身體又經(jīng)常是處在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來完成各種技戰(zhàn)術動作的,所以當身體發(fā)生突然間的變向與速度上的突然變化時,相應的也就需要運動員對軀干的穩(wěn)定性和控制能力的提高。而核心區(qū)域對于我們的籃球運動員來說,就是其用來控制和穩(wěn)定身體的有力保證,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平衡和協(xié)調人體的發(fā)力動作,并且能夠把力量合理有效的進行快速傳遞和分配,使運動員的身體始終都能夠保持在一個非常穩(wěn)定和協(xié)調的狀態(tài)下來進行訓練和比賽。它有效的補充了,由于籃球運動員身材比較高大造成的在靈活性、協(xié)調性等方面的缺點,使其能夠高質量的完成各種籃球技戰(zhàn)術動作。
在本實驗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在20周訓練后跳起投籃的命中率上有了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區(qū)別。這與郭秀升[5]的對高校男子籃球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后進行急停跳投的研究結果類似,因為跳起投籃在投籃過程中沒有地面的穩(wěn)定支持,對自身維持穩(wěn)定的肌肉群有較高的力量要求。而核心力量訓練剛好對保持軀干穩(wěn)定的肌肉群有針對性的訓練效果,所以在跳起投籃的命中率上表現(xiàn)出實驗組命中率較高,而對照組則相對較低的實驗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進行針對性訓練后其無干擾原地投籃與跳起投籃命中率的差異性正體現(xiàn)了核心力量訓練特點及其對投籃命中率的影響。
高強度性、高對抗性、高空性是現(xiàn)代籃球技術的主要技術特點的體現(xiàn),通過訓練來提高籃球運動員的核心力量,不僅可以使運動員提高對抗中身體力量傳輸,并且可以使其能夠更加有效地控制身體的姿態(tài)和重心的位置。例如,運動員在空中的躲閃投籃動作就需要核心穩(wěn)定性力量參與進來,當面對防守隊員時,他能夠控制運動員在空中躲閃動作的身體姿態(tài),使其身體在失去重心的情況下,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下來完成最后的投籃動作。本實驗中在比賽這種高強度干擾下,實驗組投籃命中率高于對照組,且具有顯著差異。
本次實驗研究通過對高中女子籃球運動員進行為期20周的核心力量訓練,證實核心力量訓練對投籃中無干擾的原地定點罰球命中率影響較小,對跳起投籃命中率有一定的影響,而對高強度、高對抗情況下的比賽中投籃命中率影響較大。因此在針對負有比賽任務的中學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應加強核心力量訓練,以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
[1]韓莎莎.核心力量訓練對跳起投籃技術的影響分析——以高?;@球專項同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4,4(4):32-33.
[2]孫文新.現(xiàn)在體能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10-200.
[3]李游.核心力量訓練對華東師范大學二級男子籃球運動員跳投命中率影響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4]范克清.運用干擾訓練法提高投籃命中率[J].中國學校體育,1997(3).
[5]郭秀升.核心力量訓練對濟南高?;@球訓練中應用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