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經緯
淺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預防
文 馬經緯
隨著高速公路的飛速發(fā)展,給人們出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交通事故的高發(fā)態(tài)勢,給高速公路的安全運營造成了隱患。采取切實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是對高速公路交警的挑戰(zhàn)?;诖?,本文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點、產生原因與預防對策做一下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涉及車輛多,人員傷亡嚴重,財產損失大。高速公路由于其通行量大、車速快、物流量大等特點,成為推動當今經濟發(fā)展的巨大動力,但是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其巨大的車流量極易形成幾十輛甚至上百輛車相撞的連鎖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也就不可估量,往往都是損失嚴重,車毀人亡。
(二)二次追尾事故發(fā)生率較高。前車遇險情或其他情況減速制動,后車未保持安全間距,在高速行駛中減速不及與前車發(fā)生碰撞,并有可能導致失火、爆炸。高速公路車流量大,行駛速度快,一旦發(fā)生事故,后面的車輛很難及時做出判斷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躲避,往往會造成二次事故的發(fā)生,引起車輛連環(huán)碰撞,特別是在霧天,這種情況則更突出。
(三)單方事故較多。車輛碰撞中央隔離護欄或路邊護欄,或者在路面上側滑或翻車。這種情況多是由于駕駛員疲勞駕駛、缺乏過硬駕駛技術所致。
(四)事故形態(tài)比較單一,因果關系比較明顯,多為追尾事故。高速公路多實行雙幅雙向行駛,不存在相向的交通沖突,幾乎不存在正面和側面相撞的交通事故,加上雨雪霧天氣的能見度差,駕駛員精神多會集中在前方路況上,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變更車道。因此主要是行駛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采取措施不及而撞擊前方車輛尾部,所以事故形態(tài)比較單一,幾乎都是尾隨相撞的事故。
(五)高速公路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堵塞長,社會影響惡劣。高速公路的全封閉、單向行駛、無路口的平面交叉等交通特點,給司乘人員提供了安全、舒適的駕乘環(huán)境,但是當高速公路某一路段發(fā)生交通事故,占據(jù)路面而影響通行時,也因為沒有適當?shù)穆房隈傠x高速公路,并且無法調頭行駛,而造成交通堵塞,使大量的車輛及人員滯留在高速公路上,甚至因為有些事故占據(jù)應急車道,使救援車輛及人員無法及時趕到現(xiàn)場,導致有些傷者得不到及時的救援而喪失生命,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極大的災難。
從高速公路發(fā)生的事故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駕駛員缺少高速公路安全行車的基本知識,盲目快速或超速行駛,遇到緊急情況采取措施不當而發(fā)生事故的情況比較普通。有些駕駛員對“高速公路”有片面的理解,認為高速公路就必須“高速行車”,所以從進入高速公路入口進入高速公路后不顧車況和路面情況就把油門踩到底,由于車速太快,發(fā)現(xiàn)前邊有情況時采取措施不力,造成碰撞公路護欄、翻車情況比較多。
(二)駕駛員開車思想麻痹、疲勞開車造成事故的為數(shù)不少。車輛在高速公路長時間高速行駛,由于路況好,路面環(huán)境單調,駕駛員視野內的景物長時間不發(fā)生變化,造成視野變窄并產生睡意,大腦反應逐漸遲鈍,一旦遇有緊急情況,往往不能迅速做出正確判斷并及時采取措施,導致事故發(fā)生。一些駕駛員為經濟利益所驅動,晝夜連續(xù)長時間開車,導致疲勞過度,加之受生物鐘的影響,在高速行駛時尤其是夜間極易產生頭暈目眩、神倦力竭的疲勞感,隨之就會產生反應遲鈍、動作遲緩等危險信號,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三)違法停車引發(fā)事故。在高速公路連續(xù)行駛的過程中,由于車速較快,駕駛員很難判斷前方車輛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尤其是夜間,后方車輛只是根據(jù)前方車輛的尾燈判斷它的存在,一般較難判斷車輛的移動速度。有的車輛在夜間行駛時發(fā)生故障,停在路邊進行修理,未在車身后設置任何警告標志,有的甚至把車輛停放在行車道上,成為引發(fā)交通事故的一大隱患。還有些駕駛員在乘車人員遇情況時隨意停車,如換駕駛員、停車問路、看路、檢查車況或其它原因等等。這些隨意停車的駕駛員既不開尾燈又不設置警告標志,從而造成交通事故。
(四)行人和自行車違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而上路,造成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高速公路開通后,沿途村莊的部分群眾,由于好奇心理,越過隔離欄,到高速公路觀光游玩或橫穿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放羊、騎自行車者也大有人在,還有極個別群眾為了自己的方便,故意損毀高速公路隔離設施,行人在高速公路上、下車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無形中為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行駛增添了隱患,行人被撞的事故時有發(fā)生。這些情況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威脅很大。
(五)長期占用超車道引發(fā)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超車道是供車輛借道超車的專用車道,但不少司機無視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的規(guī)定,長時間、長距離占用超車道,阻礙了后面欲超車的車輛。少數(shù)駕駛員更是在車陣中左沖右插,頻繁變道,甚至從緊急停車道超車,在高速行駛的狀態(tài)下極易釀成事故。
(六)缺少應對惡劣天氣的相關的緊急預案。惡劣天氣是導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最直接的誘因之一,但在當前的工作中沒有建立科學的全方位的氣象預警系統(tǒng),與氣象部門缺乏信息共享;交警部門沒有及時掌握路面的情況以及獲知發(fā)生惡劣天氣時路面的相關信息,與高速公路經營管理部門和路政管理部門缺乏必要的交流,沒有就惡劣天氣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來制定妥善有效的安全預防措施。
作為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在充分借鑒國外加強事故規(guī)律性研究的基礎上,從我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現(xiàn)狀出發(fā),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尋找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積極主動地預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提高交通參與者的法制觀念與安全意識。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提高交通參與者的守法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是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因為交通事故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交通參與者的過錯造成的,只有全面提高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安全問題,才能有效地預防和遏制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我們要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大張旗鼓地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通安全集中宣傳活動。一是要針對機動車駕駛人、農村群眾、中小學生、客運企業(yè)、重點單位等特定群體,開展不同內容、形式多樣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二是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短信等新聞媒體和信息技術開展交通安全宣傳,讓人們在工作之余,茶余飯后,觀賞電視,閱讀報刊時受到教育和啟發(fā)。三是要利用交通安全宣傳車繼續(xù)加強對城市、公路沿線、鎮(zhèn)、墟、農村、居民和人口密集等重點群體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向社會廣泛宣傳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采取的舉措和辦法。
(二)高速公路環(huán)境單調是導致駕駛人視覺疲勞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增強對駕駛人的感官刺激”為突破口,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入手,促使駕駛人保持清醒頭腦安全駕駛。首先,應該增強“視覺”刺激,可以在出入口匝道、彎道、上下坡道護欄柱上粘貼反光膜、設置導向標志;在平直路段、上下坡路段、隧道進出口設置太陽能閃爍燈、單排爆閃式警燈,大型反光警示標志牌;開啟互通區(qū)高桿燈、隧道進口加強燈;利用主線可變情報板顯示防止疲勞駕駛的提示性語句,充分運用巡邏車的警燈、車載顯示屏等設備,在后半夜開啟警燈,顯示屏打上“夜間行車、別打瞌睡”等字幕,時刻提醒駕駛人。其次是增強“聽覺”刺激,可以在隧道內安裝警報器,在夜間特定時間段定時鳴叫,車輛一進入隧道,駕駛人就會被突如其來的警報所吸引,從而減輕疲勞癥狀。巡邏車發(fā)現(xiàn)有疲勞跡象的車輛,及時鳴警報予以提醒。最后是增強“觸覺”刺激,可以在轄區(qū)道路右側邊緣線外設置隆聲帶,在上下坡路段、平直長線路段設置振動標線。駕駛人一旦偏離行車路線,或車輪壓到振動帶,車輛就會劇烈抖動,同時發(fā)出“咕嚕咕?!钡脑胍簟?/p>
(三)提高路面見警率,治理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要把主要警力放在路面上,建立高速公路科學合理的巡邏勤務制度。針對高速公路特殊情況,管理部門應該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勤務制度,加強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值班備勤制度。針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和路段特點,加強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的巡邏力度,實施24小時巡邏制度,并合理安排各個時間段的巡邏方式,如錯時巡邏,錯段巡邏等方式,提高路面見警率,加強對路面的管控。增加巡邏人員及次數(shù),對交通違法行為嚴管重罰,消除事故隱患。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路面交通管理。
(四)針對引起高速公路事故多發(fā)的超速、超載、超員、違法停車、假牌假證、長期占用超長道、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等嚴重違章,認真組織開展區(qū)域性、階段性的專項整治活動,做到違法必糾、執(zhí)法必嚴,形成嚴管重罰的高壓態(tài)勢,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五)未雨綢繆,切實做好惡劣天氣和施工現(xiàn)場的交通管理工作。要制定惡劣氣候條件下管控高速公路和處置突發(fā)交通事故的預警方案,加強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交通管理工作和應急處置,把遇到雨雪惡劣氣候變化作為上崗令、出警令,做到早部署、早安排、上下聯(lián)動、全員出動,盡可能消除事故隱患。加強部門聯(lián)動,搞好協(xié)作配合,加強與高速路政部門和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的協(xié)作配合,修訂完善惡劣天氣應急處置預案,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如:協(xié)調高速公路有關部門在重點路段增設惡劣天氣多發(fā)路段警示牌,在收費站設立告知牌,利用電子可變情報板、廣播電臺、巡邏喊話等方式及時向駕駛人發(fā)布警示信息,與氣象部門和移動公司建立聯(lián)系機制,隨時了解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準確發(fā)布引導、提示和警示信息,有針對性地調整勤務安排,從人員、裝備、物資等方面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于轄區(qū)施工單位現(xiàn)場,要加強檢查督導,確保各類安全警示標志齊全有效,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嚴格規(guī)范。
(六)增配裝備,加速交通科技運用。要以“三基”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科技強警戰(zhàn)略、加強科技應用,不斷提高科技化水平。要加大對測速儀、酒精檢測儀、數(shù)碼相機、攝錄機、移動或固定查詢終端等科技裝備的投入,充分利用交通違法信息異地交換平臺,提高管理效率和執(zhí)法效果。要提高對肇事逃逸、盜搶車輛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和打擊能力,通過加強高速公路卡口監(jiān)控建設,利用收費站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自動查詢比對,大力提高交通治安防范的現(xiàn)代化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任務,可謂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迎風波浪、銳意改革,不斷開拓交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的防范機制在新形勢下更加健全,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再創(chuàng)輝煌。確保高速路的安全暢通,是每個交通參與者的職責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