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路培
簡訊
欄目主持:路培
1
2013年12月15日,里斯本建筑三年展終身成就獎被授予英國建筑師、當代著名的建筑理論家、批評家肯尼斯·弗蘭姆普頓(Kenneth Frampton,圖1)。弗蘭姆普頓生于1930年,早年曾就讀于英國建筑聯(lián)盟學校(AA),現(xiàn)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筑、規(guī)劃與歷史保護研究生院(GSAPP)教授。在他為數(shù)眾多的著述中,《現(xiàn)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建構文化研究: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筑中的建造詩學》等對當代建筑學者、建筑師和建筑系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弗蘭姆普頓是繼2007年意大利建筑師維多利奧·格雷高蒂(Vittorio Gregotti)和2010年葡萄牙建筑師阿爾瓦羅·西扎之后,第3位榮獲這一獎項的人。
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于近日宣布,在過去13年中旨在表彰學會成員在歐洲之外所建的最佳建筑作品的萊伯金獎(Lubetkin Prize),將從2015年起被新的國際獎項所取代。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還同時宣布,2014年將不再有RIBA國際獎或萊伯金獎的評選。這意味著2013年萊伯金獎的獲獎項目、英國威爾金森·艾爾(Wilkinson Eyre)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新加坡海濱花園(Gardens by the Bay)植物園或將成為萊伯金獎歷史上最后一個獲獎項目(圖2)。目前,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這一新的國際獎項的更多細則正在醞釀之中。
2
3
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AIA)于2013年12月12日宣布,將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金獎授予已故的美國女建筑師茱莉亞·摩根(Julia Morgan, 1872-1957)。茱莉亞·摩根在長達50余年的職業(yè)生涯中曾設計過700多個建筑,涵蓋住宅、教堂、飯店、商業(yè)建筑、博物館等幾乎所有建筑類型。她是歷史上第一位被巴黎美術學院錄取的女性,也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一位女性注冊建筑師(圖3)。受巴黎美術學院的教育影響,茱莉亞·摩根擅長包括都鐸風、羅曼復興、西班牙殖民風格等各種古典風格的建筑設計。她的代表作品有伯克利圣約翰基督教長老會教堂、加州圣西蒙赫斯特城堡、米爾斯學院圖書館等。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金獎是該協(xié)會給予建筑師的最高榮譽,賴特、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倫佐·皮亞諾等建筑大師都曾獲得過此項殊榮。
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AIA)近日公布了其3名會員的獲獎信息。其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huán)境設計學院教授哈里森·弗雷克(Harrison Fraker)因其在建筑節(jié)能應用教育方面的成就,獲得2014年美國建筑師學會與美國建筑學院協(xié)會黃玉獎章(AIA/ACSA Topaz Medallion);2014年惠特尼·揚獎(Whitney M. Young Jr. Award)的獲獎者為非洲裔美國女性埃文紐爾·諾夫-斯坦利(Ivenue Love-Stanley),她長期以來致力于服務社區(qū)的建筑設計,并支持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相關教育;2014年愛德華·肯珀獎(Edward C. Kemper Award)的獲獎者為紐約設計與建設部門首席建筑師兼副部長弗雷德里克·貝爾(Fredric "Rick" Bell),他為紐約的可持續(xù)性建筑設計和公眾健康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4
2013年12月4日,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宣布了2013年度會長獎章學生獎(RIBA President's Medals Student Awards)銀獎、銅獎與論文獎的獲得者,并舉行了頒獎儀式。2013年這一獎項的3位獲獎者史無前例地全部來自同一所學校,即倫敦巴特萊特建筑學院。本·海斯(Ben Hayes)憑借俄羅斯基日島復原項目獲得銀獎, 內(nèi)斯·拉富瓦(Ness Lafoy)因其為赫爾辛基附近一群島所設計的社區(qū)中心獲得銅獎(圖4),塔姆·漢克(Tamsin Hanke)則憑借“社會主義烏托邦的視覺空間”一文,獲得論文獎。作為RIBA歷史最悠久的獎項,會長獎章學生獎始創(chuàng)于1836年。每年學會都會邀請65個國家的約300所建筑院校推薦各自的學生作品參加該獎項的評選。
由英國BD(Building Design)雜志主辦的2013年度最佳青年建筑師獎(Young Architect of the Year Award, 以下簡稱YAYA)于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辦頒獎典禮(圖5)。該獎旨在獎勵在英國及世界各地執(zhí)業(yè)的英國青年建筑師或建筑設計團隊。YAYA獎共設有14個獎項,分別對應包括教育、住宅、公共建筑、規(guī)劃、辦公等11個不同的建筑類別,以及3個由業(yè)內(nèi)企業(yè)冠名的專業(yè)獎。YAYA獎至今已舉辦過15屆,最終的14位優(yōu)勝者從每個獎項的6位入圍者中選出。創(chuàng)建于2010年、現(xiàn)執(zhí)業(yè)于北京的英國waa建筑事務所, 憑借其設計的銀川當代美術館等中國大陸項目入圍2013年YAYA國際突破性實踐建筑師獎。
6
近日,由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設計網(wǎng)絡(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Design, 簡稱SEED)和設計集團(Design Corps)主辦的SEED全球公共利益設計獎最終結果揭曉。該獎項的設立意在獎勵那些可以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社區(qū)設計項目。巴西圣保羅的“Can City”、秘魯利馬的“健康生態(tài)社區(qū)”、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的“行走你的城市”(Walk Your City)、以色列薩赫寧市的“TAEQ綠色建筑總部”、盧旺達布塔羅市的“醫(yī)生住宅”(圖6)和孟加拉國達卡的“掘井亭”(Joler Jonno Utshob)共6個項目獲得2014年SEED全球公共利益設計獎。頒獎典禮將于2014年4月在法國巴黎舉行。
“2013世界綠色設計論壇布魯塞爾峰會”于2013年10月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大廈召開,論壇以“綠色設計助力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主題,探討如何運用“綠色設計”引領全球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材料變革、生產(chǎn)變革和消費變革, 創(chuàng)建“綠色達沃斯”——全球綠色消費與節(jié)能減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話機制。論壇期間揭曉了“2013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獲得了機構獎,集團副院長兼總建筑師崔愷院士、標準院綠色建筑研發(fā)中心賀靜總建筑師獲得個人獎。一同獲獎的中國機構還有海爾、康佳和國家電網(wǎng)等8家公司。
7
由《時代建筑》雜志、思班機構、今日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的“建筑之外”展覽于2013年12月21日-2014年1月5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行。基于《時代建筑》同名專輯的專題學術討論,此次展覽邀請了60余位建筑師和專輯作者,從“主題闡釋”、“拓界實踐”、“思班域圖”、“保利拍賣建筑師專場文獻”4部分,展示并探討了當今中國建筑師的多元身份和跨界實踐。在1月4日的閉幕論壇上,主辦方邀請多位參展建筑師、作者和媒體人士圍繞建筑與藝術人文方面的多元關聯(lián),試圖梳理建筑外延的各個方向與變化,研究建筑師在建筑之外的多元探索,并探討建筑與其他領域間互動的價值與意義?!敖ㄖ狻闭惯€將陸續(xù)在上海等國內(nèi)城市展出,《時代建筑》同名專輯也將于2014年1月出版發(fā)行(圖7)。
2013年12月3日,《世界建筑》2013年第5期“都靈·可持續(xù)策略”專輯展示活動在都靈市政廳舉行(圖8)。本次活動由都靈市政府舉辦,《世界建筑》主編張利、“都靈·可持續(xù)策略”專輯特約編輯米凱萊·博尼諾(Michele Bonino)、都靈副市長古里亞納·特德斯科(Giuliana Tedesco)、都靈理工大學研究及國際交流中心副主席恩瑞克·馬西(Enrico Macii)、都靈理工大學教授安東尼奧·德·羅西(Antonio De Rossi)先后發(fā)言?!岸检`·可持續(xù)策略”專輯以都靈為主題,探討了以日常行為為根基、注重公共生活和人文氛圍的長遠的可持續(xù)模式。
8
9
2013年12月8日,以“建筑與新型城鎮(zhèn)化”為主題的“首屆國際建筑師論壇”在寧波博物館舉行。本次論壇是由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中國建筑學會、寧波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期刊年鑒中心、寧波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寧波市規(guī)劃局、寧波市文廣新聞出版局、鄞州區(qū)人民政府聯(lián)合承辦,《建筑師》雜志社、寧波博物館、寧波鄞州區(qū)城市建設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執(zhí)行承辦的大型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來自住建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寧波當?shù)卣念I導和多位建筑、規(guī)劃界學者出席開幕式。在隨后的主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彭一剛等10余位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中國城市發(fā)展與城鎮(zhèn)化的建筑思考、快速城鎮(zhèn)化的建筑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城鎮(zhèn)化中的文化傳承等議題發(fā)表演講。 同期還舉辦了針對論壇主題的圓桌討論會(圖9),以及依托本次論壇組織的寧波市鄞州區(qū)鄞州鎮(zhèn)總體設計方案競賽頒獎儀式。
2013年12月7日-8日,2013“工程建設市場的治理與信息化”國際研討會(2013 SCG Symposium on Transforming Construction Market: Better Governance and IT Innovations)于清華大學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建筑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共同主辦,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工程擔保與建筑市場治理研究中心和3S研究中心聯(lián)合承辦。本次會議是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工程擔保與建筑市場治理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第二屆學術年會和首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務院參事、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車書劍分別致辭。會議吸引了來自美國、新加坡、丹麥等6個國家和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qū)共15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的熱點話題包括建筑市場治理的市場化和信息化兩個方面(圖10)。
10
11
2013年12月12日,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清控人居集團以及《生態(tài)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雜志社聯(lián)合主辦的“建筑先鋒,綠見未來——清華大學ECGB亞洲建筑高峰論壇與展覽”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專業(yè)委員會王有為主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黨委書記邊蘭春教授,ECGB主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袁鑌教授出席并在論壇開幕儀式上致辭。本次論壇的嘉賓包括2012WAF獎獲得者、越南建筑師武重義(Vo Trong Nghia),RIBA國際建筑獎得住、鄉(xiāng)村營建社主持建筑師郝琳,臺灣九典事務所的郭英釗與張清華,中國農(nóng)民赤腳建筑家、著名民間環(huán)保人士任衛(wèi)中,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得主約翰·哈迪(John Hardy),AR新銳建筑獎、2012WA中國建筑獎得主、RUF城鄉(xiāng)架構主持建筑師林君翰,日本著名建筑師坂茂,以及國際建協(xié)副會長巖村和夫(圖11)。
2013年12月15日,由數(shù)字建筑設計專業(yè)委員會(DADA)和《建筑技藝》雜志社共同主辦的數(shù)字建筑論壇暨AOD 3D打印機新品發(fā)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此次論壇由數(shù)字建筑設計專業(yè)委員會(DADA)主要負責人之一、湖南大學建筑學院DAL數(shù)字建筑實驗室主任胡骉主持, CCDI悉地國際BIM技術副總監(jiān)李建宏、華匯設計北京公司主持建筑師王振飛、中旭數(shù)字化工作室主持建筑師佟曉威、水晶石運算化設計研究中心設計總監(jiān)王斌,分別結合百度大廈、望京SOHO、銀河SOHO、大同博物館等項目進行了主題演講。隨著數(shù)字化、參數(shù)化逐漸走進建筑師的視野,3D打印也正成為行業(yè)熱點。AOD產(chǎn)品在外觀設計、硬件結構及工藝、軟件系統(tǒng)等方面進行了大量自主研發(fā)工作,獲得了10余項國家專利(圖12)。
12
13
清華大學雙聘教授聘任儀式于2013年12月26日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王澤生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教授出席并發(fā)表講話,宣讀了校務委員會關于聘任中國建筑設計集團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筑師朱小地為清華大學雙聘教授的決定,并頒發(fā)聘書。崔愷和朱小地先后發(fā)表簡短講話。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介紹了崔愷、朱小地的學術成就。聘任儀式后,朱小地作了題為“傳統(tǒng)的未來”的學術報告。聘任儀式由建筑學院黨委書記邊蘭春教授主持,建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朱文一、副院長單軍等相關負責人和師生參加了聘任儀式和學術報告會(圖13)。
清華大學建筑學設計導師聘任儀式于2013年12月18日上午在建筑學院王澤生報告廳舉行,袁駟副校長出席并為建筑學設計導師頒發(fā)聘書,人事處王希勤處長、教務處鄭力處長、建筑學院莊惟敏院長及建筑學院師生出席了聘任儀式(圖14)。袁駟副校長為齊欣、邵韋平、王昀、朱锫、崔彤 、胡越、王輝、徐全勝、李興鋼、梁井宇、張軻、董功、華黎、李虎、馬巖松等15位建筑學設計導師頒發(fā)了聘書,之后,各位建筑學設計導師做了簡短發(fā)言,對參與教學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期待,并對中國建筑教育和建筑創(chuàng)作的價值觀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和思考。聘任儀式由建筑學院單軍副院長主持,邊蘭春書記做總結發(fā)言。同時,建筑學設計導師的個人簡介展覽在建筑學院展廳舉行。
14
《世界文化景觀——廬山宣言》(簡稱《廬山宣言》)于2013年12月10日在北京正式發(fā)布。該宣言于2013年10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東亞世界遺產(chǎn)文化景觀廬山論壇中,由與會成員國共同確定,是世界遺產(chǎn)文化景觀自1992年確立正式標準以來,目前在世界范圍內(nèi)唯一針對世界遺產(chǎn)文化景觀所提出的專項性的保護宣言。其中強調了開展針對文化景觀演變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于遺產(chǎn)地的保護管理工作的指導意義,以及必須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來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xiàn)所有世界遺產(chǎn)文化景觀的共同理想。《廬山宣言》的確立標志著世界遺產(chǎn)文化景觀的保護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和更為扎實的方法論,這也是世界遺產(chǎn)事業(yè)40多年來又一里程碑式的重要節(jié)點。廬山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是中國第一個被列入該名錄的文化景觀。
近日,經(jīng)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批準,重慶璧山縣觀音塘濕地公園、額爾古納城市濕地公園、嘉興市石臼漾濕地公園、東莞城市濕地公園成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要求,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要堅持“重在保護、生態(tài)優(yōu)先、合理利用、良性發(fā)展”的方針,嚴格執(zhí)行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相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保護管理機構,按照《城市濕地公園規(guī)劃設計導則(試行)》編制保護規(guī)劃,劃定保護范圍,嚴格保護管理。各省、自治區(qū)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qū)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指導和監(jiān)督,督促做好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規(guī)劃、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維護城市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態(tài)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態(tài)平衡,增強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濕地保護意識,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15
為保護北京故宮古建筑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故宮博物院內(nèi)唯一一座民國建筑“寶蘊樓”正式開始修復。建于1915年的寶蘊樓位于故宮西華門內(nèi)、武英殿西,建于清朝咸安宮舊址之上?,F(xiàn)存3座西洋式二層樓閣,以及一座咸安宮遺留的大門,也就是咸安門,總建筑面積約1600多m2。寶蘊樓當初是為存放從沈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移來的文物而建,后來長期作為故宮博物院文物庫房使用。如今,該建筑的屋頂、瓦面、大木結構、內(nèi)外裝修裝飾、油飾彩畫以及院落地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亟待進行保護修繕。寶蘊樓的建造歷史和建筑風格在整個故宮古建筑當中具有獨特而鮮明的特征,故宮博物院決定在堅持文物保護修繕原則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修繕,以保證文物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整個工程預計于2015年5月底竣工,屆時將用來展覽故宮博物院院史(圖15)。
近日,國際工業(yè)設計社團協(xié)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中國臺北獲選“2016世界設計之都”。 臺北以“不斷提升的城市:設計實現(xiàn)市民生活愿景”(Adaptive City: Design in Motion)為口號,圍繞設計如何改善市民生活水平的主題,參加了此次競選(圖16)。世界設計之都(The World Design Capital,簡稱WDC),是由國際工業(yè)設計社團協(xié)會(ICSID)發(fā)起的城市推動計劃,旨在通過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一系列的相關促進活動,讓設計的重要性與意義更加為人們所知,并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扮演積極的推動者角色。臺北是第5座被選為設計之都的城市,此前獲選“世界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分別為:2008年的意大利都靈、2010年的韓國首爾、2012年的芬蘭赫爾辛基和2014年的南非開普敦。
16
17
日前,由德國gmp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作為設計聯(lián)合體共同設計的廣東深圳前海綜合交通樞紐規(guī)劃方案,已順利中標。該項目位于深圳西部的前海深港現(xiàn)代服務業(yè)合作區(qū)內(nèi),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的國家級區(qū)域經(jīng)濟新區(qū),作為未來新的金融中心,它將直接與香港相連。作為深港合作區(qū)商務中心區(qū)的啟動項目,該項目地上建筑面積100萬m2,地下建筑面積40萬m2,包括聯(lián)系3條地鐵線路、兩條城際軌道交通的地下交通樞紐、一個邊境控制點,以及地上數(shù)個高200m~450m不等的塔樓(辦公、酒店、公寓)和商業(yè)裙房。建成后的前海綜合交通樞紐將成為深圳南北向主干交通與東西向主干交通的匯合點(圖17)。
英國當代藝術家、建筑師、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將為中國設計一系列地鐵站。托馬斯·赫斯維克在近日隨倫敦市長約翰遜率領的貿(mào)易代表團來華訪問期間,做了一個非正式的投標,將為中國設計多達20個地鐵站,其中將至少為北京未來新增的地鐵線路設計兩個地鐵站。托馬斯·赫斯維克表示:“這將使我有機會對整個(北京)地鐵線路進行全盤思考,我的興趣是怎樣使人感受到更有特色的北京。”另外,赫斯維克透露,他的“夢想計劃”是為倫敦的基礎設施做一些項目,例如,為巴特西線路(Underground to Battersea)的延長線設計兩個新地鐵站。
18
近日,英國諾曼·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與托馬斯·赫斯維克工作室公布了由他們合作設計的上海外灘金融中心的一組效果圖(圖18)。中心坐落于上海外灘最繁華的街區(qū),連接著上海老城區(qū)和黃埔江新城的金融區(qū)。中心所在的地塊為整個外灘的最后一塊空地,占地42萬m2,包含8座建筑,涵蓋兩座180m高的寫字樓、一個精品酒店和一個文化藝術中心,以及若干商店和餐廳。整個設計以文化藝術中心和一個大型公共景觀廣場為中心,未來的文化藝術中心將主要上演中國傳統(tǒng)戲劇并舉辦各類展覽。為了與河對面19世紀風格的建筑物相協(xié)調,建筑在高度上有所降低,所有建筑的外緣在材料上均采用了包銅的花崗巖,看起來如同穿上了一層華美的外衣。該中心目前正在施工中,預計于2015年底最終竣工。
近日,得益于HOK的總體規(guī)劃,迪拜擊敗了競爭對手土耳其伊茲密爾(由扎哈·哈迪德為其設計總體規(guī)劃方案)、巴西圣保羅和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成功取得2020年世博會的舉辦權,即將成為150年來第一個舉辦國際展覽會的中東城市。HOK的規(guī)劃方案基于“心系彼此,共創(chuàng)未來”的迪拜世博主題,項目占地438hm2,坐落于迪拜西南方,毗鄰新建的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和杰貝阿里港。世博會將分為3個展區(qū),模仿傳統(tǒng)的露天阿拉伯市場,從中心廣場向周圍擴展,大型展館被布置在外圍,小型展臺距離中心較近,便于參觀者參觀整個場地。英國建筑設計公司Populous 作為設計顧問負責場館規(guī)劃,英國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Arup)負責基礎設施和交通系統(tǒng)的設計。預計屆時將吸引 2500 多萬名游客參觀迪拜世博會(圖19)。
19
20
英國巨石陣游客中心對外開放
2013年12月18日,英國著名歷史遺跡巨石陣的新游客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該中心位于巨石陣以西2.4km,耗資約合人民幣2.37億元。巨石陣是全世界最為重要的遠古文明遺址之一,每年有將近100萬游客前來參觀,但是一直以來,旅游服務設施較為缺乏。新建中心在功能上,除旅游接待設施外,還包括展廳和教育設施。該中心形式簡潔,與周邊環(huán)境保持協(xié)調的同時,強調了遺址的重要性。屋頂采用波浪形銀色金屬板,由200余根細長的立柱支撐。展廳所在的方盒子外覆蓋有木材,教育中心、咖啡廳和商店位于另一個玻璃盒子中,售票處則位于兩者之間。該中心由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丹頓·科克·馬歇爾(Denton Corker Marshall)建筑事務所設計。隨著新游客中心的啟用,老售票處和巨石陣周圍原先的設施將被拆除,原來一條直通巨石陣的公路也將被關閉并以草坪覆蓋(圖20)。
扎哈·哈迪德建筑師事務所與AECOM事務所近日正式公布了為2022 年卡塔爾世界杯而設計的阿爾沃克拉球場(Al Wakrah Stadium)方案。該場館位于阿爾沃克拉,是卡塔爾最古老的城區(qū)之一,距離多哈15km。比賽期間,球場可以容納4萬名觀眾,賽后將減少一半的座席,被拆除的看臺將被運送到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體育館的外形設計充滿了動感,概念源于當?shù)靥厥獾陌⒗姜殫U帆船。由于比賽將在夏季舉行,建筑師必須把卡塔爾炙熱干燥的氣候考慮在內(nèi),采用了弧線形屋頂和機械空調來保持場館內(nèi)的舒適度。該球場計劃于2014年動工,將成為本屆世界杯6個新建場館中首個啟動的項目(圖21)。諾曼·福斯特公布佛羅里達諾頓美術館翻新和擴建計劃
21
22
諾曼·福斯特事務所日前公布了佛羅里達諾頓美術館(Norton Museum of Art in Florida)的翻新和擴建計劃(圖22)。該方案將畫廊空間擴大至兩倍,并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為了將博物館與當?shù)厣鐓^(qū)一體化,項目涵蓋了一個教育中心、禮堂和餐廳,將成為全新的公共文化中心。重新規(guī)劃后的博物館空間,由一個中央庭院貫穿其中。同時,一個全新的大會堂將成為整個項目的社交中心。此次改造還包括場地擴建區(qū)域周邊的一排房屋,這里將成為藝術家的工作室。福斯特表示:“諾頓美術館是佛羅里達最重要的文化場所,位于西棕櫚灘的中心,而我們的設計旨在贊頌當?shù)氐木坝^和建筑。這里的花園將栽種當?shù)氐臉淠竞突ɑ堋T摽傮w規(guī)劃凸顯了原博物館優(yōu)雅的外形,并重新定義了它與城市的關系,以及和臨街區(qū)域的關系?!?/p>
西班牙著名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近日為卡塔爾首都多哈設計了名為沙爾克的大橋(Sharq Crossing)。這個橫跨多哈灣、長近10km的大橋由3架子橋相連而成,與扎哈·哈迪德設計的2022年多哈世界杯體育場一同迎接世界杯的到來。沙爾克大橋連通了位于哈馬德國際機場北部的文化街區(qū)與西灣的中央商業(yè)區(qū),每車道每小時可通行2000輛車,大橋兩側鋪設有一系列海底通道,以管理和引導海灣兩岸的車流。大橋的設計不只是為了緩解車流量,雙層的西灣橋上也包含一個由高架行人道連通的休閑公園。卡塔爾公共工程署署長表示:“沙爾克大橋是一件杰出的公共工程設計作品,也將是多哈現(xiàn)有公路網(wǎng)絡的一條重要干道。它將很快成為舉世聞名的地標,成為多哈的城市符號?!保▓D23)
23
24
近日,赫爾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務所為倫敦的金絲雀碼頭(倫敦金融區(qū))設計了一棟56層高的圓柱形摩天住宅樓(圖24)。作為金絲雀碼頭9hm2總體規(guī)劃的一部分,此住宅樓將與另外兩棟由倫敦本土建筑設計工作室斯坦頓· 威廉姆斯(Stanton Williams)設計的住宅樓一起,為該地區(qū)提供884套住宅;此外,艾萊斯&莫里森建筑設計公司(Allies and Morrison)為媒體、技術和通訊等企業(yè)設計了兩棟辦公樓。在第二階段的規(guī)劃中,這里還將在圍繞這5棟大樓設計一些公共活動廣場和街心花園,同時配備超過100家商鋪、餐廳和咖啡廳的商業(yè)設施。其他輔助設施包括學校和醫(yī)療機構,最終這一區(qū)域內(nèi)的住宅單元將多達3100個。如果規(guī)劃方案順利通過,第一階段工程將于2014年底動工。整個項目將為金絲雀碼頭金融區(qū)帶來新的商機與發(fā)展機遇。
近日,OMA事務所贏得法國讓·雅克·博斯克(Jean-Jacques Bosc)大橋設計競賽。該橋長545m、寬44m,橫跨波爾多地區(qū)的加倫河,連接弗盧瓦拉克(Floirac)與貝格萊(Bègles)兩座城市。博斯克橋除了可供機動車行駛外,還設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漫步道,橋下也預留出足夠空間可供船只通過。在設計者看來,這座橋將為城市提供一個休閑的公共空間和舉辦活動的場所。它的設計在形式上極其簡潔,勝在低技和高效的結構解決方案。OMA此次與工程師團隊WSP、景觀設計師米歇爾·德維捏(Michel Desvigne)、EGIS顧問公司以及燈光設計公司Lumières工作室共同完成博斯克大橋的設計。該橋預計于2018年竣工(圖25)。
25
26
近日,德國最大的出版商阿克塞爾·施普林格集團公布了其位于柏林的新總部大樓設計競賽的入圍方案。BIG事務所、OMA事務所和奧雷·舍人建筑事務所從18家世界頂尖的建筑事務所中脫穎而出。這個面積為6萬m2的綜合體將建于柏林墻舊址邊上。 BIG的方案(圖26)如同一個有著“自由靈活樓面”的“三維社區(qū)”,環(huán)繞著一個室內(nèi)庭院,“為不同群體的使用者創(chuàng)造最優(yōu)化的會面和交流空間”。 OMA的方案以中央巨大的鏤空空間為特色,立面開口較多,樓面層次感強,采光通透。舍人的設計靈感源自“云團”,建筑的基部為公共空間,核心是“一個雕刻式的物理孔洞,以創(chuàng)造靈活的、可滲透式場所,便于使用者構想、合作與互動?!弊罱K的獲獎方案將在近期公布。
美國SOM事務所于近日公布了位于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摩天樓設計方案。該樓將作為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的總部大廈,高度超過500m,是印尼目前最高樓46號大廈(Wisma 46)高度的兩倍。此樓在設計上利用頂部的集成風力能源設備“風之漏斗”,從盛行風氣流中汲取能量。立面采用弧形玻璃幕墻,向上收束,形成“漏斗”。外立面上還裝有遮陽板,在允許自然采光的同時,可阻隔由于太陽輻射所產(chǎn)生的熱量。作為摩天樓所在園區(qū)的一部分,它的周圍還將建有一個清真寺、一個演藝中心、一個展覽館、運動設施以及一個發(fā)電廠。該項目計劃于2020年竣工(圖2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