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病科,吉林長春130021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腎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的作用分析
孫敏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病科,吉林長春130021
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腎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選取160例慢性腎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80例。研究組實行針對性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遵醫(yī)行為、自我效能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前的遵醫(yī)行為各項得分分別為(2.28±1.08)、(2.95±1.12)、(3.15±0.95)、(3.07±1.16)分、自我效能得分為(28.27±6.25)分,與對照組的(2.34±1.12)、(2.89±1.09)、(3.21±0.73)、(3.02±1.21)、(28.41±5.27)分差別不明顯(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遵醫(yī)行為各項得分別為(1.06±0.62)、(1.12±0.73)、(1.41±0.51)、(1.24±0.72)分、自我效能得分為(34.28±7.85)分,與對照組的(1.33±0.51)、(1.52±0.81)、(1.67±0.45)、(1.66±0.83)、(30.12±8.08)分存在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進而促進治療效果的改善。
針對性護理;慢性腎炎;遵醫(yī)行為;自我效能
慢性腎炎又稱慢性腎小球腎炎,主要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原發(fā)于雙側腎臟彌漫或局灶性的免疫性炎癥性疾病[1]。該病起病隱匿,且病情進展較慢,病程較長,患者需長時間接受治療。病情反復、治療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易使患者產生不良心理,患者自我效能降低,失去對治療的信心,進而影響遵醫(yī)行為。而遵醫(yī)行為的降低致使治療效果變差,治療效果變差又可進一步降低自我效能。因此,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和自我效能。本次我們選取160例慢性腎炎患者,其中80例行針對性護理,另80例行常規(guī)護理,并將兩組有關情況進行比較,旨在評價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腎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160例慢性腎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80例。研究組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25~71歲,平均(49.25±10.69)歲;病程5個月~16年,平均(6.23±1.15)年;文化程度:小學9例,初中21例,中專8例,高中25例,大專及以上17例;并發(fā)癥:高血壓15例,高血脂8例,水腫23例;入院時血肌酐178~285 μmol/L,平均(219.85±45.37)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1.3~3.7g,平均(2.15±0.96)g。對照組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23~70歲,平均(48.76±11.48)歲;病程4個月~14年,平均(6.09±1.08)年;文化程度:小學8例,初中20例,中專11例,高中23例,大專及以上18例;并發(fā)癥:高血壓13例,高血脂6例,水腫24例;入院時血肌酐170~283 μmol/L,平均(220.76± 46.82)μmol/L;24h尿蛋白定量1.2~3.9g,平均(2.18±0.84)g。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腎炎的診斷標準,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別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按原則行常規(guī)治療,如控制血壓,激素沖擊治療,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等。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如病情觀察,心理干預,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研究組實行針對性護理:患者入院后,積極與其溝通,對其一般情況、病史、生活習慣等進行了解,同時對其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從而制定針對性強的個性化護理方案;根據(jù)患者的生活習慣,制定科學、合理且適合其的作息時間表,以保證患者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促進腎血流量的改善;保持病室的干凈衛(wèi)生,定時通風換氣,維持空氣的流通;定期對病室進行消毒,盡量減少人員探視,防止交叉感染的發(fā)生;指導患者勤剪指甲,每日用溫水進行擦洗;病室光線宜柔和、明亮;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炎的發(fā)生;根據(jù)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制定個體化的健康宣教方案,促進患者對疾病形成全面、正確的認識;告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按時定量服藥;密切觀察患者,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和了解腎功能的變化,當不良反應發(fā)生后耐心的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防止其產生不良心理;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及病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對于有尿蛋白癥狀的患者,在腎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每日約80~100 g,且需著重強調,應以動物蛋白,如牛奶、瘦肉等為首選,因植物蛋白含有大量的嘌呤堿,可加重腎臟的代謝,故而應限制攝入;對于腎功能損害嚴重,且有少尿、水腫、高血壓等癥狀的患者,應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每日約20~40 g,以減輕腎臟負擔;同時水腫患者需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約2~3 g,病情嚴重時可給予無鹽低鈉飲食,并限制液體的攝入,攝入量約為1200~1500 mL;貧血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鐵質的攝入;主動、誠懇的與患者進行溝通,減輕其思想負擔,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注意了解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盡可能的提供服務和幫助;向患者介紹治愈成功的病例,增強其對恢復的希望;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不滿、壓抑等,并耐心的傾聽,采用和藹的語氣進行疏導,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關愛;鼓勵家屬及親朋多陪伴患者,使其獲得情感上的支持;患者出院時告知其出院后仍需按時作息,并適當運動,但勿勞累,同時還應保持樂觀的情緒,多與家人、朋友等進行交流,并適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囑患者根據(jù)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物,盡量不去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若發(fā)生需及時就診。
表1 兩組護理前、后遵醫(yī)行為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遵醫(yī)行為比較(±s,分)
項目遵醫(yī)囑給藥不濫用藥物飲食控制不擅自停藥時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n=80) 2.28±1.08 1.06±0.62 2.95±1.12 1.12±0.73 3.15±0.95 1.41±0.51 3.07±1.16 1.24±0.72對照組(n=80) 2.34±1.12 1.33±0.51 2.89±1.09 1.52±0.81 3.21±0.73 1.67±0.45 3.02±1.21 1.66±0.83 t 0.34491 3.0081 0.34338 3.2810 0.44792 3.4191 0.26679 3.4189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為患者護理前、后的遵醫(yī)行為、自我效能及治療效果。遵醫(yī)行為參考文獻[2]自擬,主要包含嚴格遵醫(yī)囑給藥、不濫用藥物、飲食控制、不擅自停藥四項,每項均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最高4分,最低1分,得分越低,遵醫(yī)行為越好。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進行評價,該量表共10個條目,涉及個體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的自信心,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治療效果參照文獻[4]自擬。臨床治愈:所有臨床癥狀和體征都完全消失,尿蛋白檢查陰性或24 h尿蛋白定量<0.2g,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沉渣正常,腎功能恢復至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持續(xù)減少,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50%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3個,腎功能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尿蛋白檢查減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25%~49%,高倍鏡下尿紅細胞3~5個,腎功能正?;蚋纳?。無效:臨床癥狀或實驗室檢查無明顯改善或有明顯加重??傆行?臨床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里所有數(shù)據(jù)均由SPSS 13.0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處理而得,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遵醫(yī)行為
兩組治療前遵醫(yī)行為各項目得分無明顯差別,治療后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 自我效能
兩組護理前自我效能得分差別不明顯,護理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得分比較(±s,分)
組別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n=80)對照組(n=80) tP 28.27±6.25 28.41±5.27 0.15316>0.05 34.28±7.85 30.12±8.08 3.3028<0.05
2.3 治療效果
兩組治療的總有效率存在明顯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慢性腎炎主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為臨床癥狀,病變進展緩慢,最終發(fā)展成慢性腎衰竭[5],給患者及家庭、社會都造成嚴重負擔。該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當患者有明顯感覺的時候,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颊邔ν蝗缙鋪淼牟∽冸y以接受,容易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同時該病進展緩慢,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較長,病情容易反復,使患者失去對治療的信心,加上部分患者對疾病尚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正確的用藥及防護知識,多方因素共同導致患者的遵醫(yī)行為變差。臨床研究資料顯示[6],對慢性腎炎患者采用合適的治療措施可將病情延緩至20~30年,故對慢性腎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尤其重要,而治療效果的優(yōu)劣與遵醫(yī)行為有
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本次我們對80例患者行針對性護理,另80例予以常規(guī)護理,兩組護理前遵醫(yī)囑給藥、不濫用藥物、飲食控制、不擅自停藥四行為得分差別不明顯(P>0.05),護理后行針對性護理的一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針對性護理的一組治療的總有效率也更高(P<0.05),較好的說明了針對性護理可有效的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提升治療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針對性護理是依據(jù)患者的個性、生活情況、飲食喜好及病情為基礎而制定,患者更易接受和理解,從而對疾病形成正確的認識,也更愿意配合治療,故遵醫(yī)行為得到明顯改善,故治療效果也更好。
自我效能主要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念和信心[7]。慢性腎炎患者的自我效能則是患者疾病治療成功信心的體現(xiàn)。本組資料中的兩組患者護理前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別不明顯(P>0.05),治療后行針對性護理的一組得分明顯高于行常規(guī)護理的一組(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有效的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的自我效能。主要原因在于針對性護理的實施,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的特點行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并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感受到尊重和關愛,從而增強對治療的信心,故自我效能明顯提升。
本研究提示,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及自我效能,進而促進治療效果的改善,值得開展。
[1]蔡青利,蔡明玉.個體化健康教育對慢性腎炎患者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信息,2013,26(17):371.
[2]王雅靜.護理干預對狼瘡性腎炎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5):62-63.
[3]馬玉蓮.慢性腎臟病患者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00-401.
[4]王曉燕,任麗.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腎小球腎炎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4):7-8.
[5]賈艷茹.對首次住院的慢性腎炎患者的心理調查及護理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84-85.
[6]張素珍,高叢斌.對慢性腎炎患者慢性腎衰竭認知度的調查與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20):1947-1949.
[7]胡象嶺,田春鳳,孫方盡.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J].心理學探新,2014,34(1):53-56.
R473.6
A
1672-5654(2014)09(c)-0095-03
2014-07-28)
孫敏(1971-),女,吉林省長春市,漢族,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