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 方秀春
深圳市羅湖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 深圳 518000
人文關懷對兒科藥物外滲的重要性
丁穎 方秀春
深圳市羅湖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 深圳 518000
目的探討分析人文關懷對預防兒科藥物外滲的重要性。方法選擇2013年6~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靜脈輸液的嬰幼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給予兒科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給予人文關懷干預。結(jié)果治療組一次成功率為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56%,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滿意度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人文關懷干預能提高兒科護理服務質(zhì)量和家長滿意度。
人文關懷;兒科;藥物外滲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由于嬰幼兒口服用藥的配合性差,治療效果不滿意,醫(yī)生往往會選擇靜脈給藥。由于小兒靜脈管腔小、表淺、彎曲,較直部分短,末梢循環(huán)不良,頭部呈暗紫色且皮膚松弛,彈性差,分支多交錯成網(wǎng),血管易滑動,不易固定,無主動配合能力等原因易致靜脈輸液外滲[1]。如不及時恰當?shù)靥幚?,會發(fā)生皮下組織壞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醫(yī)療護理服務要求不斷上升,如何減少兒科藥物外滲,提高護理質(zhì)量值得臨床關注。人文關懷作為一種護理手段,在兒科輸液室中已成為護理工作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我院2013年6~12月對收治的兒科輸液患者通過實施人文關懷教育,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靜脈輸液的嬰幼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90例,治療組男72人,女18 人。最大年齡14歲,最小年齡1歲,平均年齡(4.5±2.6)歲,住院時間(4.5±2.6)。穿刺部位包括頭部靜脈56例,手部靜脈19例,足部靜脈15例。對照組男69人,女21人,最大年齡14歲,最小年齡1歲,平均年齡(4.2±3.5)歲,住院時間(6.8±2.9)天。穿刺部位包括頭部靜脈54例,手部靜脈21例,足部靜脈15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兒科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給予人文關懷干預。具體如下。
1.2.1 輸液前的人文關懷。2歲以下的嬰幼兒,護士用聲、光、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減輕其恐懼感;對3~7歲的學齡前兒童,用講故事、做游戲來滿足其好奇心,與其建立友好關系;對學齡期兒童,以正面鼓勵和講道理來幫助他克服對注射的恐懼心理,使其能主動配合治療。向家長介紹輸液的目的,指導家長不要給患兒喂奶或喂水,患兒口中不能有任何食物,以免在穿刺時造成咳嗽、窒息等意外情況,靜脈穿刺時的指導及配合護士行靜脈穿刺時,指導家長不能用手按壓住患兒的胸部及捂住患兒的口鼻,在穿刺針頭的過程中,護士應該隨時觀察患兒的面部表情和異常行為,防止患兒病情變化。如果發(fā)現(xiàn)患兒出現(xiàn)異常情況,必須要第一時間進行正確的處理。靜脈穿刺后給予摟抱姿勢,指導家長將患兒抱在注射部位肢體的對側(cè),以防家長身體觸及針頭;避免將衣物覆蓋患兒的頭部或穿刺部位,并且適當?shù)募s束患兒的雙手,以免患兒將針頭扯掉而造成二次穿刺引起的痛苦,告知做好孩子的撫慰最重要,護士邊操作邊講解,以取得患兒與家長的理解與配合,使患兒及家長在輕松愉快環(huán)境中了解和掌握了相關的護理知識,增強了護患溝通。
1.2.2 輸液過程中的人文關懷。護士加強巡視,一般每15~30分鐘巡視1次,使用特殊藥物應增加巡視次數(shù),主動與患兒及家長溝通,認真傾聽訴說和意見,解答患兒家長提出的問題,根據(jù)季節(jié)宣教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知識,宣教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鼓勵母乳喂養(yǎng),密切觀察患兒,如有不適,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并予以處理。
1.2.3 輸液后的人文關懷。拔針時,采用連貫式按壓方法[2],囑按壓3~5 min,不搓不揉。指導靜脈留置導管針的注意事項。對家長進行某些預見性交流,請家長留意并及時告知,并建議家中要常備體溫表,加強體溫監(jiān)測,掌握體溫變化情況。體溫在38.5℃以下行溫水擦浴,并且多喝水,體溫超過38.5℃,在物理降溫基礎上,可根據(jù)醫(yī)囑給退熱藥,告知科室的電話號碼,指導電話來訪及門診隨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兒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較
治療組一次成功率為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56%,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滿意度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小兒輸液外滲是輸液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嚴重可導致血管受腫脹組織擠壓產(chǎn)生局部皮膚缺血、缺氧,表現(xiàn)為皮膚青紫、壞死等[3]。
隨著醫(yī)學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逐漸成為各種護理模式的核心內(nèi)容,在兒科輸液穿刺過程中應加強心理安撫,保持嬰幼兒情緒安靜,輸液期間加強護理[4]。人文關懷是以患者為中心,以現(xiàn)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把護理程序系統(tǒng)化運用到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5]。臨床研究顯示,治療組一次成功率為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56%,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滿意度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人文關懷有利于提高護理質(zhì)量,提高患者滿意度[6-7]。
綜上所述,兒科靜脈輸液采用人文關懷措施實施干預,可以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和嬰幼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效預防輸液外滲癥狀,值得在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石金花. 新生兒靜脈輸液的護理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 2009, 2(19): 108-109.
[2]邵小平, 裘東仙. 靜脈輸液拔針后連貫式按壓方法減少出血的效果研究[J]. 上海護理, 2007, 7(6): 31.
[3]周冠蓉. 兩種方法處理新生兒靜脈輸液嚴重外滲效果比較[J]. 上海護理, 2007, 7(6): 37-38.
[4]陳曉瑜, 陳偉霞. 新生兒靜脈輸液滲漏的預防護理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7, 4(7): 70-71.
[5]Roberts KT, Robinson KM, Stewart C, et al. An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rotation[J]. J Nurs Educ, 2009, 48(8): 454-459.
[6]江翠嬋. 應用整體護理理論實施新生兒肺炎合并腹瀉病護理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0, 29(7): 1026-1028.
[7]蔣霞, 李文娟, 陳小紅. 3例兒童藥物外滲原因與護理對策[J].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2, 9(13): 120-121.
R473
B
1674-9308(2014)04-010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