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臣
(天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 天津300457)
“花葉藝坊”社團活動的實踐與探索
李晨臣
(天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 天津300457)
提出社團活動要符合成員的知識水平,以興趣為主導方向,充分利用周邊資源,積極創(chuàng)新地開展活動。社團活動應有一定的輻射面,實現(xiàn)以小見大,使活動在不同群體中體現(xiàn)不同的價值。
科技輔導 興趣 社團 植物學
自 2010年以來,筆者所在學校加強了科技教育的力度,作為科技輔導員,筆者一直在工作實踐中摸索開展科技輔導的方向和方法,并確立了植物學這個研究方向。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處可見,它們美化了我們的城市、社區(qū)和校園,但有很多植物的名稱卻鮮為人知。因此,筆者將植物學作為主要輔導方向,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1]
一個有代表性的社團名稱是至關重要的,它既要具有吸引力,也要能概括和說明主要內(nèi)容,其目的就是吸引同學們的注意?!盎ㄈ~藝坊”這個名字是基于多種考慮的,最初只為普及植物學知識,但是通過全面考慮活動的開展實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興趣,筆者重新制定了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兼顧理論知識和生活興趣。這樣一來,即否定了之前的“身邊的植物分類”、“植物學知識”等幾個名稱,而“藝坊”一詞浮現(xiàn)了出來。
社團活動的開展要確保時間和地點能夠相對固定,這樣才能構建社團活動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在筆者的社團活動中,固定時間是每周二下午第七、八節(jié)課,但由于受季節(jié)影響,會根據(jù)植物生長情況來安排活動,如利用中午或其他時間,或將學生分組按不同時間活動??傊跁r間和地點上要做到相對固定,并兼顧靈活,始終做到有目的地活動。
社團的成員招收要本著自覺自愿、人數(shù)適當、人員固定的原則。2013年3月份,花葉藝坊社團面向全校招募,吸納了 29名成員,分別來自除高三年級以外的其他各年級。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年級,知識水平不同,但是在社團的活動中并不會有較大差距,因為社團的活動形式較為多樣,適應每個年級的同學。同年 9月份,社團吸納了 66名成員。通過一學期的實踐,發(fā)現(xiàn)人數(shù)眾多搞活動比較困難,效果也不好,所以2014年3月份社團做了調整,回歸到了28人。每一學期社團的人員固定,不同學期之間則具有流動性,基本原則是每個學生在社團的時限不超過兩學期,這樣社團活動的輻射面更廣一些,可以實現(xiàn)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社團要有活動目的,花葉藝坊社團就是讓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學到一些植物學的基礎知識,學會觀察和辨認植物,并能在實踐中感受到植物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到植物帶給人們生活的美麗色彩。在開展活動的同時,要做到教學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學知識,也能把知識用到生活中。
2.1 以必要知識做基奠,學會觀察和辨認
2.1.1 學習必要知識
具有專業(yè)特點的社團一定要有知識作為基礎,否則活動無法開展。對知識的選擇也要有要求,不宜過深過難,所選的知識對活動要有針對性,對學生要有普遍性?;ㄈ~藝坊社團涉及植物學,這是一門比較獨立的學科,包含很多專業(yè)知識,所以筆者選取了一些必要的知識作為社團活動的知識儲備。有了專業(yè)知識就像是有了工具,學生才有可能學會辨認植物,學會查找植物名稱的方法,否則只是單純記憶植物形態(tài),不會有好的效果。[2]
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單純講知識是比較困難的,學生不會有興趣,所以當他們對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時,安排同學分小組查找資料。一個小組查找 1~2科的植物特征和代表植物,然后在組間交換學習。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翻閱很多相關知識,自然使他們貼近了植物學,從而真正參與到學習植物學知識的活動中。
2.1.2 學會觀察和辨認
社團活動要講究理論聯(lián)系實際。安排學生分小組觀察校園植物,并書寫每種植物的觀察日記。這項活動可以促使同學們對植物仔細觀察,并且還需要同學們利用課間自覺觀察,而不是單靠在社團的時間去完成。在書寫觀察日記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試著運用學到的植物學術語來描述不同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逐漸體會觀察植物慢慢生長變化所帶來的樂趣。
2.2 就近取材,激發(fā)興趣
花葉藝坊社團最初的活動就是從認識學校的植物開始。由教師帶領同學們走近校園里的每一種花卉和樹木,告訴他們植物的名稱,講一些常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活動中,同學們也會提到一些街邊見過的植物,實現(xiàn)師生互動。從開始的不在意到后來的提問題,正是學生的興趣逐漸被激發(fā)出來的過程。對于校園外的植物,筆者也盡量選擇生長在學校周邊的,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適當?shù)臅r候,安排學生去一次植物園,讓他們看看“熟悉又不熟悉”的植物,教會同學們?nèi)绾螀⒂^植物園。
2.3 動手實踐,體驗生活
社團活動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如果總是讓他們重復做一件事,往往很難堅持下去。所以要安排動手制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植物的美。
制作臘葉標本是一項適合學生來做的活動,也是一項植物學的基本技能。標本的采集主要來自于校園植物,同學們利用社團和午休時間來制作標本,還有的在上放學路上采集了梨花和油菜花,也制成了標本。
紙藝花是近些年來流行的DIY手工制品,如果技藝精湛的話可以以假亂真。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體會描述植物的術語?;顒又饕譃閮刹糠?,一是參照紙藝花教程熟悉制作紙藝花的過程和方法,二是參照實際的植物來制作紙藝花,感受各部分形態(tài)。同學們在制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比如在制作月季時,花瓣是否外卷,葉子是否為復葉,復葉的小葉是否為 3~5片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作品是否更逼真,體現(xiàn)了紙藝花中的植物學知識。
在制作臘葉標本時,學生會不忍用力將花枝壓平;在制作紙藝花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一株植物有那么多特征。這些感受都是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通過親手實踐,他們體會到了植物的美。
一個社團活動的開展應該是有普及性的,而不能僅限于參加社團的學生。雖然社團的成員不宜過多,但是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讓社團的成果得到推廣。筆者在組織活動的同時,一直準備編纂校本課程書籍《植物學里的美麗生活——一本和你有關的植物書》,目的是把相關活動記錄下來,一來可以豐富更多同學的課余知識,二來可以指導其他老師開展活動??傊O計一個適合學校的方式,將社團的成果展現(xiàn)出來,保留下來,將活動的價值延伸到各個群體。
[1]祝燕芳. 中學生物實踐活動資源的研究和開發(fā)實踐[D].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碩士),2006:6-10.
[2]張漢武. 我校開展植物課實踐活動見成效[J]. 中學生物教學,1994(3):1-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Activities in the“Floral & Leaf Art”Club
LI Chenchen
(TEDA No.2 Middle School,Tianjin 300457,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lub activities ought to accord with its members’ knowledge level,take interests as the center,take full advantage of surrounding resources and be developed positively and innovatively. The activities should also have a demonstration effect,making them realize the values in different groups.
science tutoring;interests;society;botany
G312
A
1006-8945(2014)05-0093-02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