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文波
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召開的全國財經(jīng)會議,是中共執(zhí)政后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中共中央,政務院各部門,各中央局、分局及部分省、市負責同志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新稅制實行,有人質(zhì)疑:“社會主義還要不要實現(xiàn)?”
1952年9月前后,財政部擬訂了修正稅制的具體方案,經(jīng)中財委黨組討論通過,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薄一波回憶:“總理用了好幾個鐘頭的時間,逐字逐句對方案進行了修改。”新修訂的稅制自1953年1月1日起實行。為了配合稅制改革各項辦法的貫徹執(zhí)行,同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題為《努力推行修正了的稅制》的社論,社論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的原則,并說明國營商業(yè)、合作社和私營商業(yè)在按稅法規(guī)定納稅上處于同等待遇等。新稅制之所以趕在1953年初出臺,按照薄一波的說法,完全是為了在消費旺季多征些稅。他回憶:“新稅制從9月財經(jīng)會議醞釀到年底出臺,僅用了3個多月時間。為了趕在元旦前一天公布實施,為了在春節(jié)前一個半月的旺季多收點稅,許多該做的工作沒有去做,或雖然做了但做得很粗率?!?/p>
這次修正稅制,一直是在中財委直接領導下進行的。直到1953年1月3日,即新稅制已實行了3天后,中財委黨組才以告知的形式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報告。
但是,新稅制公布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一些波動和不滿,引起了物價波動,擴大了地區(qū)差價,造成“批零劃不清”、給稅務工作帶來實際困難等。北京市委向中央報告說:“因改變了稅制,今年1月3日又調(diào)整了1370種商品的價格,兩次調(diào)整后,幾種基本生活用品零售價變動如下:面粉漲價6.3%(第一次加1.9%,第二次加4.4%),大米漲8.8%(第一次加1%,第二次加7.8%)。”1953年1月9日,山東分局第二書記向明等3位同志聯(lián)名給中央寫信,反映新稅制執(zhí)行后引起了物價波動、搶購商品、私商觀望、思想混亂等狀況。他們在信中說:“我們真不懂,新稅制為什么要在全民所有制企業(yè)和私營企業(yè)之間劃等號?如果這樣,社會主義的國營企業(yè)怎么能得到鼓勵而發(fā)展?資本家的企業(yè)從新稅制里得到了鼓勵更加得意忘形,這樣社會主義還要不要實現(xiàn)?所以,我們認為圍繞新稅制的實行,是一場尖銳的路線斗爭。”
看到山東、北京等地關于新稅制問題的報告后,1953年1月15日,毛澤東致信周恩來、鄧小平、陳云和薄一波:“新稅制事,中央既未討論,對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亦未下達通知,匆率發(fā)表,毫無準備。此事似已在全國引起波動,不但上海、北京兩處而已,究應如何處理,請你們研究告我。此事我看報始知,我看了亦不大懂,無怪向明等人不大懂。究竟新稅制與舊稅制比較利害如何?何以因稅制而引起物價如此波動?請令主管機關條舉告我?!?/p>
5月下旬,毛澤東在看了薄一波5月20日關于北京市零售物價不斷上漲問題的調(diào)查報告后,批示楊尚昆:“此件列入(全國財經(jīng)工作會議議程),準備討論?!?953年6月1日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認為:1952年12月31日政務院財經(jīng)委員會所公布的對稅制的若干修正(政務會議核準的),在政治上有原則性的錯誤。同時,這一問題事前未向中央請示,也未提交中央討論,在組織上也是嚴重錯誤的。關于稅制修訂問題,由薄一波、曾山、姚依林等再加研究,提交全國財經(jīng)會議征求意見,再交中央討論。會議提出,原決定由薄一波準備全國財經(jīng)工作會議,現(xiàn)決定由周恩來主持。(《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1953年6月9日,周恩來約請高崗、饒漱石、彭真、薄一波、習仲勛、李維漢、曾山、賈拓夫、齊燕銘等開會,研究召開全國財經(jīng)會議有關事宜,議定了會議的宗旨、議程和組織領導等問題,并決定:(一)由周恩來、高崗、鄧小平、饒漱石、薄一波、鄧子恢、彭真、習仲勛、李維漢、曾山、賈拓夫和各中央局、分局書記組成會議領導小組;(二)由周恩來、高崗、鄧小平作會議的總的經(jīng)常主持人。(后來,會議總的經(jīng)常主持人增加鄧子恢、李富春。)會后,向毛澤東并中共中央提出了《關于全國財經(jīng)會議如何進行的請示報告》。當晚,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批準這個《報告》。周恩來在6月12日全國財經(jīng)工作會議預備會議上指出: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財政問題,準備解決中央提出的以及各地有意見并且能夠解決的一些問題。解決的方針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聽取各地的意見,然后加以集中寫成決議。他強調(diào),我們新民主主義的制度是一個過渡的制度,這個社會是一個過渡的社會,這個過渡時期的每時每刻都在增長社會主義成分?,F(xiàn)在,能不能勝利的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能不能恢復經(jīng)濟的問題亦解決了,三年的經(jīng)驗證明,我們能恢復。目前擺在我們面前要解決的問題是能不能在政治上鞏固已得的勝利,能不能建設新中國,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原定的會議議程主要有三項:五年計劃問題、財政問題和民族資產(chǎn)階級問題。但是,會議的發(fā)展同預先的打算不一樣。討論和批評新稅制,實際上成為會議的中心議題。
會議指導思想發(fā)生變化
6月13日,全國財經(jīng)工作會議開幕。會間,薄一波介紹了財經(jīng)工作情況;李維漢作了關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問題的報告;高崗、李富春分別作了關于國民經(jīng)濟計劃問題的兩個報告。會議圍繞這些報告進行討論,并針對中財委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提出批評,如中央對地方照顧不夠,統(tǒng)得過多、過死等。有人還舉例說,下邊連針頭線腦都沒權掌握,困難很多。會前,高崗曾叮囑東北局第三書記張明遠等人,東北代表不要先發(fā)言,要謙虛謹慎,提意見時不要太尖銳。所以東北代表的發(fā)言言詞比較和緩,張明遠的發(fā)言主要是批評中財委對東北在抗美援朝中負擔過重的問題重視不夠,中央調(diào)撥的物資不能及時到位等。(張明遠《我的回憶》,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版)
會議第三天,6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來京參加財經(jīng)會議的各大區(qū)負責人列席。會上,毛澤東正式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他在批判“離開總路線的右傾思想”時,不點名地批判了劉少奇關于“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等觀點,點名批評了薄一波提出的新稅制。毛澤東說:新稅制有原則錯誤、路線的錯誤,違反二中全會,違反《共同綱領》,對資產(chǎn)階級無所謂領導,完全平等,甚至并不平等,對資產(chǎn)階級有利,對無產(chǎn)階級不利,對大批發(fā)商有利,擁護的是資產(chǎn)階級,而且是熱烈擁護;倒霉的是黨,是合作社。對新稅制要作很大的修改,對預算也必須作若干修改。周恩來向財經(jīng)會議傳達了毛澤東的講話,成為會議的指導思想。
7月11日,周恩來向毛澤東匯報全國財經(jīng)會議進行情況。鑒于一個月來一些與會者對新稅制意見比較多等原因,毛澤東指示舉行領導小組擴大會議,讓薄一波在會上作公開檢討。12日晚,周恩來致信薄一波:“昨夜向主席匯報開會情形,他指示領導小組會議應該擴大舉行,使各方面的同志都能聽到薄一波的發(fā)言。同時要展開桌面上的斗爭,解決問題,不要采取庸俗態(tài)度,當面不說背后說,不直接說而繞彎子說,不指名說而暗示說,都是不對的。各方面的批評既然集中在財委的領導和薄一波,他應該更深一層進行檢討自己,從思想、政策、組織和作風上說明問題,并把問題提出來,以便公開討論。此點望你在發(fā)言中加以注意?!?(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月13日,薄一波在九次全國財經(jīng)會議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作關于財政、金融、貿(mào)易政策和工作的檢查。14日起,與會代表對薄進行“批評與幫助”,會議氣氛從此緊張起來。(《周恩來年譜》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會議以檢討“新稅制”為中心,批判薄一波的“右傾”錯誤。(毛澤東對新稅制出臺時薄一波等人沒有向黨中央?yún)R報表示嚴重不滿,嚴厲批評說:“修正稅制事先沒有報告中央,可是找資本家商量了,把資本家看得比黨中央還重;這個新稅制得到資本家叫好,是‘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與會代表的批評越來越嚴厲,上綱越來越高,涉及和批評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不少人發(fā)言相當尖銳,如黃克誠批評薄一波有圈子;譚震林拍著桌子說薄是“布哈林式的人物?!?/p>
對薄一波的批判,還聯(lián)系到劉少奇在天津?qū)Y本家的講話及關于東北富農(nóng)等問題的講話,形成了“批薄射劉”的局面,有了“批薄另有后臺”等傳言,會議出現(xiàn)了一些復雜局面。財經(jīng)會議前夕,接到蘇共中央的急電,要求中共中央派人去莫斯科聽緊急通報。黨中央決定派高崗前去,陪同他去的是毛主席的秘書葉子龍和翻譯師哲。高崗很快就回來向中央報告了蘇共緊急通報的內(nèi)容,原來是蘇共發(fā)生了貝利亞事件。高崗突然去蘇聯(lián),引起與會者的特別關注,也引起不少猜測,因此許多人到他家里去打聽情況,對蘇聯(lián)發(fā)生的事都很震驚。林彪因為生病正在西山休養(yǎng),沒有參加財經(jīng)會議。一些大區(qū)負責人想去看望他,高崗便出面聯(lián)絡,并帶領大家去了。當時有種說法這是毛澤東本人的意思。同去的有譚震林、鄧子恢、陳正人、羅瑞卿、陶鑄、譚政、蕭華等約二三十人。林彪在同他們見面的過程中談及中央的權威問題,林彪表示:“目前白區(qū)黨組織的一批干部控制著要害部門,他們身上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很危險,容易把黨引向歧途,現(xiàn)在薄一波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一個苗頭,這件事我們這些人是有責任跟主席說的,我們跟了主席這么多年了,有的是從井岡山、從閩西就開始的,有的是從陜北開始的,趁著現(xiàn)在還只是苗頭要控制住,控制好了,就不會走向反面……高崗同志在財經(jīng)會上的發(fā)言很有分量。”(中共中央林陳反黨集團專案組批轉《林彪與高崗、饒漱石是一丘之貉》揭批材料)華東局的第三書記,向有“譚大炮”之稱的譚震林甚至直截了當?shù)貙γ珴蓶|說:中央有兩個司令部,白區(qū)黨的人掌握著黨權(組織、人事部門)、政權(政法部門)和財權(財經(jīng)部門);另一個是以你為首的司令部,大權旁落,這很危險,應該把權奪回來?!保◤埫鬟h回憶,未刊稿。轉自林蘊暉《高崗被定為“反黨”的原因》,《國史札記》)很明顯,這話是沖著“華北山頭”的安子文、彭真、薄一波等來的。王鶴壽與張明遠談話時表示:“林總看問題很尖銳深刻,現(xiàn)在白區(qū)黨控制著中央的權力,很危險。中央的領袖,毛主席年紀大了,少奇是不行了,只有高主席是久經(jīng)考驗的。”并對張明遠說:“中央的情況,你不了解?!保◤埫鬟h《我的回憶》)
高崗的發(fā)言稿經(jīng)過主席批改
7月20日左右,休會三天,高崗和一些同志去北戴河看望陳云,談了會議情況,希望他能發(fā)言。陳云表示,中財委的問題,不全是薄一波的責任,他也有責任。(張明遠《我的回憶》)他明確表示反對兩條路線的斗爭的提法。(林蘊暉《一個偉人的奮斗與命運》第三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版)
7月23日,陳云提前結束休養(yǎng),返回北京。7月24日晚,出席全國財經(jīng)會議領導小組會議,周恩來在會上傳達了毛澤東關于“不能把華北的幾個同志說成宗派”的話。7月25日上午,陳云去毛澤東住所談話。7月28日晚,陳云與周恩來、薄一波談話。7月29日、30日先后兩次與周恩來、朱德和高崗、李富春等人談話。(《陳云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通過這些會面和談話,陳云對會議內(nèi)外的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
8月6日,陳云在第29次擴大的領導小組會議上發(fā)言,他首先指出:新稅制的結果是很明顯的,不利于社會主義經(jīng)濟,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這個錯誤的原因在于當初對稅收減少缺乏分析。對自己應負的責任,陳云表示:當初之所以沒有過問新稅制的制定,薄一波也沒有來問我,是因為去年年底,高崗尚未到中央就任計委主任,要幫助他搞出五年計劃草案,以便提交中央全會,為此向中央聲明過,中財委的工作交薄一波負責。但這不等于說我對新稅制的錯誤沒有責任。我的責任在于沒有指出1950年調(diào)整稅制的教訓,去提醒薄一波。(《陳云年譜》)針對這次財經(jīng)會議上有人說中財委存在著兩條路線,陳云表示:“中財委內(nèi)部是否有兩條路線斗爭的問題?我以為在工作中間個別不同意見是不會沒有的,在一起做了4年工作,如果說沒有一點不同意見,當然不行。這些意見,也不能說他的都是錯誤的,我的都是對的,也不能說他的都是對的,我的都是錯的??偟恼f起來,我在今天這樣的會上不能說中財委有兩條路線。”(楊尚昆《回憶高饒事件》,《黨的文獻》2001年第1期)
1953年8月7日,高崗在財經(jīng)會議領導小組擴大會上發(fā)言。據(jù)張明遠回憶:高崗的發(fā)言稿是他找?guī)讉€人研究后,由馬洪起草的,經(jīng)過張聞天修改(筆者注——高崗對張聞天很敬重,說他有學問,“是個翰林”,在遵義會議是有功的,又有能力,對他要善于使用),事先征求過我的意見,言辭并不尖銳。高崗說,他的發(fā)言稿不但請周總理看過,還經(jīng)過毛主席審閱修改,也給劉少奇看過,他還同少奇當面交換了意見。他向少奇表示,為了弄清是非,即使因此受處分,去當縣委書記,也要堅持原則斗爭到底,還說這一次少奇同意了他的意見和發(fā)言。高崗發(fā)言后,薄一波曾去找他交換意見,認為有些問題提得太高了。高崗拿出發(fā)言稿給他看,上面有多處毛澤東批改的地方,提到薄一波的錯誤是資產(chǎn)階級右傾思想。(張明遠回憶,未刊稿。轉引自《國史札記》)
高崗發(fā)言中涉及“批薄射劉”的內(nèi)容是:在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政策上,一波抵制黨中央和毛主席歷來主張的由“個體逐步地向集體方向發(fā)展”的互助合作運動的方針,認為這是一種空想,而把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實際上指望于富農(nóng)經(jīng)濟的發(fā)展。薄在1950~1951年,曾宣傳說:……要發(fā)展富農(nóng),這樣農(nóng)民才有奔頭……共產(chǎn)黨員可以雇工,有十萬八萬黨員當了富農(nóng),有什么可怕……在1950年4月的政治局會議上,他也宣傳過這種觀點,在座的參加會議的同志還記得,我就起來不同意這個意見,主席批評說這是走法國的道路。薄在1951年黨的生日寫的紀念文章中,把合作化的道路說成“是一種完全的空想”。(《國史札記》)
這個發(fā)言稿,不僅事先經(jīng)過毛主席和周總理審閱,而且毛澤東還親自作了重要修改,周總理也沒有提出異議。后來周恩來在會議的總結發(fā)言里,曾明確表示“基本同意”高崗的發(fā)言。(張明遠《我的回憶》)高崗后來解釋說:“財經(jīng)會議時,是主席讓我作個發(fā)言,我的發(fā)言實際上是保護周總理的。新稅制是薄一波搞的嘛!總理事務性工作太多,能夠把主席的事應付了就不容易了。屁股坐到資本家一邊的人黨內(nèi)大有人在,薄一波自己搞的新稅制,就得讓他承擔責任。會議期間,陳毅來跟我說過。后來陶鑄、李先念來開會,說要見林彪,拉我一起去,說軍隊的同志對新稅法意見大,要我多做解釋工作,總理不容易,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跟林彪說,給軍隊的同志做些工作,不要再給總理加壓力了。后來,我的發(fā)言寫好后交主席,主席作了修改,批薄是重了一些。主席問我是什么性質(zhì)的問題,我告訴主席是黨內(nèi)問題,主席說:“那就按黨內(nèi)問題處理吧?!保ɡ盍θ骸陡邖徤凶詈蟮奈迥辍罚d陜西省橫山縣高崗與中國革命研究會編《憶高崗同志》,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
關于陳云在財經(jīng)會議上講話所起的作用,黨史著作一般的評論是:《陳云年譜》說,(陳云)的講話以及后來鄧小平在會上的講話改變了會議的氣氛。薄一波事后回憶說:“在高、饒問題尚未揭露,會議批評的調(diào)子降不下來的形勢下,陳云同志的這些話,無疑起到了降溫和替我解圍的作用。”(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金沖及、陳群主編的《陳云傳》寫道:陳云、鄧小平雖然只參加了會議的最后一段,但他們的發(fā)言改變了會議的氣氛,周恩來對會議的結論也比較好做了。陳云、鄧小平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扭轉了會議方向。(《陳云傳》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楊尚昆在《回憶高饒事件》一文中說:毛主席看到會議偏離了方向,就交代我打電話到北戴河“搬兵”,請正在那里休息的陳云、鄧小平火速回來參加會議……這樣,會議氣氛緩和下來。
實際情況是,陳云、鄧小平并非薄的“救兵”。陳云7月23日回到北京,而鄧小平8月3日才回京,哪來的火速?8月6日,陳云在全國財經(jīng)會議領導小組會上的講話,應該是與毛澤東溝通之后,按照毛的基本意圖作的結論。據(jù)陳云年譜記載:7月25日上午,陳云去毛澤東住所談話。“新稅制的結果是很明顯的,不利于社會主義經(jīng)濟,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這個結論應該是經(jīng)過了毛澤東事先審閱的,如高崗的講話一樣。毛澤東在會議結束時到會講話,明確指出:“薄一波的錯誤,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反映。它有利于資本主義,不利于社會主義和半社會主義,違背了七屆二中全會的決議?!保珴蓶|在1953年夏季全國財經(jīng)會議上的講話,1953年8月12日?!睹珴蓶|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他的這個結論,可以說是陳云和高崗兩篇講話主要精神的總結。
“精神的糖衣炮彈打中了一個靶子”
1953年8月10日晚,中央政治局討論周恩來的結論報告,并進行修改。此前,毛澤東曾對結論有關段落進行多次修改,其中加寫了他概括的關于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比較完整的提法;并在引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第四段論述即同私人資本主義進行限制和反限制斗爭的內(nèi)容之后,加寫了“以薄一波同志為代表的若干財經(jīng)工作干部在對私人資本主義所犯錯誤是直接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但把凡是說薄一波犯了“帶路線性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之處,都刪去了“帶路線性”4個字。
8月11日總結會議,劉少奇作了自我批評,除檢查“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等錯誤觀點外,還檢查了關于土改、和平民主新階段、天津講話等問題上的錯誤。
當晚,周恩來在會上作了結論報告,闡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結了經(jīng)濟建設的經(jīng)驗教訓。經(jīng)毛澤東親自修改的這個結論雖然刪掉了“帶路線性”的表述,但同時批評了“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的口號,并認為 “這些錯誤的主要負責人,是薄一波同志。在大家的批評、督促和幫助之下,薄一波同志進行了兩次自我檢討的發(fā)言。在第二次發(fā)言中,薄一波同志對自己錯誤的認識是有進步的,但對于自己錯誤的根源還沒有揭發(fā)出來。應該指出,薄一波同志在財經(jīng)工作中所犯的錯誤,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他的思想根源、社會根源和歷史根源的。”(何立波《建國初期“新稅制風波》,《文史精華》2008年第3期)
8月12日,毛澤東在全國財經(jīng)會議大會上講話,對于財經(jīng)會議批判“資產(chǎn)階級右傾思想”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毛澤東對薄一波進行了嚴厲批評,“對于財經(jīng)工作中的錯誤,從去年12月薄一波同志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的新稅制開始,到這次會議,都給了嚴肅的批評。新稅制發(fā)展下去,勢必離開馬克思列寧主義,離開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向資本主義發(fā)展?!薄百Y產(chǎn)階級一定要腐蝕人,用糖衣炮彈打人。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有物質(zhì)的,也有精神的。精神的糖衣炮彈打中了一個靶子,就是薄一波?!保ā睹珴蓶|選集》第五卷)
次日,財經(jīng)會議結束。
“譚震林的話是錯的,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
這次財經(jīng)會議歷時兩個月,非同尋常。毛澤東對會議內(nèi)外的情況掌握得非常清楚。楊尚昆回憶:“毛主席很重視這次會議,十分關心會議的進展情況。他要我從始至終出席會議,作記錄。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去詳細匯報頭天會議的情況。我的記錄記得很詳細,誰講了些什么話都記下了。我匯報完后,再由總理辦公室副主任李琦等同志補充?!保钌欣ァ蹲窇涱I袖戰(zhàn)友同志》)1953年11月4日,毛澤東在同中共中央農(nóng)村工作部副部長陳伯達、廖魯言的談話中明確說:“總路線的問題,沒有七八月間的財經(jīng)會議,許多同志是沒有解決的。七八月的財經(jīng)會議,主要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毛澤東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毛澤東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話說,這次會開得不錯,各大區(qū)能把意見擺出來,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有人說這次批評薄一波另有后臺,說財經(jīng)會議有兩個司令部,這話不對。如果說有后臺的話,這個后臺是誰呢?那就是我。只有一個司令部,我就是司令。我雖然沒有參加會議,但對會議的事情我都知道,總理的總結代表了我的意見。(張明遠回憶,未刊稿。轉引自《國史札記》)
關于“兩條路線”的說法,毛澤東也是不贊成的。如果定性為路線斗爭,那牽涉的人就多了,事情也復雜了,絕不是批評薄一波一人能收場的。7月24日晚,陳云出席全國財經(jīng)會議領導小組會議,周恩來在會上已傳達了毛澤東關于“不能把華北的幾個同志說成宗派”的話。這表明毛此時并不想整倒某些人,要維護黨內(nèi)的團結,并通過高崗、陳云等的講話基本給薄的錯誤定了性,批評薄離開了總路線,敲打了幾個人,劉少奇被迫作了自我批評,承認工作上有錯誤,解決了“總路線的問題”,目的已達到。
財經(jīng)會議結束了,毛澤東召集各大區(qū)領導人談話,東北局找了高崗、張明遠談話。要他們謙虛謹慎,要團結虛心,各大局各有特點,東北搞得好也有它的有利條件。其他大局也有優(yōu)點。這次談話是有針對性的正面教育。談話中還說:“有人告訴我大權旁落,政權、財權、黨權都在別人手里。這種說法不對。共產(chǎn)黨就是這一個司令部,再沒有別的司令部。”當時財權由薄一波掌握,組織部由安子文掌握,政法由彭真主持。他們都是在白區(qū)工作的,都是劉少奇所屬的干部,不是毛主席身邊的人。張明遠走了之后毛又讓高崗留下來說:譚震林“大權旁落”的話是錯誤的,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楊繼繩《高崗秘書談“高崗事件”》)
張聞天曾當面向毛澤東建議,中央內(nèi)部既有些意見,最好專門召開會議談談。毛澤東說:要等待時機。(張培森《張聞天年譜》,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版)
會后不久,高崗向中央提出休養(yǎng),他原計劃帶著全家去大連休息。但是,毛澤東堅持讓他到南方走走,做些調(diào)查研究,順便代他去看望一下林彪(當時在杭州休養(yǎng)),高崗于是改變休養(yǎng)計劃。(李力群《高崗生命中最后的五年》)10月3日,高崗開始了他的南方之行,11月2日回到北京。
(作者系文史學者)
原載于《同舟共進》2014年第9期,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