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莉
湖南省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郴州 423400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討
曹紅莉
湖南省資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郴州 423400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探討對其的健康教育對策。方法采用自行設(shè)計的調(diào)查問卷,對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來該院住院的300例糖尿病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diào)查。結(jié)果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健康需求較多,電話咨詢,醫(yī)護講解、演示這些建康教育方式最受歡迎。結(jié)論①提高護士業(yè)務水平,重視和積極開展健康教育;②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提高自我護理能力;③兼顧患者家屬,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護理
據(jù)統(tǒng)計,目前糖尿病患病以高達4%,而死亡率則位居慢性病第二位,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療成功的關(guān)鍵,它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wèi)生保健知識使其樹立健康觀念[1]。據(jù)此筆者對該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300例糖尿病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diào)查,旨在探索適合糖尿病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對策。
1.1 調(diào)查對象
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該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2]。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40例,年齡45~80歲,平均61.5歲。對自身疾病不了解者98例(32.67%),初淺了解者178例(59.33%),基本了解者例24(8%)。自己閱讀疾病有關(guān)知識128例次(42.67%),上網(wǎng),看電視111例次(37%),同類病友介紹140例次(46.67%)。
2.1 疾病知識內(nèi)容(需求率%)
病因和誘因(82.67)、臨床表現(xiàn)(63.33)、疾病的控制和延緩(90.33)、治療方法和效果(89.33)、藥物的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86.67)、心理對疾病的影響(46.67、并發(fā)癥的預防(47.33)、急性發(fā)作的預防(50)。
2.2 出院指導內(nèi)容(需求率%)
繼續(xù)治療和服藥方法(90.33)、病情突然變化的處置(53)、定期復查的時間和方法(63.33)、用藥調(diào)整(46)、生活、工作應激的適應(46.67)、運動的方式、時間和量(41.33)、飲食和體重的控制(50)、病情和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40)、胰島素注射方法(28.33)。
3.1 飲食指導
根據(jù)糖尿病管理計劃、飲食、生活方式來制訂飲食計劃,血糖、血脂和體重接近正常值,說明飲食計劃是有效的;首先控制總熱量,成人每天總熱量=標準體重*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所需要的熱能。烹飪的方法多采用蒸、燜、拌、煮、燉。一日多餐分配飯量:早1/5、中2/5、晚2/5或一天四餐按1/7,2/7、2/7、2/7,多吃蔬菜少吃肉,同時補充一定量的豆類蛋白。少食動物性脂肪、豬油等。限制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動物內(nèi)臟、適當限制鈉鹽攝入,食鹽每天不超過5 g,伴有高血壓者每天食鹽量不超過2 g(一啤酒瓶蓋鹽3 g),適當增加微量鉀,鉻等元素的補充。如蔬菜,乳類,酵母、牛肉、肝、蘑菇等。飯后2 h血糖在10 mmol/L以下可以吃水果,但主食要適當減量,在兩餐之間吃,但不能吃香蕉、紅棗、桂圓、荔枝、葡萄干,飯后2 h血糖大于10 mmol/L可吃黃瓜、西紅柿代替水果。
3.2 運動治療
要與醫(yī)生一起討論目前的病情是否可以運動。確定運動量,運動量=運動強度x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可用運動后心率來衡量,如實際運動后心率=170-年齡,則這樣的運動量屬于中等。一般達到靶心率后持續(xù)20~30 min為好。運動后精力充沛,不易疲勞,心率在運動后十分鐘內(nèi)恢復至安靜時心率數(shù),說明運動量比較適當,每周至少運動3~5次,累計時間150 min為佳。一般餐后30 min~1 h后運動為宜。運動項目包括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太極拳、羽毛球、健身操等[3]。運動時手邊要備有糖塊或餅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覺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癥狀時立即食用。
3.3 服藥指導和血糖監(jiān)測
糖尿病是需要長期治療的,因此,應教會患者如何監(jiān)測血糖,服藥方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這也是患者較關(guān)心的問題,護理人員應利用打針、發(fā)藥等一系列時間,詳細,反復向病人介紹,各種藥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服藥時間。并囑病人做好記錄(包括24 h內(nèi)出現(xiàn)的癥狀或不適)血糖和服藥的關(guān)系,以便更好的調(diào)整血糖,遵醫(yī)囑按時、按量堅持服藥,不得擅自停藥、改藥,讓患者了解低血糖發(fā)生時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做好應急處理措施:立即喝糖開水或進食。有條件者可自備血糖儀,指導患者正確測量血糖的方法。對于糖尿病病人來說,血糖控制在空腹4.4~6.1 mmol/L,飯后控制在4.4~8.0 mmol/L比較好,如果年齡比較大或低血糖發(fā)生頻繁的的病人可適當放寬要求,飯后≤10 mmol/L即可。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嚴重者應每天監(jiān)測4~7次,直到病情穩(wěn)定,血糖控制好。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每周監(jiān)測1~2天。不能只測空腹血糖,飯后2 h血糖(以進食第一口時間計算)更重要。
向患者介紹胰島素的分類,詳細介紹注射時間:短效胰島素通常在餐前半小時注射;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在餐前馬上注射;注意一定要在準備好食物之后再注射胰島素,避免因進食不及時而出現(xiàn)低血糖。正確選擇注射部位:上臂前外側(cè)部、大腿前外側(cè)部、臀部和腹部。注射部位有規(guī)律性的經(jīng)常輪換,避免產(chǎn)生硬結(jié),注射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注射劑量必須準確,人體對胰島素較敏感,1~2個單位之差就可出現(xiàn)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
[1]馮正儀.內(nèi)科護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1:227.
[2]顧穎萍.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雜志,2012,20 (2):19-20.
[3]劉尊永.糖尿病綜合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5-77.
[4]孫如蘭.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當代護士雜志,2012,20(12):28-29.
R725
A
1672-4062(2014)06(a)-0070-01
2014-03-03)
曹紅莉(1980-),女,湖南永興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nèi)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