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橋
摘 要:高中數學知識內容豐富而抽象,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成為每位高中數學教師所思考的重點內容。對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特點和生成性課堂構建的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生成性課堂;高中數學;數學學習能力;數學邏輯思維
生成性課堂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類比的能力,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學習的過程。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框架結構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生成性課堂的特點
生成性課堂主要具有生成性特點、互動性特點和動態(tài)性特點,以下是對這些特點的具體論述。
1.生成性特點
生成性課堂是以生成性課堂為基礎,以生成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前提的教學活動。生成性課程能夠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互動性特點
生成性課堂的互動性特點主要表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兩個方面。在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協作的過程中,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3.動態(tài)性特點
生成性課堂的動態(tài)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它的內容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所不同,生成性課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多變性。比如,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在推導“f(x)=sinx,f(x)=cosx”圖像時,也可以利用物理模型進行輔助推導。
二、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構建的策略
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彈性教學情境和變式教學模式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
1.構建彈性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果想更好地展現生成性課堂的價值和作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彈性教學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要充當思想的引導者角色,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熱情和參與度。如,在《指數函數》學習中,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引入故事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傳說中,西塔發(fā)明了國際象棋,國王非常高興,決定要重賞西塔。西塔則說:‘陛下,我不要您的重賞,您只需在我的棋盤上賞賜一些麥子就可以。在我的棋盤上,第一格放一個,第二格放兩個……可是最后國王就算拿出國家所有的糧食也無法實現對西塔的諾言”等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眾說紛紜,猜測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隨后教師可以通過:“今天老師就與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等話語,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15分鐘,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y=-4x是指數函數嗎?”“如果函數y=(ax-4a+2)ax是指數函數,求a值?!钡葐栴},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應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慮,構建互動式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
2.構建變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變式教學模式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將變式教學模式和生成性教學模式相結合,將數學知識化整為零,化難為易,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新的知識點,通過一題多變的形式,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數學知識的不斷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函數與方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回顧函數的基礎概念和表達方式等內容,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其對應的二次函數圖像,與x軸交點橫坐標之間的關系作為本堂課程的切入點,使學生能夠從熟悉的內容中發(fā)現新的知識,使學生的新知識能夠與原有的知識內容形成一定的聯系。在課堂內容教學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3~6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布置“已知函數f(x)=4x-x2,求方程f(x)=2在區(qū)間[-2,2]內有沒有實數解?”等題目,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合作解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最快完成所有題目解答的小組為優(yōu)勝小組,給予獎勵與表揚,增加小組比賽的趣味性和競技性,不斷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互幫互助、共同努力的過程中,提升班級內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
總之,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充分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學生未來數學知識的學習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有效的幫助,值得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微.淺析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3(19).
[2]袁媛.淺談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4(05).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