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政男 李婉姝 孫浩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熱映之后,青春這個話題再次被掀起,青春如烈火,在我們的生命中熱辣綻放;青春如雪花,灑落手心便融化,只留微微冷意……青春是一首動人的歌;青春是不朽的詩篇;青春是一段最無憂無慮的日子。青春就像一首詩,每個人的青春都終將逝去,而在那些在成熟的季節(jié)里人們同樣揮灑著對青春無限的眷戀和回眸。青春令人向往,青春充滿昂揚斗志。無論是什么時代的人,對青春的回憶總是顯得那么美好,或許正因為青春自身的不完美,我們對青春的回憶才會覺得那么完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部片子是趙薇的處女作,上映之前就非常受大家的關注。用“演而優(yōu)則導”來褒揚趙薇似乎比較合適,作為碩士畢業(yè)生的作品,趙薇誠意十足。這部改編于同名小說影片,讓我們感覺到影片中多少有點趙薇曾經(jīng)青春的影子,有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小燕子”風格,敢愛敢恨。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部有關于理想、愛情和致敬青春的影片,它傳達出一種愛情迷失、理想放飛和生命感悟的情懷?!吨挛覀兘K將逝去的青春》這部影片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大學校園繽紛的生活,一部分是畢業(yè)以后的相聚。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把青春定格在大學。新生剛入學,社團招聘的熱鬧請景,宿舍里四個女生一起打鬧玩耍,一起半夜躺在床上聊天談心。暗戀、送花、表白、校園戀愛、每個人心中的那段情,被有意無意的戳中,只是有的人笑了,笑的是曾經(jīng)的稚嫩;有的人哭了,哭的是曾經(jīng)的傷痛。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部電影,在人物塑造方面也都非常鮮明。
鄭薇,敢愛敢恨,勇敢堅強,霸道任性但又不失坦誠的可愛。愛玩一點不太危險的冒險。容易在現(xiàn)實和理想的世界里徘徊,但表面的猶疑之下卻裹著一顆堅持的心。鄭薇與陳孝正的愛情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火星撞地球,而林靜對她而言,則是令她情竇初開、刻骨銘心的鄰家大哥哥。
阮莞,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充滿母愛,容易原諒別人。愛幻想并且有一點貪戀過往,對曾經(jīng)的感情很珍惜,骨子里有“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堅貞和堅持。也渴望寧靜、和諧與安全,但囿于自己狹小的天地里,一直靠自我的幻想來彌補現(xiàn)實的落差,終究會讓自己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是個十分悲劇性的人物。
陳孝正,他異常冷靜,他的掌控力和判斷力十分的強。野心十足且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城府和耐力。深信“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外表冷酷,不屑一顧,不過一旦吸引他的注意力,亦可以激情四射。與鄭薇的相遇正是他理智與情感的艱苦博弈,亦是痛苦和快樂的根源所在。
林靜,平靜紳士型男人,具有深沉的思考力,容易看破復雜的現(xiàn)實,但不亂揭發(fā)真相。這種男人讓女人又愛又恨,因為他有探測別人和隱藏自己雙重性格,前者讓人害怕,后者讓人不平衡。但若彼此認定,他就會在愛情里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和呵護。因家族秘密而離開鄭薇,但是多年后又重新闖回鄭薇的生活。
朱小北,鄭薇的大學舍友。男孩子性格的女生,性格直率,敢說敢做??拷憬阍趯W校附近賣包子支撐學業(yè),卻在一次屈辱事件中奮起反抗被學校開除。她身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尊心特別強,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她又是特別單純,很有自己堅持的一個女生。她特別勇敢,有那種烈女的氣質。朱小北被學校開除,這的確令我非常意外。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缺乏對人性基本認識的人成為社會體系中“判官”,他們不知道什么叫尊重人,怎么尊重人。
黎維娟,骨子里是利己主義者,信奉利益至上,有自己的一套人生理論,多年后嫁為貴婦。她是學校里的奇葩,她把校園生活中的某些特質濃縮于一身,不僅假正經(jīng),而且特別八卦。但是她特別善良,雖然她有點務實,有點八卦。但是在朱小北被開除的時候,她是最先哭的。黎維娟是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人,用很多的方法避免一切障礙和雷區(qū),她很清楚她的出身和她的生活環(huán)境,這也就決定了她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目標。
許開陽,是學校里的高富帥,穿著時尚,出手闊綽,內心善良,瘋狂追求鄭薇卻屢被拒絕。許開陽這個人很單純,無論是他對鄭薇的喜歡還是對陳孝正的討厭,都是他單純的表現(xiàn),大學生很懵懂,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目的單純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這是一部有些悲情的電影,劇中幾個主要人物的青春都有不少的遺憾。遺憾做多的必然是鄭薇,在她看來,整個大學就是以被拋棄開始以被拋棄結束。
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覺得,最受感觸的是鄭薇的那首《紅日》;最搞笑的是陳孝正那句:“你精神病吧!”;最爽的是朱小北的歇斯底里;最恐懼的是阮莞的那聲“砰!”;最感動的是張開最后的那束滿天星。影片表達的不僅僅只是愛情,更多的是那些曾經(jīng)走進我們青春最美好時光的那些人和事。但是由于各自的追求不同,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也朝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當鄭薇面對林靜的不辭而別時,當鄭薇與陳孝正在畢業(yè)季殘酷訣別時,愛情給鄭薇帶來很多痛的記憶,但愛情也讓鄭薇明白了女生的愛情理想不能完全嫁接到男人的生命里,盡管是兩個曾經(jīng)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影片其實很切合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鄭薇和陳孝正曾經(jīng)在大學里愛的死去活來,到畢業(yè)季卻依然無法保障愛情的繼續(xù),就業(yè)的選擇殘酷的將愛情分離,這樣的痛苦是很多人的體會。作為女生,愛情可能是生命,所以鄭薇會把自己的一生的幸福交托給那個她認為選擇對的人,但作為男人的陳孝正,他的人生是不能由于一厘米的差錯而失去功成名就的機會。大學美好時光的雄心大志雖然已經(jīng)成就,但陳正孝卻無法回避,他最后變成了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人,這可能就是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
我們也會懷念過去、回憶往事,或許你會覺得電影中的故事再好也是別人的,自己能感動其中,卻無法對號入座,但每個人都是自己青春的主角,你的故事,一樣精彩。
可能我還在校園中,還在青春路上,并沒有那種回看“來時路”的那種深刻感慨,但作為自己青春的主角,我還是感受到很多,電影做的不是懷念,而是共鳴。“青春”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不是一部電影,一本小說就能解讀完整的,不必從電影中找自己,你做的,正是你自己,我們走的,也正是青春,為青春干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