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董碧莎李 瑩李春甲冀術明
醫(yī)療機構離退休黨員教育和管理的研究
張 平①董碧莎①李 瑩①李春甲①冀術明①
醫(yī)療機構 離退休黨員 教育 管理
截至2011年底,全國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1518.2萬,占黨員總數(shù)的18.8%,所以做好離退休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新時期在加強黨的建設中遇到的新課題。本課題立足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實踐,對醫(yī)療機構黨的基層組織,如何進一步加強離退休黨員教育管理,更好地發(fā)揮離退休黨員在老同志群體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探討,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Author’s address: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No.17, Panjiayuan Nan 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1, PRC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現(xiàn)有離退休職工640,離退休黨員254人,其中離休黨員22人,退休黨員232人。全體離退休黨員成立一個黨總支,下設1個離休黨支部和3個退休黨支部。
本課題查閱了我國離退休制度建立以來的有關文件和資料,采用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的方法,在黨內外離退休老同志中進行廣泛調研。將統(tǒng)計學方法與梳理的意見相結合,得出結論,提出建議。
1.1 問卷調查情況
1.1.1 調查對象。課題組對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離退休黨員、群眾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99份,回收率為99%。1.1.2 基本情況。離休人員9人(9.1%),退休人員90人(90.9%);黨員72人(72.7%),群眾25人(25.3%),民主黨派2人(2%);高級職稱3 5人(3 5.4%),中級職稱5 0人(5 0.5%),初級及以下1 4人(14.2%);年齡在56-65歲的占39.4%,76-85歲的是離退休10年以上的老同志,占31.3%。
1.1.3 調查內容。問卷就離退休黨員對參加黨組織活動持有的態(tài)度、當前的主要需求、對黨委工作的滿意度及期望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通過卡方檢驗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1.2 召開座談會情況
課題組通過4個離退休黨支部組織,分別召開了4個座談會,共有38名黨員參加。主要圍繞離退休后對黨的信仰變化及對醫(yī)院黨委、黨支部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內容展開座談。參加座談會的人員在離退休的時間上、職業(yè)上都具有代表性。他們顧慮少,積極性高,暢所欲言,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離退休人員的現(xiàn)實情況。
通過綜合問卷統(tǒng)計和調查資料分析,離退休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離休黨員與退休黨員在堅定理想信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離休群體優(yōu)于退休群體
2.1.1 離退休后調整生活狀態(tài),關注度轉移。離退休黨員隨著離開工作崗位,與社會接觸相對減少,生活重心發(fā)生了改變。在問卷調查中,關于離退休后最主要的需求中,“鍛煉身體”在諸多選項中排在第一位,不同政治面貌、學歷、職稱、年齡的人群在這個選項上沒有明顯差別;而離退休后最想做的事中,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占63.6%,享受生活占49.5%。離退休黨員關注度轉移,是離退休黨建工作必須關注的問題。
2.1.2 離休黨員政治信仰更具堅定性。在座談會上,能強烈感到,離休老同志對黨普遍具有很深的感情,他們把自己的昨天、今天、明天與黨的事業(yè)融為一體,對黨的信仰堅定不移,對黨的事業(yè)忠誠不二。他們對于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現(xiàn)實中的困難,更多是站在黨和政府的立場上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解讀,怨言和怪話少。這主要因為離休同志經(jīng)歷了長期革命戰(zhàn)爭、社會主義實踐的考驗,具有牢固的思想根基。另外,他們普遍年紀大(≥79歲),與外界接觸主要通過看電視、聽廣播、互相打電話等方式,接受到的正面信息相對更多;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上沒有明顯的降低;各級政府、組織對他們的關注程度高,幫助解決生活上困難的力度大,這也是他們滿意指數(shù)較高,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2.1.3 部分退休黨員理想信念趨于弱化。在座談會上,退休黨員談的最多的是待遇問題和黨內腐敗問題。由于退休后收入落差大,工資相對較低,社會養(yǎng)老制度不健全,相對于離休黨員,他們看問題更容易采取消極態(tài)度,強調負面因素。另外,許多退休人員的精力、體力狀態(tài)都好,但得不到有效施展的機會,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他們容易把對本單位的不滿擴大到對社會的不滿;社會多元思潮、不同價值觀同樣會對退休黨員產生影響,由于缺乏正確、強有力的引導,他們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便逐漸趨于淡化。這種情況與退休黨員的年齡成反比。
2.2 現(xiàn)有的離退休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形式不能完全適應需要,組織生活質量有待提高
2.2.1 離退休黨員有過組織生活的強烈需求。問卷調查中,有62.6%的人認為“離退休后參加黨組織活動必要”。在座談中,離退休黨員普遍希望離退休后仍能聽到黨組織的召喚,他們愿意經(jīng)常聽到來自中央、黨組織的“聲音”,這種來自組織的聲音是他們消除疑慮、解答疑惑的非常重要的途徑。有時是因為“來自黨的聲音”缺位或不及時,使許多老同志對黨的方針政策不理解、產生誤解,給不和諧的聲音甚至謠言提供了散布的機會。
2.2.2 離退休黨員組織生活質量不高。問卷調查中,有8.1%的人認為“離退休后參加黨組織活動沒什么必要”。有些黨員經(jīng)常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參加政治學習,或以敷衍應付的態(tài)度對待組織生活;有些黨員將組織生活作為向組織提要求、爭待遇、發(fā)牢騷的場所;有些黨員對現(xiàn)任的領導班子和工作認同度不高,不支持、多指責,有些甚至利用原有的影響設置阻力;部分離退休黨員干部認為黨組織統(tǒng)一征訂黨建刊物和學習資料不好,不如直接把經(jīng)費發(fā)給自己;還有些黨員對于交納黨費能拖則拖、能少則少。
2.2.3 黨組織生活與離退休黨員的“需要”脫節(jié),針對性不強。離退休黨員具有年齡大、身體弱、住宅分散、出行不便等特點,黨的組織活動方式往往延續(xù)傳統(tǒng)模式。由于對離退休黨員的思想狀況掌握不準確,組織活動針對性還不強,不能有效地答疑解惑,因此,組織活動缺乏吸引力,調動不了離退休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加之對離退休黨員參加組織活動沒有具體的要求,往往就順其自然了。長此以往,一些黨員除了由原單位從退休費中按時扣取黨費,基本上與黨組織已經(jīng)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個別離退休黨組織也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
2.3 發(fā)揮離退休老同志的余力大多還限于口號,組織引導乏力
2.3.1 醫(yī)療機構離退休老同志有發(fā)揮余熱的愿望但不迫切。參與本次調查的人員中專業(yè)技術人員占到44%。調查問卷對于“離退休后對精神、社交方面主要需求”的選項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鍛煉身體”(74.7%)、“讀書讀報”(64.6%)和“旅游”(55.6%),而“能發(fā)揮個人作用”排在第8位(30%)。有些老同志表示愿意在身體好的時候為社會奉獻余熱,“不在乎掙錢多少,在于自己還對社會有用”,希望單位和黨組織能提供機會和條件,但這并不是老同志生活的第一需要。
2.3.2 醫(yī)療機構老同志發(fā)揮余熱的成果不顯著。我院多年來為離退休老同志發(fā)揮余力積極提供條件,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但我院目前離退休人員大多數(shù)只是在本系統(tǒng)內零星發(fā)揮一些作用。由于缺少有效的組織形式和社會引導,老同志人才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參與調查的人員中,退休后取得了一定業(yè)績的僅占17.2%。
2.3.3 對發(fā)揮退休老同志的作用,認識不足,規(guī)劃缺位,組織乏力。多數(shù)單位在支持老同志發(fā)揮作用方面,只停留在口頭上、報告中,并沒有實質性的落實,對其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夠。目前由原單位返聘退休人員繼續(xù)工作是主要形式,因返聘人數(shù)受限,往往挫傷了多數(shù)老同志的積極性。社會上聘任退休老同志的崗位,還遠遠滿足不了退休老同志發(fā)揮作用的愿望和需求,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承辦,形成不了規(guī)模,難發(fā)揮大的作用。
3.1 高度重視,把做好離退休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
離退休老黨員在社會發(fā)展和黨的建設中做出過貢獻,其中有許多是干部和業(yè)務骨干,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加強離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強離退休黨員的凝聚力,從而帶動離退休老年群體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
首先,各級黨組織應該把充分做好、發(fā)揮離退休黨員作用提到黨委的議事日程上。不限于被動地解決問題,要主動思考、研究,主動工作,改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xiàn)象。倡導現(xiàn)任領導干部與離退休老同志、老領導之間建立聯(lián)系和友誼的長效機制,尤其是新提拔的年輕黨政干部要充分認識到:老同志工作“不是中心,影響中心;不是全局,影響全局”,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正確引導,防微杜漸。其次,要把老干部工作作為黨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向老同志通報他們關心的信息,如國家政策、單位發(fā)展情況等;真心實意地對待老同志,落實“雙項待遇”,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將服務寓于教育管理之中。各級黨組織逐級督促落實,可將這項工作列入黨委工作考核內容。第三,在離退休黨組織的建設上給予人力、物力支持。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適度投入,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條件,使離退休黨組織開展工作有場地、有經(jīng)費、有基礎性的保障。
3.2 明確將“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作為離退休黨組織建設的目標任務
離退休黨組織應該把“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作為組織建設的目標。要圍繞有利于離退休老同志不斷鞏固信仰,增強信心,遵紀守法,促進和諧,維護健康,發(fā)揮余力等方面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從服務入手,了解真實情況,采取針對性強、具有一定靈活性的方式方法,將黨員組織起來,在政治上引領離退休群體,發(fā)布合理輿論,維護老同志的合理利益訴求,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如果能及時解決老同志的問題,黨組織就能在老齡群體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3.3 適時制定標準,著力建立健全離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
3.3.1 建立健全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制度。離退休黨員,已經(jīng)正式退出工作崗位,年紀大、身體弱,他們履行黨員義務,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應有著不同于在職黨員的內容、形式和標準。如帶頭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康(健康)”,帶頭關心時事政治,帶頭學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完成離退休角色轉變,學會快樂安排生活;帶頭自理、自強,理解、支持他人的工作,為他人減少麻煩;帶頭化解家庭、鄰里矛盾;帶頭實現(xiàn)老年的人生價值,為家庭、社會的和諧做貢獻等,用這些實際的、可測量的標準來衡量離退休黨員的黨性和發(fā)揮的作用。
3.3.2 建立健全離退休黨員的激勵機制。各級黨組織應為離退休黨組織和黨員群體設立專項推選先進、評選先進、表彰先進、學習先進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長效機制。按照離退休黨員的特點提出具體要求,制定評選標準,極大地調動離退休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加強黨性修養(yǎng)、發(fā)揮黨員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探索、實踐離退休黨組織建設新模式。
3.4 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探索更加靈活的離退休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
3.4.1 探索黨員關系居住地管理。應該建立離退休黨員可以選擇地點參加組織活動制度。原單位黨組織在黨員離退休后,可以根據(jù)黨員意愿,辦理臨時組織關系,為他們就近參加組織活動提供方便。對方黨組織應積極接納離退休黨員參加日常組織活動,同時保持與所在單位黨組織的聯(lián)系,使原單位黨組織了解黨員情況。黨員在社區(qū)參加活動,增強社區(qū)黨員骨干隊伍的建設,更有利于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功能建設。
3.4.2 探索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離退休黨員雖然不易集中活動,但又期望老同事、老熟人能見面交流。黨組織應安排更加靈活、方便,更加適應他們需求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例如:化整為“鄰”,有條件的(如有活動場地)按區(qū)域分成小組;對不同年齡段的黨員,組織不同的活動方式,鼓勵、引導離退休黨員帶頭參加社會公益服務;積極在關心青少年成長、教育下一代上發(fā)揮余力。
3.4.3 探索科學高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充分運用老同志喜歡、能夠接受的方法技術。充分利用電視、書籍、報刊、廣播、電腦、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化方式,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用便捷的方法學習教育,加強管理。建立離退休黨員信息庫,把離退休黨員個體的基本信息、參加組織生活的情況進行動態(tài)管理,為他們互相聯(lián)系、交流搭建平臺,提供方便。
3.5 組織保障有力,努力建設一支優(yōu)秀的離退休黨務干部隊伍
離退休制度建立以來,離退休人員一直以原單位管理為主,各單位的老干部管理機構是與離退休老同志溝通的橋梁,是粘合劑和穩(wěn)定劑。離退休黨組織與老干部工作管理部門是做好離退休工作的左右手,要在組織構架和人員安排上使他們能夠互相融合,相互支持。選好離退休黨支部書記是關鍵,一個好的支部書記能夠帶好一個支部委員會,繼而帶好一個隊伍。因此,要把離退休黨員中組織能力強、民主作風好、有奉獻精神、敢于負責、身體好、公道正派、黨員群眾信任的同志選作支部書記。
要加強離退休黨支部的班子建設。健全組織機構,離退休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建制要完整,委員缺空要及時補選;按照黨章進行換屆,增加組織活力。黨支部委員應以離退休黨員為主,可根據(jù)需要選派在職黨務干部加入。要注意支部委員之間的互補與和諧,以便減少矛盾,易于統(tǒng)一。
[1]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EB/OL].(2010-12-17)[2014-01-08]. http://www.m lr.gov.cn/q rsy/zcw j/201012/ t20101217_805921.htm.
[2] 回良玉.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老齡工作努力開創(chuàng)老齡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2006-03-02)[2014-01-10]. http://www.dkd j.gov.cn/ Article/20060302075901.htm l.
[3] 沈躍躍.在總結干部離退休制度建立30年來老干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2-06-20)[2014-01-10]. http://www.yxlgb.gov.cn/news/ htm l/?2865.htm l.
[4] 李霞.離退休黨員的思想特點及管理對策[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2(3):107-109.
[5] 姬愛軍.離退休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17(28):87.
[6] 馮慕虹,李小平.淺談醫(yī)院離退休黨員的管理教育[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0):160-161.
Research on retired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edical institute
ZHANG Ping, DONG Bisha, LI Ying, LI Chunjia, JI Shuming//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7):58-60
medical institute, retired party member,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re are 15182 thousand retired party members by 2011, which is 18.8% to total party members. So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tired party members is a new topic for par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in Cancer Hospit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key problems include how to strengthen grass root party organization, how to develop retired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better play the roles of retired party member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are also made.
2014-02-28](責任編輯 鮑文琦)
①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100021 北京市朝陽區(qū)潘家園南里17號
董碧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E-mail:yueyue20069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