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
9158提供的是一個滿足“心理剛需”的平臺,又用層層外包將自己與“麻煩”隔離開。
天鴿互動于6月22日在香港上市,敲鐘當天市值超過70億港元。天鴿互動擁有8個“多對多”社交視頻社區(qū)及1個“一對多”社區(qū)。
在天鴿互動旗下,有號稱“歲入10億元、比YY還?!钡纳鐓^(qū)視頻網(wǎng)站9158,因為“你們懂的”原因,IPO對天鴿互動來說只是期望與傳說。
9158是一個爭議頗多的社交視頻平臺,它身上集合了很多有關粉絲經(jīng)濟的熱詞,比如全民娛樂、多對多互動娛樂模式、音樂愛好者的家園、音樂經(jīng)濟,甚至是車展經(jīng)濟。同時,9158也曾因為主打“美女秀場”,被外界稱為“在線歌舞廳”,甚至也曾因“情色內(nèi)容”險遭輿論抨擊。
但是沒人能否認9158刺激用戶消費的能力。9158創(chuàng)始人傅政軍在自述中說到,見過一個農(nóng)民工用戶,為一個喜歡的女主播刷了999朵玫瑰道具。也有一位富人,在一個主播生日的當天刷了1128架飛機道具,價值人民幣50萬元。
無論窮富,所有人都有可能對這個神奇的網(wǎng)站著迷。
天鴿互動更像是一個社群經(jīng)濟而非粉絲經(jīng)濟的最佳案例,盡管這兩個詞很多時候是一個意思。為何如此說?天鴿互動作為一個社群經(jīng)濟平臺的真正能力有兩個,一是基于“一千個鐵桿粉絲”的自給自足生態(tài),二是基于“失控”理論下的社群自由裂變與聚合。這兩個理論均出自互聯(lián)網(wǎng)預言大師凱文·凱利,而天鴿互動幾乎是中國土壤上生長出來的一個標準范本。
那么在天鴿互動的社交視頻平臺上,天鴿互動是如何基于“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營造自足生態(tài)的?大致有如下運營之道:
一是深諳并激發(fā)人性,最終營造一種參與感。前一陣最流行的一個判斷趨勢是,未來的世界可能會交付到“高感性族群”手中,轉(zhuǎn)化成一句話就是,右腦經(jīng)濟將大行其道,必修課就是懂人性,并善于激發(fā)。或者說,要想在高感性、高參與度的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中掘金,你可能需要揣摩一下七宗罪與3G(Game、Girl與Gamble)。
在天鴿互動的社交世界中的主播群體中,很大一部分是女性主播。很多人會以為對她們的要求只是美貌與才藝,但實際上真正的要求是考核主播如何跟她的粉絲進行溝通,并激發(fā)粉絲參與感的能力。
要營造參與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運營方式,那就是制造儀式感以及催生一些“家族”。比如,玩家等級當中地位最高的是至尊皇冠,當他們進入任意房間時,“至尊皇冠用戶×××駕著大眾POLO華麗登場,群眾夾道歡迎”字樣會刷屏而出。這種特權(quán)和儀式感會激發(fā)用戶的付費意愿。
同時,天鴿互動非常強調(diào)“家族”概念的營造。家族中有室主、主播、上麥用戶、觀眾、管理員等不同角色的劃分,他們會因為音樂興趣聚合成圈子,并擁有自己的身份標識,比如每個女主播的ID都會帶有家族的標記。家族之間也會進行比賽,拼人氣,還要挖掘自己的演藝明星。
接下來說說社群的裂變。當前許多微信群都想用失控的方式來做社群,讓粉絲自由聚合、自發(fā)組織。從這個角度看,天鴿互動確實有著一套獨特的成熟方法論。
二是讓用戶基于興趣社交結(jié)成小圈子,他們會自由聚合。9158這幾年仔細研究了老用戶的訴求,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最后堅持留在9158的人是因為對音樂的愛好,或者他在這里能交到朋友,就像你去看車展,前兩次你可能是沖著美女去的,但第三次以后你真的是為了買車,這也就是所謂的車展經(jīng)濟”。
在天鴿互動的新浪秀,有個資深玩家,他的行為訴求其實并非完全為了吸引女主播,而是“跟訪客們聊天、交朋友”。很多玩家聊得多了,基于相同音樂興趣或世界觀,最終逐漸結(jié)成了小圈子。此時,另外一層需求就會出來:他們會希望為小圈子提供獨立、私密的視頻聊天室,平臺方會收取一定的房間費,每年從200元至1000元不等。于是,一些類似炒股經(jīng)驗交流、聽戲劇、看二人轉(zhuǎn)、同城聚會等為主題的房間,逐漸裂變出來。
“剛剛開始時,只有10個人在聊天室里玩,慢慢地就有了100人同時在線,然后是上千人,然后房間越來越多,然后再分裂,再分裂。”傅政軍如此說。
9158的盈利模式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相當機巧,他們提供的是一個滿足“心理剛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孤獨者、壓抑者、失意者、風光者齊聚一堂,人性的多樣化特點表露無遺,而9158面向特定人群進行精細挖掘,從參與者的心理入手,實現(xiàn)了最難獲得的商業(yè)訴求。
在9158網(wǎng)站,最常見也是最火爆的視頻聊天室大多是這樣的場景——美女主播坐鎮(zhèn),演唱當下最流行的歌曲,或是與觀眾聊天,甚至“打情罵俏”,觀眾可以觀看,也可以花錢購買虛擬禮物送給主播,還可以“申請上麥”,與主播和其他觀眾互動。
在這樣熱烈互動場面背后,需要一個運營體系來維持圈子的活躍度。天鴿互動的社交平臺很多時候像是另外一種淘寶,它提供的是平臺管理政策、交流工具以及支付工具,但要想獲得高的分成收益,它必須讓整個生態(tài)保持人氣,這就演化出了分銷商、區(qū)長、室長、主播、銷售代理等運營角色。分銷商掌握的是藝人公司、主播、高價值玩家等生態(tài)繁衍所必須的組件資源。
在天鴿互動平臺的生態(tài)中,分銷商、室主、主播和銷售代理是主要獲利者,他們有各自的職責及利益分享方式。
分銷商 分銷商位于金字塔頂端。他們物色能賺錢的內(nèi)容、招募主播、雇傭銷售代理、發(fā)行并銷售虛擬貨幣。2013年,平臺共有2.6萬個視頻聊天社區(qū),每個社區(qū)只允許有1家分銷商。分銷商僅有四家。各家實力相當,平均每家把持6500個聊天社區(qū)。對天鴿互動來講,分銷商是獨立第三方。做什么內(nèi)容,賣多少虛擬貨幣都由分銷商自行決定。
室主 按照天鴿互動官方說法,聊天室由用戶創(chuàng)建并成為“室主”,申請人要組織至少五名主播,平臺將對主播的表演能力進行評估。當聊天室有了一定人氣,會有分銷商與之洽談合作推廣、分成事宜。這里有個問題,普通用戶到哪里去找五名主播?如何通過天鴿互動的審核評估?有意思的是,室主還能經(jīng)由“勞動服務公司”從天鴿互動平臺獲得“獎金”??梢姡湫偷氖抑鞑皇且话愕挠^眾,而是有志于在平臺上賺錢的“個體勞動者”。
主播 在天鴿互動平臺上,3.48萬名主播是拋頭露面、吸引目光和金錢的主角。她們由分銷商直接招募,分派到2.6萬個聊天室。平均每個聊天室攤不到2名,主播可以在多個聊天室走穴。每7~10天,主播從分銷商領取一次獎金。她們的重要任務就是通過粉絲互刷虛擬禮物或粉絲贈送帶動人氣,保持足夠的在線人數(shù),并要帶動粉絲參與進來,只有如此,她們才能獲得足夠的提成。
銷售代理 銷售代理是分銷商招募的“業(yè)務員+客服”,負責推廣聊天室及銷售虛擬幣。每名銷售代理只能服務于一個分銷商。“代理”這個稱謂并不準確,他們并非代銷,而是要先付錢把虛擬貨幣買下來,天鴿互動稱之為“囤貨”。付款后,銷售代理獲得“虛擬幣兌換碼”,再進一步向用戶銷售。每7~10天,分銷商會將相當于銷售額10%到20%的金額返還給銷售代理作為傭金。2013年,天鴿互動平臺上有1200名銷售代理了所有的2.6萬個聊天室,平均每人負責22個。
在這些利益相關群體中,需要強調(diào)的是:分銷不是真正的分銷商,代理不是真正的代理商,室主更不是用戶。
首先,分銷商與天鴿互動根本不是“分銷代理”關系。分銷商在天鴿互動平臺上做自己的生意、賣自己的虛擬貨幣并將收入中的30%到40%劃轉(zhuǎn)為天鴿互動。
其次,銷售代理也不是真正的代理,而要付錢把虛擬物品買斷。他們不僅為傭金奔忙更要為本錢博命。
再次,室主并不是真正的用戶,而是“小本生意人”。室主、銷售代理、主播三者的角色可以“互聯(lián)”或交叉。有時,他們來自同一個家族;有時,主播與室主是同一個人。
天鴿互動獲得用戶費用中的30%到40%,主播獲得25%到35%,分銷商獲得5%到35%。
不論天鴿互動還是分銷商,與主播、室主、銷售代表均無雇傭關系。實際上后面三類角色都是天鴿互動與分銷商的“馬仔”,銷售代理“倒票”、室主“看場子”、主播表演。所謂“獎金”、“勞務費”就是底薪和提成的代名詞。
活躍的人氣和強有力的付費意愿是平臺運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需要一套成熟的運營體系。比如,天鴿互動對區(qū)長的主要考核指標是人氣和道具消耗,因此,它會每周統(tǒng)計一次平臺所有房間的人氣動向。
一個房間一旦發(fā)生人氣驟降的情況,系統(tǒng)就會發(fā)送提醒郵件,而運營經(jīng)理和區(qū)長就會去分析原因,并拿出一個應對方案。如果三個月內(nèi)沒有做好,可能就需要撤換新的區(qū)長。同時,為了拉升人氣,區(qū)長經(jīng)常要跟室主去策劃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動,如抽獎,或者拉一些好的主播進入房間。
天鴿互動的特色是采用“多對多”視頻串流模式,支持多用戶實時互動;互動內(nèi)容涉及音樂、脫口秀、社交、金融及教育;主要變現(xiàn)方式為虛擬物品出售。
截至2013年底,天鴿互動平臺已有910類虛擬物品上線,從簡單的紅玫瑰、棒棒糖到私人飛機、游艇。在9158,道具禮物會被分為四個等級,最初級的是玫瑰花、棒棒糖等,折合人民幣約在5分到5毛之間,而最高級的是虛擬飛機、私人游艇、生日快樂、我們私奔吧、我們結(jié)婚吧等道具或主題,售價約在100到600元之間。
一旦有粉絲送出高級禮物,屏幕上會閃現(xiàn)類似“我們私奔吧,到地球,就現(xiàn)在”的字樣,鎖定2分鐘,這種情景化的設計比簡單的虛擬金幣更能抓住粉絲的心理訴求。
天鴿互動在人們眼里是典型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甚至有人干脆稱之為“YY的前輩”。考察這樣的企業(yè),無非是看它如何吸引流量、如何變現(xiàn)以及轉(zhuǎn)化率高低。
那么,9158是如何讓普通用戶向付費用戶轉(zhuǎn)化的?
首先是森嚴的等級制度,平臺會根據(jù)用戶的消費記錄和“社區(qū)經(jīng)驗”來劃分等級。從知府、巡撫到提督、總督,直至太子、太傅、皇帝。不同等級的特權(quán)與榮耀有天壤之別,從進入聊天室的特權(quán)到名字出現(xiàn)在用戶名單頂端,還有象征身份的特殊稱號。虛擬世界的榮耀是用真金白銀買的,最高的等級要花4萬元。
其次是情景促銷。用戶花費成千上萬元,在虛擬世界成為“精英”后,怎能錦衣夜行,當然要經(jīng)常出來收獲艷羨;既然出面,就要有與身份相稱的消費。送玫瑰花被當小氣鬼,豈不白買了身份?怎么也得送招財貓、皇冠吧?精英們斗起富來“飛機”,“游艇”一連氣兒地招呼。有位“將軍”為一位女主播爭風吃醋,一晚上花掉70萬元人民幣。美女主播、令人怒火中燒的情敵、起哄的觀眾……此情此景多半是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包裹下的高科技的“仙人跳”。
最后是情色內(nèi)容。其實用好以上兩招,有沒有色情內(nèi)容一樣賺錢。
“在這里,花錢并不是圖金錢上的回報,而是為了娛樂,為了高興,為了賭氣……我不知道,但人都是要面子的?!眲?chuàng)始人傅政軍這樣描述9158用戶的付費行為。
某種程度上,小米站在社會化媒體勃興與參與式消費時代的風口上,順勢而起,而天鴿互動則是站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民“最原始剛需”上,從BAT等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的夾縫中,撬開了另外一個有關社群經(jīng)濟的世界。
在喚起并保持極個別用戶強烈付費愿意方面,天鴿互動很成功。至于情色內(nèi)容,力爭成為上市公司的天鴿互動沒有理由去鼓勵,但也不容易杜絕。另外,網(wǎng)上也有零星的說法,說個別聊天室有傳銷行為。
9158的商業(yè)邏輯并不復雜,不管是在上邊花錢的,還是在上邊掙錢的,其根本都來自于低質(zhì)量的海量用戶,也正是那龐大的人氣支撐起它的商業(yè)模式。海量用戶的特點是大多不想花錢,內(nèi)中魚龍混雜,不乏想干壞事的。9158中存在著大量私密房,與進行公開表演的房間不同。理論上在這些小房間里是可以為所欲為的,這是監(jiān)管的難點。
所以,9158采取了一個獨特的組織架構(gòu)以規(guī)避風險。
天鴿互動盈利和風險背后,3.48萬名主播、2.45萬名室主、1200名銷售代理,以及4名分銷商,他們構(gòu)成了天鴿互動“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但他們都不是天鴿互動的員工。天鴿互動坐擁2億的注冊用戶,自身的員工只有898人。
天鴿互動將內(nèi)外體系分開,然后分別限定分銷商、室主、主播和銷售代理的權(quán)責,其核心的目的在于隔離風險。而且,它設置了三道防火墻。
第一道墻,將主播與聊天室隔離。內(nèi)容出了問題,主播首當其沖,被室主取消“上麥資格”,其他由公安機關處理(如有違法)就是了。這點與新浪微博相同,多少傳謠者被抓,微博方面并無法律責任。
第二道墻,將室主與分銷商及天鴿互動平臺隔離。如果問題嚴重到主播擔不下來,就輪到室主了。天鴿互動封掉聊天室、分銷商停止銷售虛擬幣,大家“檢討檢討”、“配合一下調(diào)查”也就是了。這層“防火墻”是新浪微博沒有的。
第三道墻,將分銷商與天鴿互動隔開。招股文件中,天鴿互動聲稱“我們主要與獨立第三方分銷商合作以銷售及推廣我們的虛擬貨幣”、“我們并不厘定售予代理或用戶的虛擬貨幣的價格”、“我們對社區(qū)內(nèi)容并不負全責?!?/p>
分銷商是獨立第三方,如果出了違法問題,上市公司只需與之解除合作即可。分銷商與銷售代理之間只有一紙銷售合同,而室主、主播連合同都沒有,連臨時工都不是。
天鴿互動組織架構(gòu)的安全性很高,但上市公司卻有被架空之虞。
在招股文件中,天鴿互動對如上組織架構(gòu)強調(diào)了四點:第一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慣例;第二分銷商與天鴿互動利益一致;第三分銷商并非最終用戶;第四以往曾與若干分銷商終止過合作。
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慣例不能簡單套用。天貓、京東平臺面向數(shù)量眾多、不特定的商家,每天開業(yè)、倒閉的不知有多少,平臺當然要與每個商家的經(jīng)營風險隔離開來。所以天貓、京東的商家為獨立第三方,是合理的。
天鴿互動只有四個特定的分銷商,每家手下有300名銷售代理、掌管6500個聊天室。作為獨立第三方,分銷商必然有獨立的利益,與天鴿互動各賺各的錢、各吃各的飯。大方向一致,利益分配呢?分銷商投奔YY、呱呱怎么辦?四家分銷聯(lián)合向天鴿互動索取更多利益怎么辦?天鴿互動的分銷商可不是發(fā)個招商廣告就找得到替代者的。
站在商業(yè)角度,天鴿互動應與分銷商利益打通而不是隔離,而且誰也不會相信天鴿互動與分銷商真的沒有“更深層關系”。但是,從“你們懂的”風險考慮,天鴿互動不得不與分銷商劃清界限,畢竟安全第一。
在經(jīng)過早期野蠻生長以后,以美女秀場為主打的社交視頻網(wǎng)站越來越難打擦邊球,競爭也變得更為激烈。新浪、網(wǎng)易、騰訊等門戶網(wǎng)站旗下都有了類似的視頻聊天室,各視頻網(wǎng)站和視頻社區(qū)玩得風生水起,傳統(tǒng)的YY語音自然更是步步緊逼…… 天鴿互動時刻都有用戶被分流的擔憂,它需要一種可持續(xù)的競爭力和門檻更高的業(yè)務模式。
2013年,YY 語音游戲業(yè)務收入達到6億元,YY語音的成功,證明了音視頻社區(qū)經(jīng)營游戲有“近水樓臺”之便利,可惜天鴿互動在游戲方面卻十分不爭氣。
天鴿互動在游戲業(yè)務方面自稱研發(fā)實力了得,但是它的游戲開發(fā)卻要外包。而且做了這么年,外包費用成倍增長,收入?yún)s徘徊在可憐的兩三百萬元。2013年,游戲外包花費2382萬元,營收卻只有273萬元,而且據(jù)其招股書披露,“不合格”的游戲有26款之多。
可見,天鴿互動并無游戲稟賦,堅持游戲業(yè)務主要是為了使公司收入顯得多元化一些。
除了游戲,天鴿互動上市以后提出了新故事,它將進軍醫(yī)療、教育、游戲以及線下KTV等行業(yè),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同的細分行業(yè)領域,將其社交視頻與社群經(jīng)濟的能力復制進去,改寫“人人主播”模式的故事藍圖。
傅政軍算了一筆賬,僅在移動視頻娛樂市場,每年就有30%的增長率,到2017年整個市場將達到130億元,天鴿互動的技術(shù)和運營都較為成熟,完全可以快速移植過去。
可是,在天鴿互動游戲業(yè)務的失敗在前,視頻醫(yī)療、線下KTV、教育,這些新業(yè)務到底能不能做好?能做好的話,以其復雜的組織架構(gòu)、利益分配機構(gòu),股東能分享到多少利益?這些內(nèi)容會不會也只是一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