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玉 劉曉楓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急診病房,山東 濟南 250022)
目前臨床治療膿毒癥主要采用早期液體目標復蘇(EGDT),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過度復蘇,導致容量過多而出現(xiàn)心衰、肺水腫情況而引起患者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見〔1〕。老年人本身?;加卸嘀氐幕A(chǔ)內(nèi)科疾病,并發(fā)的膿毒癥極易導致急性心、肺功能受損,最終發(fā)生急性肺水腫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F(xiàn)行老年膿毒癥患者液體復蘇中對心臟前負荷評估的標準,目前尚無金指標,單一利用中心靜脈壓,不能有效評估心臟容量負荷,了解容量反應性。國外研究提示〔2〕,每搏量變異指導液體復蘇能有效彌補中心靜脈壓測定的不足,同時了解其他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全面評價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本研究主要探討每搏量變異指導液體復蘇在老年膿毒癥中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膿毒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60~88〔平均(73.4±4.2)〕歲,入院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Ⅱ評分≥15分44例,<15分6例,既往合并高血壓34例,慢阻肺1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60~87〔平均(73.5±4.3)〕歲,入院APACHE Ⅱ評分≥15分43例,<15分7例,既往合并高血壓33例,慢阻肺17例。兩組性別、年齡、入院APACHE Ⅱ評分以及既往合并高血壓和慢阻肺的比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患者進行液體復蘇,首先行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在整個過程中,實施機械通氣輔助呼吸,其模式可以設(shè)定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呼吸頻率控制在15次/min,適當使用呼氣末正壓,一般控制在4~6 cmH2O之間,注意在進行液體復蘇治療期間,避免對呼吸機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以免影響監(jiān)測結(jié)果。其中對照組在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下進行,觀察組實施每搏量變異指導。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及血壓情況,治療后心臟指數(shù)、外周血管阻力指數(shù)及肺水指數(shù)和重危監(jiān)護病室(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30 d內(nèi)病死率。其中心率及血壓由24 h心電監(jiān)護儀記錄,使用單指示劑熱稀釋法測定心臟指數(shù)、外周血管阻力指數(shù)以及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數(shù),并統(tǒng)計患者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30 d內(nèi)病死例數(shù)。
2.1兩組治療后心率及血壓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心率〔(87.9±7.4)次/min〕慢于對照組〔(97.3±9.1)次/min〕,收縮壓〔(126.4±5.8)mmHg〕高于對照組〔(110.3±3.9)mmHg〕,舒張壓〔(77.2±4.9)mmHg〕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治療后心臟指數(shù)、外周血管阻力指數(shù)及肺水指數(shù)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心臟指數(shù)〔(3.8±0.8)L·min-1·m-2〕高于對照組〔(3.4±0.4)L·min-1·m-2〕,外周血管阻力指數(shù)〔(163.9±11.8)kPa·s-1·L-1·m-2〕低于對照組〔(173.9±21.3)kPa·s-1·L-1·m-2〕,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8.1±0.5)ml/kg〕低于對照組〔(8.3±0.7)ml/kg〕(均P<0.05)。
2.3兩組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30 d內(nèi)病死率比較 觀察組ICU住院時間〔(11.3±1.5)d〕顯著短于對照組〔(15.7±2.6)d〕,機械通氣時間〔(9.4±1.3)d〕顯著短于對照組〔(12.5±2.4)d〕,30 d病死率(3例)顯著低于對照組(14例)(均P<0.05)。
當患者體液丟失量小于或等于全身血容量的15%時,不會對循環(huán)功能及尿量造成影響。對于膿毒血癥患者,補液時機的選擇在減少循環(huán)低灌注和缺血再灌注損傷方面具有重要影響〔3〕。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目標導向液體復蘇治療,即通過血流動力學指標,尤其是每搏輸出量變異用以指導臨床補液治療,調(diào)整補液方案,做到個體化實施,以避免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血容量不足或者容量過多的現(xiàn)象發(fā)生。EGDT能有效治療膿毒癥,但是輸注過多或過快時,會發(fā)生肺水腫,從而影響患者預后〔4〕。老年患者本身心肺代償功能減弱,膿毒癥的發(fā)生更易并發(fā)心功能不全,從而對液體的反應性減弱,致使左室收縮壓升高和肺水腫的發(fā)生。研究稱患者在對液體反應性減弱的情況下仍繼續(xù)進行輸液治療會導致肺水腫及輔助通氣時間延長,因此應當嚴密監(jiān)測液體反應性,以防過度液體負荷造成的不良影響〔5〕。
患者的容量狀態(tài)主要是通過每搏輸出量變異即每搏量變異來體現(xiàn),一旦患者被診斷發(fā)生膿毒癥,治療上首先是進行膿毒癥相關(guān)性治療,同時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并通過頸內(nèi)或鎖骨下靜脈留置深靜脈導管用于補液及測定中心靜脈壓〔6〕。本研究說明應用每搏量變異進行液體復蘇相對于使用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能更好地維持患者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在對老年膿毒癥患者進行EGDT時,通過每搏量變異能及時監(jiān)控體內(nèi)容量情況,避免過度輸液而誘發(fā)的肺水腫甚至急性左心衰,防止復蘇后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異常,有效改善患者預后。研究表明〔7〕,每搏量變異對于預測液體反應的閾值分別為10%和9.6%,以上研究均基于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潮氣量設(shè)定與本研究相同。另有研究指出,呼氣末正壓可導致每搏量變異增加。主要是因為呼氣末正壓增加了胸腔內(nèi)壓力,從而促使Frank-starling曲線的左移,減少回心血量,從而導致心輸出量的降低。本組治療過程中均將呼氣末正壓設(shè)定為5 cmH2O,且未予變動,以更好地減少呼氣末正壓對每搏量變異的影響。本組發(fā)現(xiàn)通過復蘇治療后每搏量變異水平會得到顯著提升,有效降低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過高比例,在每搏量變異指導下進行液體復蘇,能有效避免過度輸液及肺水腫的發(fā)生。目前對每搏量變異參數(shù)的監(jiān)測,臨床上已經(jīng)有多種成熟方案,如經(jīng)肺熱量稀釋結(jié)合動脈脈搏輪廓分析技術(shù)、鋰稀釋法結(jié)合動脈脈搏能量分析技術(shù)、動脈壓力波形分析技術(shù)、經(jīng)食道多普勒法和經(jīng)食道超聲技術(shù)等〔8〕。每搏量變異作為一種新的監(jiān)測指標,能有效地指導液體治療,但也表現(xiàn)出一些局限性,如不適用于自主呼吸及(或)心律失常者不能使用,其受到機械通氣影響較大,不同的潮氣量下,每搏量變異閾值不同〔9〕,研究提示〔10〕當潮氣量<8 ml/kg時,每搏量變異失去預測液體治療效果的作用,對于已經(jīng)合并肺源性心臟病者,每搏量變異監(jiān)測無臨床意義,同時因為每搏量變異尚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目前尚無統(tǒng)一計算方法,其也成為影響每搏量變異測定的制約因素〔11〕。綜上所述,在每搏量變異指導下對老年膿毒癥患者進行液體復蘇,能更好地維持患者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降低外周循環(huán)阻力,提高組織灌注,改善患者預后。
4 參考文獻
1陳彬彬,姚俊巖.每搏量變異度監(jiān)測的研究進展與評價〔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2;33(9):646-50.
2McGee WT.A simple physiologic algorithm for managing hemodynamics using stroke volume and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physiologic optimization program〔J〕.J Intensive Care Med,2009;24(6):352-60.
3唐 亮,裘毅敏,李士通.側(cè)臥位開胸手術(shù)對每搏量變異度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09;32(11):959-62.
4Khwannimit B, Bhurayanontachai R.Prediction of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 comparing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by FloTrac/Vigileo and automated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J〕.Eur J Anaesthesiol,2012;29(2):64-9.
5戴海文,張召才,陳 進,等.每搏輸出量變異對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預測作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0;19(3):285-8.
6魯素紅,張 歡.每搏量變異和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對胃腸道手術(shù)患者術(shù)中輸液量及預后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2):148-51.
7Cherpanath TG, Smeding L, Lagrand WK,etal.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does not reflect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rat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neumonia〔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4;41(1):98-104.
8虞意華,戴海文,顏默磊,等.每搏量變異對老年嚴重膿毒癥患者液體反應的預測〔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9;21(8):463-5.
9馮 潔,何 清.每搏量變異度在預測液體治療反應性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1;16(2):159-60.
10Slagt C, Malagon I, Groeneveld AB.Systematic review of uncalibrated 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 analysis to determine cardiac output and stroke volume variation〔J〕.Br J Anaesth,2014;112(4):626-37.
11陳 進,嚴 靜,龔仕金,等.每搏輸出量變異指數(shù)在老年膿毒癥患者液體復蘇中的價值〔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11):9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