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娟
(江蘇省南通市老年康復醫(yī)院婦科,江蘇 南通 226001)
導致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臨床分析
潘利娟
(江蘇省南通市老年康復醫(yī)院婦科,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探討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方法婦科手術發(fā)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擇同期40例婦科手術無切口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體質量指數(shù)、基礎疾病、年齡、急診手術、備皮時間、手術季節(jié)、手術時間、等因素上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年齡(53.23±18.85)歲、體質量指數(shù)(24.31±2.23)kg/m2、合并基礎疾病55.00%、實施急診手術30.00%、備皮至手術時間平均(18.67±4.23)h、夏季手術147.50%、住院時間(15.23±3.45)d、手術時間(3.45±1.23)h均高于對照組的(47.23±15.45)歲、(22.42 ±1.85)kg/m2、20.00%、10.00%、(10.56±3.12)h、25.00%、(12.45±2.07)d、(1.63±0.78)h,是引起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P<0.05)。結論婦科手術切口感染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在婦科手術前應該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切口感染風險評估,針對感染相關因素進行預防。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預防
切口感染是婦科手術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切口的感染因素有很多,和手術有關,也和患者自身的病情有關,一旦發(fā)生切口感染,病程則會延長,甚至要進行二次治療,給患者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2]。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婦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切口感染特征,探討干預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1-2]。
1.1 資料來源
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江蘇省南通市老年康復醫(yī)院婦科手術發(fā)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2歲,平均(53.23± 18.85)歲;包括子宮全切除術、異位妊娠、卵巢囊腫摘除術等。
1.2 切口感染標準[2]
符合國家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2004年擬訂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的診斷標準,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患者手術切口疼痛持續(xù)時間長、切口疼痛加重或減輕后又加重、切口局部腫脹、發(fā)紅、發(fā)熱、且有觸痛感、手術切口處組織有膿性液體,可伴體溫升高、脈搏加速、血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 方法
婦科手術發(fā)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擇同期40例婦科手術無切口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體質量指數(shù)、基礎疾病、年齡、急診手術、備皮時間、手術季節(jié)、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因素上的差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ˉ± 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0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53.23±18.85)歲、體質量指數(shù)(24.31±2.23)kg/m2、合并基礎疾病22例(55.00%、22/40)、實施急診手術12例(30.00%、12/40)、備皮至手術時間平均(18.67 ±4.23)h、夏季手術19例(47.50%、19/40)、住院時間(15.23 ±3.45)d、手術時間(3.45±1.23)h均高于40例對照組的(47.23 ±15.45)歲、(22.42±1.85)kg/m2、8例(20.00%、8/40)、4例(10.00%、4/40)、(10.56±3.12)h、10例(25.00%、10/40)、(12.45±2.07)d、(1.63±0.78)h等,是引起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t/χ2分別為4.56、3.06、12.23、7.09、4.12、5.34、4.12、2.98,P<0.05)。
3.1 導致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近些年隨著對醫(yī)院感染及手術室監(jiān)控管理方面嚴格管理,加之抗生素在臨床的普遍應用,手術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大幅下降,但影響手術切口愈合的因素有多種,多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復雜多變,仍有部分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3]。諸多因素影響增加切口感染機會:①年齡大:高齡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礎病較多切口容易發(fā)生感染,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53.23±18.85)歲高于40例對照組的(47.23± 15.45)歲(P<0.05)。②體質量指數(shù)高:觀察組體質量指數(shù)(24.31 ±2.23)kg/m2、高于對照組的(22.42±1.85)kg/m2(P<0.05),與肥胖者脂肪組織影響手術顯露,延長手術時間,且脂肪組織的血供較肌層少容易發(fā)生感染有關[4]。③合并基礎疾?。河^察組合并基礎疾病55.00%高于對照組的20.00%(P<0.05),合并基礎疾病使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5]。④實施急診手術。⑤備皮至手術時間長,細菌易繁殖,增加切口感染機會,觀察組備皮至手術時間平均(18.67± 4.23)h高于對照組的(10.56±3.12)h(P<0.05)。⑥夏季手術:在夏季氣溫高、患者汗液分泌也隨之增多、病房的通風條件差等情況下,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在夏季手術易造成手術切口感染[6]。觀察組夏季手術47.50%高于對照組25.00%(P<0.05)。⑦手術時間過長:觀察組手術時間(3.45±1.23)h高于對照組的(1.63± 0.78)h等(P<0.05),手術時間延長1 h感染率可增加1倍[7],主要原因由于創(chuàng)面暴露時間過長造成細菌增多,創(chuàng)面干燥,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同時患者麻醉時間越長、出血量多,以及醫(yī)務人員疏于無菌操作原則等因素可能造成切口感染[8]。⑧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患者切口被感染的概率增大,觀察組住院時間(15.23±3.45)d高于對照組的(12.45±2.07)d(P<0.05),由于術后患者身體功能不能立即恢復到正常指標,而醫(yī)院人口流動性大且人群繁雜,加之病房緊張、護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切口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9]。
3.2 預防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對策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因此,在婦科手術前應該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切口感染風險評估,針對感染相關因素進行預防:①對老年患者高度重視,術前進行評估及做好充分的準備,術后要精心護理,患者所用物品要清潔;②積極治療其各種合并疾病,完善圍手術前準備,注意營養(yǎng)均衡,及時糾正貧血,治療糖尿病等合并疾病,加強機體免疫力[10]。③盡可能在術前最短時間內備皮,充分清潔手術區(qū)皮膚。④對體質量指數(shù)高患者進行打結時,動作應輕柔以免切割脂肪組織造成死腔形成,估計有脂肪液化可能時,置橡皮片皮下引流壞死物和液化物,48 h后拔除引流片[11];⑤盡量避免急診手術,盡量在全面掌握患者身體狀況下?lián)衿谑中g[12];⑥夏季應加強無菌操作,對分泌物多、易感染的切口適當增加換藥次數(shù),保持敷料干燥。⑦盡可能地縮短手術操作時間,對于手術操作人員加強對技術培訓,提高其技術水準,加強其協(xié)作配合的默契,使整臺手術有序進行,各個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手術。⑧住院時間越長感染的概率越大,縮短住院時間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1] 白云梅.手術感染的概述及預防[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4): 322-324.
[2] ??∩?普通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O9,19 (14):43.
[3] 雷澤華,張道寶,愈慎林.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預防[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4):789-791.
[4] 張亞軍,孫慶芬,顧彩霞,等.某院婦科手術部位感染目標性監(jiān)測及干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3):205-206.
[5] 李六億,劉玉村.醫(yī)院感染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0:110-111.
[6] 柳耀萍,劉芳芳,王金鎖,等.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淺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2):72-73.
[7] 岳香.婦科術后腹壁切口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 4(25):183-184.
[8] 李東豫.婦產科術后腹壁切口感染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2(31):58-59.
[9] 蘇秀霞,關蘭榮,李芳芳.加強感染管理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做法與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3,6(7):79-80.
[10] 蘇肖風.無菌技術與切口感染的預防[J].當代醫(yī)學,2013,19(20): 121.
[11] 楊旭平,翟君敏.手術切口感染的誘因及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3,15(1):28.
[12] 楊賢杰.腹部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 2013,19(18):98-99.
R619.3
B
1671-8194(2014)23-0236-02